代文利
鼻塞式CPAP联合氨溴索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临床价值评述
代文利
目的分析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联合氨溴索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00例新生重症肺炎患儿, 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 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 实验组的在常规治疗上进行鼻塞式CPAP联合氨溴索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在临床症状消失以及患儿住院的时间上, 实验组较对照组短,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塞式CPAP联合氨溴索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的临床应用价值高, 治疗效果好, 值得推广。
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氨溴索;新生儿重症肺炎;临床应用价值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临床常见的一种危重疾病, 其临床的表现主要有呼吸困难、气促等。本研究主要分析鼻塞式CPAP联合氨溴索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的临床应用价值, 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院在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抽取100例新生重症肺炎患儿,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每组50例。其中, 对照组男27例, 女23例, 年龄为1~7 d, 平均年龄(4.62±1.34) d;胎龄为36~42周, 平均胎龄(37.89±2.57)周;平均体质量(2517.19±212.07)g;平均病程(2.11±0.23)d;其中感染性肺炎患儿有26例, 吸入性肺炎患儿有24例。实验组男28例, 女22例, 年龄1~8 d, 平均年龄(4.17±1.11)d;胎龄37~43周, 平均胎龄(37.54±2.38)周;平均体质量(2567.34±224.32)g;平均病程(2.15±0.45)d;其中感染性肺炎患儿有27例, 吸入性肺炎患儿有23例。入选标准与排除标准:所有参与研究的对象均符合新生儿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1], 均有气促、发绀、肺部啰音、胸骨凹陷的症状体征, 氧分压过低的症状。研究将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排除在外。两组新生重症肺炎患儿性别比例、年龄、患病时间、体重、胎龄以及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儿均进行常规治疗, 主要有吸痰、控制炎症、纠正水电解质, 对并发症进行对症治疗, 使用血管活性药物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头罩吸氧治疗, 氧流量为4~6 L/min,如果氧合情况没有得到改善, 必要时应采用机械通气治疗。治疗7 d。
实验组的新生重症肺炎患儿在常规治疗后, 进行鼻塞式CPAP的治疗, 初调压力为3~6 cm H2O(1 cm H2O=0.098 kPa), 气流为5~7 L/min, 对患儿的氧合情况以及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在使用CPAP治疗后, 患儿的氧分压仍然过低, 可以进行1~2 cm H2O/次的梯度增高, 同时将吸入气中的氧浓度分数(FiO2)以0.05~0.10的幅度提升;或者是保持5~6 cm H2O的压力不变, 将FiO2进行提高, 直到氧分压在50~80 mm Hg (1 mm Hg =0.133 kPa)的水平。将鼻塞式CPAP的参数进行合理调整之后, 患儿的低氧血症仍旧严重, 应该对患儿进行气管插管的机械通气治疗。此外对患者进行氨溴索(沈阳新马药业有限公司)的治疗,7.5 mg/次,2次/ d, 进行注射泵注入用药, 治疗的时间为7 d。对患儿行股动脉抽血的血气分析, 在治疗前后以及氧合后的12、24 h进行各1次的测量。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对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显效:呼吸困难的症状在24 h后消失, 患者的心率正常, 并且48 h后仍未复发。有效:治疗24 h之后, 呼吸、心率有所改善, 并且氧分压相较于治疗之前有多提高。无效:患儿的临床症状在治疗24 h前后没有任何变化, 体征以及血气情况没有变化[2]。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对患者的并发症消失时间以及住院的天数进行分析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实验组的新生重症肺炎患儿治疗效果较对照组好,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实验组的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新生重症肺炎患儿的治疗效果比较[n, n(%)]
表2 两组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比较(±s, d)
表2 两组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比较(±s, d)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组别 例数 症状消失时间 住院时间对照组 50 6.67±1.04 10.84±3.11实验组 50 5.01±0.65 8.41±2.15 t9.571 4.545 P 0.000 0.000
新生儿由于其功能残气量以及肺容量小, 因此, 一旦患有肺炎, 其肺泡很容易萎缩, 不能很好地完成气体交换, 造成二氧化碳的潴留以及动脉血氧的下降。对新生重症肺炎患儿的治疗, 主要是采用纠正缺氧的方式。
临床研究认为, 鼻塞式CPAP具有很好地给氧效果, 并且具有安全、无创的特点, 在治疗后, 可以减少呼吸机的使用频率, 从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鼻塞式CPAP通过对患儿的呼气与吸气提供正压, 从而扩张肺泡、增加功能残气量、改善肺顺应性, 增加氧分压, 降低二氧化碳分压, 进而实现肺间质水肿的减轻, 呼吸做功的减少的治疗效果。
新生重症肺炎患儿其肺泡表面有黏液积聚, 影响着活性物质的合成, 而氨溴索能够对活性物质的合成分泌起到促进的作用, 加上鼻塞式CPAP的正压给氧, 既降低了活性物质的消耗, 也能够为活性物质的合成及氨溴索与活性物质的合成提供良好的环境。
本研究中, 对实验组的新生重症肺炎患儿进行鼻塞式CPAP联合氨溴索的治疗, 在治疗的效果上, 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好,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症状消失以及患儿住院的时间上, 实验组较对照组短,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鼻塞式CPAP联合氨溴索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的临床应用价值高, 治疗效果好, 值得推广。
[1]李珍.鼻塞式CPAP联合氨溴索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疗效观察.现代实用医学,2010,22(7):806-807.
[2]张春梅, 潘瑜.氨溴索注射液雾化吸入佐治新生儿重症肺炎的护理体会.右江医学,2010,38(3):378-379.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6.117
2015-04-13]
121000 辽宁省锦州市妇婴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