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彦锋
依托咪酯复合舒芬太尼在小儿喉罩放置中麻醉效果观察
刘彦锋
目的探讨分析依托咪酯复合舒芬太尼在小儿喉罩放置中的麻醉效果。方法68例需要喉罩放置麻醉患儿, 随机分成A组(36例)和B组(32例)。两组患儿均使用0.3 μg/kg舒芬太尼缓慢注入诱导麻醉,然后A组以0.3 mg/kg剂量注入依托咪酯乳剂, B组以2 mg/kg剂量注入丙泊酚, 放置喉罩均采用反转法。对两组患儿血压(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 以及屏气、呛咳、苏醒躁动、呕吐等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组三次的心率(HR)分别为(141.2±12.3)次/min、(138.1±12.7)次/min、(140.1±13.1)次/min, BP分别为(104.8±8.8)mm Hg (1 mm Hg=0.133 kPa)、(102.8±6.8)mm Hg、(103.3±5.7)mm Hg, SpO2分别为(94.8±3.7)%、(93.8±3.9)%、(94.2±3.4)%;B组HR三次分别为(142.3±13.8)次/min、(123.6±11.3)次/min、(126.2±11.8)次/min, BP分别为(106.8±9.0)mm Hg, (94.8±7.5)mm Hg, (94.2±7.7)mm Hg, SpO2分别为(94.7±3.8)%, (90.1±2.9)%, (90.8±3.3)%。统计结果显示A组麻醉效果较B组稳定。在麻醉不良反应中A组较B组更少发生屏气和呛咳。结论依托咪酯复合舒芬太尼方法优于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 其麻醉效果更加稳定, 且不良反应少。该方法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依托咪酯;舒芬太尼;喉罩放置;麻醉效果
自主或机械通气可在喉罩通气时进行, 相比于其他通气方式, 较少诱发躯体自主神经激惹反应[1]。目前国内外小儿中小手术全身麻醉的通气广泛用喉罩通气, 麻醉起效快、较少影响循环和呼吸等是依托咪酯的极大优势, 但易在麻醉诱导时出现肌阵挛, 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肾上腺皮质功能。如果仅单次注射或短时间应用, 并不显著抑制肾上腺皮质功能。多数学者认为依托咪酯可安全用于儿童择期手术麻醉[2]。舒芬太尼具有抵消依托咪酯诱导肌阵挛的作用。本研究采用依托咪酯复合舒芬太尼与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分别进行麻醉诱导, 用于小儿喉罩放置, 对比分析二者临床麻醉效果及并发症情况。旨在综合分析、评价依托咪酯复合舒芬太尼在小儿喉罩放置中麻醉效果。详细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9月~2014年6月收治的68例需要喉罩放置麻醉患儿, 随机分成A组和B组。A组36例,男20例, 女16例, 平均年龄(6.3±2.3)岁;B组32例, 男17例,女15例, 平均年龄(5.9±2.5)岁。两组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儿术前不用药, 但须在术前放置静脉留置针, 送入手术室后静脉注射0.05 mg/kg咪达唑仑, 0.006 mg/kg东莨菪碱, 予以镇静放松。缓慢注入舒芬太尼0.3 g/kg进行麻醉诱导, 注射时间为60 s。然后A组给予依托咪酯乳剂注入(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32022379)0.35 mg/kg (65 s的注射时间)。B组丙泊酚注入(西安力邦制药有限公司,批号:1301111)2 mg/kg(60 s的注射时间)。面罩加压通气于患儿意识消失后, 此时纯氧吸入60 s。由1名麻醉医师(高年资)放置相应大小的喉罩,2号用于10~20 kg患儿,3号用于20~30 kg患儿, 均采用反转法放置。润滑剂均匀涂抹在选用喉罩放置前尖端及背面, 喉罩置入体动反应包括放置喉罩时患者出现吞咽、呛咳、屏气、喉痉挛等气道反应或肢体运动。由1名麻醉医师盲法评定根据否出现以上反应, 喉罩置入体动反应是否阳性比记录。评定完毕后, 负责实施麻醉的医师根据麻醉偏浅、喉罩置入情况, 综合临床需求加深麻醉或者喉罩放置后连接麻醉回路。维持麻醉时采用机控呼吸,吸入3%~6%七氟烷。术中根据需要给予肌松药, PETCO2维持35~45 mm Hg。连续监测围术期中HR、BP、ECG、SpO2。
