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峰
微量肝素静滴与氨溴索雾化吸入对支气管肺炎病患的治疗效果
李青峰
目的为了深入研究在临床治疗支气管肺炎患者时微量肝素静脉滴注(静滴)与氨溴索雾化吸入的应用效果。方法支气管肺炎患者90例, 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 每组45例, 为对照组中的患者提供常规治疗, 治疗组中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入微量肝素静滴与氨溴索雾化吸入联合治疗,5 d为1个疗程。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6%高于对照组的84.4% (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咳嗽消失时间、呼吸困难消失时间、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平均治疗时间等均比对照组短,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支气管炎患者时, 微量肝素静滴与氨溴索联合使用可以获得显著的治疗效果, 应推广使用。
支气管肺炎;微量肝素;氨溴索;治疗效果
在呼吸科的临床治疗中肺炎属于一种常见病, 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段的人群中, 但主要以幼儿、老年人、免疫力低下者居多, 这类人群为高危人群, 较容易发病[1]。目前, 肺炎的治疗方式主要为抗感染治疗, 然而由于医护人员经常忽视其他辅助治疗, 导致治疗效果不佳。作者为在本院接受住院治疗的慢性支气管肺炎患者提供微量肝素静脉滴注与氨溴索雾化吸入联合治疗, 效果显著, 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本院接受住院治疗的支气管肺炎患者90例, 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 每组45例。治疗组中男25例, 女20例;年龄最小23岁, 最大82岁, 中位年龄(64.0±2.8)岁。对照组中男27例,女18例;年龄最小21岁, 最大78岁, 中位年龄(62.0±3.5)岁。本次研究的患者诊断后均为支气管肺炎, 临床表现主要为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气喘、烦躁等。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症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为对照组中的患者提供常规治疗, 包括吸氧、抗病毒、抗感染、调节电解质平衡、平喘、对并发症进行对应处理等综合治疗。治疗组中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入微量肝素静脉滴注(生产厂家:天津药业焦作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3326, 规格:10支/盒), 每次40 U/kg, 加入10%的葡萄糖250 ml进行静脉滴注, 同时雾化吸入氨溴索(生产厂家:江苏恒瑞医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80016, 规格:12 s×2板/盒)进行联合治疗,5 d为1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治疗2 d后, 患者的缺氧症状基本消失, 咳痰量与肺部湿啰音都下降明显;有效:治疗5 d后,患者的临床表现症状缓解明显, 咳痰量与肺部湿啰音有所减少;无效:治疗7 d后, 患者的临床各项表现症状都没有得到改善, 甚至又加重趋势, 胸片检查无好转。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对两组患者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 治疗组中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 对照组中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4.4%,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n, %)
2.2 两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对比 治疗组中患者的咳嗽消失时间、呼吸困难消失时间、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平均治疗时间等均比对照组短,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消失时间(±s, d)
表2 对比两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消失时间(±s, d)
组别 例数 咳嗽消失时间 呼吸困难消失时间 肺部啰音消失时间 平均治疗时间治疗组 45 4.7±2.2 1.2±0.9 3.3±2.4 6.1±1.9对照组 45 5.8±2.0 2.3±1.3 4.7±2.1 7.2±2.1 t2.14 2.67 2.45 1.74 P<0.05 <0.05 <0.05 <0.05
支气管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 好发于各个年龄段的人群中, 其中高危人群主要为幼儿与老年人, 有资料表明患有支气管肺炎的患者, 其血小板压积与血小板数量都会出现升高[2]。导致血小板压积的原因可能和患者骨髓前细胞对外界反应过快有一定关联, 毒血症与菌血症导致血小板增多, 使其他细胞因子数量增多, 刺激骨髓巨细胞产生过量血小板, 而血小板的死亡周期正常, 所以血小板的功能没有出现明显异常[3]。支气管肺炎的致病因素有很多, 对肺部造成直接或间接损伤的原因主要为炎症反应, 同时, 各种致病因素都会导致体内炎症发生连锁反应, 这会涉及多种循环炎症细胞[4]。急性支气管肺炎初期会出现高粘滞血症, 倘若治疗不及时, 会导致损耗过多凝血因子, 引发出血现象。肝素有抗凝与抗氧自由基功效, 所以可以用于支气管肺炎的治疗。本次研究所使用的氨溴索是一种黏液溶解剂, 可以帮助黏液排除, 调节黏液分泌, 增加痰液量, 进而降低粘稠度, 促进黏液分泌物排除, 使患者呼吸顺畅[5]。从本次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 治疗组中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 对照组中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4.4%,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在临床治疗支气管炎患者时, 微量肝素静滴与氨溴索联合使用可以获得显著的治疗效果, 应推广使用。
[1]叶华展, 刘建华, 戴加哲, 等.微量肝素静滴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支气管肺炎疗效观察.河北医学,2008,14(10):1149-1151.
[2]周颖.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14(6):252-253.
[3]董丽华, 王光辉.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老年呼吸系统疾病50例.中国医药导报,2008,15(11):269-270.
[4]王国胜, 李江涛.病毒唑、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40 例临床观察.中国医疗前沿,2009,4(14):246-249.
[5]冯改梅, 陈淑香, 贾佳, 等.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76 例疗效观察.中国医学创新,2010,17(3):235-236.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9.104
2015-01-22]
471100 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妇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