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红梅 乔丽娟
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观察
聂红梅 乔丽娟
目的研究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 评价腹腔镜手术在异位妊娠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9例异位妊娠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137例行腹腔镜手术者作为腹腔镜组,72例开腹手术者作为开腹组, 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并发症、住院时间、术后镇痛药使用率及留置导管时间等。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后镇痛药使用率、术后发热率、腹胀率明显低于开腹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导管留滞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开腹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临床效果显著, 创伤小, 并发症少, 恢复快, 值得在临床上作为治疗异位妊娠的首选手术治疗方式。
异位妊娠;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
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在宫腔外着床, 包括输卵管妊娠、卵巢妊娠、阔韧带妊娠、腹腔妊娠、宫颈妊娠、残角子宫妊娠、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1], 其中以输卵管妊娠最为常见, 约占异位妊娠的95%~98%[2]。异位妊娠的妊娠物存在于患者体内, 随时可能破裂, 出现大出血, 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异位妊娠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近年来国内外报道其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腹腔镜手术已成为异位妊娠手术治疗方式的首选。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异位妊娠行手术治疗患者209例, 年龄21~43岁, 平均年龄(36.42±3.71) 岁。研究对象中经产妇139例, 初产妇70例,其中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腹腔镜组)137例, 开腹手术治疗(开腹组)72例。壶腹部妊娠192例, 伞端妊娠12例, 间质部妊娠3例, 卵巢妊娠2例。所有患者术前均经详细询问病史、常规体检以及实验室相关检查, 排除心、肺、肾功能不全者,且无其他全身系统性疾病, 研究组中136例患者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1例患者因严重盆腔粘连及盆腔大量出血,行中转开腹手术, 所有研究对象均无严重术后并发症发生。两组患者在年龄、停经时间、异位妊娠部位以及临床表现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1.2.1 腹腔镜组 所有患者均采用口插全身麻醉, 取头低臀高仰卧位。于患者脐孔上缘穿刺并注入CO2气体, 使腹腔压力维持在13~14 mm Hg (1mm Hg=0.133 kPa), 于脐孔处上缘横切皮肤置入腹腔镜, 在患者右下腹麦氏点及左下腹对称点各做一个0.5 cm小口, 分别置入操作器械行手术治疗。术中先充分吸出盆腔积血及血块, 全面探查盆腔情况, 合并有盆腔粘连时先行盆腔粘连松解术, 根据妊娠部位结合患者意愿要求选择不同手术方法。
输卵管切除术:腹腔镜组45例, 开腹组13例。适用于无生育要求和输卵管破坏严重无保留价值的患者。
输卵管开窗取胚术:腹腔镜组91例, 开腹组58例。适用于有生育要求和有条件行输卵管开窗取胚术的患者, 尤其是未生育妇女。
卵巢部分切除术:腹腔镜组1例, 开腹组1例。适用于双侧输卵管正常, 一侧卵巢妊娠者。
1.2.2 开腹组 患者在椎管内麻醉下行输卵管切除术, 输卵管开窗取胚术及卵巢部分切除术。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Excel2003录入, 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和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的比较 与开腹组患者相比, 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情况的比较 与开腹组患者相比, 腹腔镜组患者的术后留置尿管时间短, 腹腔镜组患者的发热率、腹胀率及镇痛药使用率均明显低于开腹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四种时间的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四种时间的比较(±s)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 术后肛门排气时间(h) 下床活动时间(h) 住院时间(d)腹腔镜组 137 40.16±5.47 16.82±4.42 9.35±3.27 3.55±0.34开腹组 72 57.43±6.38 21.20±3.72 19.52±4.53 6.47±0.57 t2.46 3.11 3.71 5.89 P 0.03 0.01 0.01 0.005
表2 两组患者术后情况的比较(±s, %)
表2 两组患者术后情况的比较(±s, %)
组别 例数 留置尿管时间(h) 发热率(%) 腹胀率(%) 镇痛药使用率(%)腹腔镜组 137 18.34±4.36 6.30 8.53 26.52开腹组 72 25.27±5.42 18.74 20.33 38.49 P 0.03 <0.001 0.02 0.004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急性疾病, 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增加, 而异位妊娠后患者需保留生育功能是临床治疗异位妊娠所面临的难题[3]。近年来, 随着腹腔镜手术的开展和手术器械的不断更新及改进, 以及腹腔镜操作水平的逐渐提高, 传统妇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模式已经发生了改变,目前腹腔镜已成为异位妊娠手术治疗中的首要选择, 年轻需要保留生育功能的异位妊娠患者, 更趋向于选择此种手术方式[4]。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 腹腔镜手术具有独特优势,表现为盆腹腔脏器干扰少、术中出血少、创伤少、痛苦轻、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5]。
本研究表明, 与开腹组相比, 腹腔镜手术组患者手术时间短, 下床活动时间短, 住院时间短。陈琰[6]回顾分析168例分别接受腹腔镜(107例)手术治疗异位妊娠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均低于开腹组(61例),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得出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优于开腹手术组, 是治疗异位妊娠的最佳手术方法。
腹腔镜组因患者创伤小, 因而术后并发症少, 如疼痛轻,发热患者少, 下床活动早、 胃肠道功能恢复快(P<0.05), 与车荣华等[7]的回顾性分析结果一致。
近年来的大量研究表明, 开腹或腹腔镜手术对异位妊娠的生殖状态没有影响, 关于输卵管妊娠的保守手术或切除手术, 术后宫内妊娠率和再次异位妊娠率相似, 与开腹或腹腔镜手术途径无关[8]。本研究表明, 腹腔镜手术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显著短于开腹手术患者, 表明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快, 因此也证明了腹腔镜手术对盆腔脏器干扰少的优点, 术后发生盆腔粘连几率降低, 因而术后发生异位妊娠几率降低。但本研究持续时间短, 对于术后发生异位妊娠几率降低这一结论的证实尚需进一步随访研究。
综上所述, 腹腔镜手术具有手术机体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的优点, 将逐渐成为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首选治疗方式。
[1]刘惠娜, 陈淑梅. 宫外孕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分析. 医药论坛杂志,2009,30(3):54
[2]乐杰.妇产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05-112.
[3]姜艳丽, 李杨.小剂量甲氨蝶呤辅助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107例.中国药业,2013,22(3):38-39.
[4]楚佳楠. 传统手术与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效果比较. 中国医药指南,2009,7(24):199-200.
[5]杨玲玲, 陈文波.268 例异位妊娠腹腔镜手术分析.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9,163(5):300.
[6]陈琰.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107例. 南华大学学报,2010,38(4):556-557.
[7]车荣华, 张慧.腹腔镜下保守性手术后的持续性异位妊娠的探讨. 实用临床医学,2006,7(1):85-87.
[8]李光仪.实用妇科腹腔镜手术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96-409.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9.033
2015-01-19]
450000 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