1.3 观察指标 分别记录麻醉诱导前1 min基础值T0, 麻醉诱导1 min后T1, 置入喉罩后1 min T2患者的HR、SBP、SpO2。记录患儿成功放置喉罩后发生屏气、呛咳、苏醒躁动、呕吐等不良反应的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麻醉效果比较 统计结果显示A组麻醉效果较B组稳定,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2 不良反应比较 A组中屏气, 呛咳两种不良反应发生率较B组显著降低, 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苏醒躁动和呕吐两种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儿手术中HR、SBP、SpO2变化(±s)
表1 两组患儿手术中HR、SBP、SpO2变化(±s)
注:与A组比较,aP<0.05
项目 组别 例数 T0 T1 T2HR(次/min) A组 36 141.2±12.3 138.1±12.7 140.1±13.1 B组 32 142.3±13.8 123.6±11.3a 126.2±11.8aSBP(mm Hg) A组 36 104.8±8.8 102.8±6.8 103.3±5.7 B组 32 106.8±9.0 94.8±7.5a 94.2±7.7aSpO2(%) A组 36 94.8±3.7 93.8±3.9 94.2±3.4 B组 32 94.7±3.8 90.1±2.9a 90.8±3.3a
表2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比较[n(%)]
对咽喉部刺激小, 患者耐受性好是喉罩通气显著优点。且其可在麻醉维持期间保留自主呼吸或行机械通气, 而不需要过深麻醉。小儿全身麻醉中非常适用, 尤其小儿吸入麻醉维持[3]。
依托咪酯是一种短效静脉催眠药, 为非巴比妥类, 其药效短、起效迅速。能较强地抑制中枢神经系统, 因此麻醉效能强[4]。影响呼吸循环系统作用较弱, 麻醉时使用依托咪酯乳剂其循环相对稳定, 轻微抑制呼吸, 既能较快诱导, 又能较快苏醒, 且相对安全。舒芬太尼为阿片类受体激动剂, 具有特异性, 较轻抑制呼吸循环而具较强镇痛效应。可避免刺激迷走神经而导致的心跳骤停, 因其对咽喉及气道的神经反射有明显抑制作用。还对硬支气管插入气道导致的应激反应有抑制效应, 而稳定心血管系统。丙泊酚可引起血压下降影响心肌血液灌注因其对循环系统有抑制作用, 静脉注射一定程度抑制循环和呼吸[5,6]。本研究采用依托咪酯复合舒芬太尼应用于小儿喉罩放置中麻醉, 发现该方法能使患儿的BP、HR、SpO2更加稳定, 且发生呛咳、屏气的不良反应减少。
综上所述, 依托咪酯复合舒芬太尼应用于小儿喉罩放置中的麻醉效果稳定且不良反应较少,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1]焦岩, 朱平增, 韩雪萍, 等.依托咪酯乳剂复合麻醉对小儿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影响.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012,21(2):121-122.
[2]张丽伟, 沙俊峰, 吴振宇.喉罩通气下依托咪酯用于膀胱肿瘤电切术患者的临床观察.疑难病杂志,2013,12(8):634-635.
[3]廖朝辉, 幸标, 沈娴文, 等.咪唑安定和芬太尼对依托咪酯所致肌阵挛的影响.临床麻醉学杂志,2010,26(2):129-131.
[4]刘志贵, 骆喜宝, 蒋德斌, 等.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小儿先天性肛门闭锁手术麻醉的临床观察.广东医学,2010,31(24):3211-3213.
[5]文四成, 麦武军, 唐一敏, 等.依托咪酯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小儿喉罩放置的临床观察.中国当代医药,2014,9(21):85-87.
[6]梁勇升.依托咪酯复合舒芬太尼静脉麻醉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临床应用.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12):1618-1619.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9.068
2014-11-20]
473000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