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炜
老年牙周炎患者的护理干预观察
肖炜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老年牙周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90例老年牙周炎患者随机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牙周炎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 观察组患者在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的基础上, 实施干预护理,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护理结束后,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6%, 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7.8%,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牙周炎相关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牙周炎患者实施护理干预, 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老年牙周炎;护理干预;临床效果
牙周炎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口腔疾病, 其发病实质是牙周膜、牙龈、牙骨质和牙槽骨出现慢性感染, 导致患者牙龈下产生大量细菌, 使牙周出现炎性破坏, 如果不能及时接受治疗, 很可能造成牙齿丧失[1]。该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牙龈出血、牙槽骨吸收、形成牙周袋、咀嚼无力, 发病群体主要为中老年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 老年牙周炎患者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本院对干预护理在老年牙周炎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研究, 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科2012年11月~2014年6月接受治疗的90例老年牙周炎患者, 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45例患者中, 男23例, 女22例, 年龄65~72岁,平均年龄(67.8±1.2)岁。对照组45例患者中, 男21例, 女24例,年龄62~75岁, 平均年龄(68.2±0.9)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本院老年牙周炎患者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 护理内容主要包括饮食指导和用药指导。
观察组患者在采用牙周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 实施干预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2.1 口腔护理 护理人员给予患者正确的口腔护理指导,告知患者正确的刷牙方式, 刷牙3次/d, 3 min/次, 饭前饭后一定要漱口, 保持口腔清洁。对于较难清除的食物残渣、碎屑使用牙签、牙线等工具进行清理, 如果出现牙龈出血的情况, 及时接受治疗, 避免牙龈出现萎缩[3]。
1.2.2 健康教育 临床治疗过程中, 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耐心讲解老年牙周炎的相关知识, 指导患者安排合理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 纠正患者错误的口腔护理方法。同时护理人员还可以通过制作健康教育宣传手册, 开展口腔知识健康讲座等方式对患者进行口腔健康教育[4]。
1.2.3 心理护理 治疗前应与患者进行沟通, 解答患者内心的疑惑, 告知患者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 消除患者对疾病的恐惧。临床治疗过程中, 患者会因为一些因素导致心理状态发生变化, 如疼痛等[5]。因此护理人员应关注患者精神状态的变化, 对存在不良情绪的患者, 应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倾听患者痛楚, 帮助患者释放压抑情绪, 增强患者战胜病魔的信心, 使患者能够积极乐观的接受治疗, 从而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 护理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牙周炎相关指标的改善情况, 牙周炎相关指标包括菌斑指数、牙周袋探诊深度以及牙龈沟出血指数和附着丧失。
1.4 疗效评价标准 以患者自身对疾病的描述和相关临床指标的改变作为疗效评价标准。显效:护理结束后, 患者的牙龈肿痛症状消失, 咀嚼功能恢复, 牙周袋探诊深度等指标明显改善。有效:护理结束后, 患者的牙龈肿痛症状明显改善,咀嚼功能基本恢复, 牙周袋探诊深度等指标明显改善。无效: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或进一步恶化。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过程中所得数据, 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护理结束后,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6%, 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7.8%,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牙周炎相关指标情况比较 护理结束后, 观察组患者的牙周炎相关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n(%), %]
表2 两组患者的牙周炎相关指标改善情况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的牙周炎相关指标改善情况比较(±s)
组别 例数 菌斑指数(分) 牙周袋探诊深度(mm) 牙龈沟出血指数(分) 附着丧失(mm)观察组 45 0.51±0.06 2.12±0.31 1.34±0.14 3.01±0.14对照组 45 0.94±0.08 3.98±0.55 3.52±0.25 4.85±0.65 P<0.05 <0.05 <0.05 <0.05
牙周炎是发生在患者牙齿支持组织上的一种慢性、破坏性疾病, 是临床上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6]。牙周炎最严重的并发症为牙髓炎, 牙髓炎的发生会导致患者牙齿出现剧痛,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引起牙齿丧失或咀嚼功能丧失, 是导致老年人牙齿缺少和掉落的最主要原因, 严重影响老年牙周炎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正在遭受着牙周炎的困扰, 如何才能有效改善老年牙周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是每一个医院都在探索的问题。
临床研究发现, 对老年牙周炎患者实施口腔健康教育、指导患者拥有正确的饮食结构、生活方式和口腔卫生保持方式, 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为此本院对干预护理在老年牙周炎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研究。
本院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6%,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8%,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同时观察组患者的菌斑指数、牙周袋探诊深度、牙龈沟出血指数以及附着丧失等牙周炎相关指标的改善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对老年牙周炎患者实施护理干预, 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减少患者的痛苦,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1]陈淑, 蒋春梅, 马骏驰, 等. 护理干预对老年牙周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口腔医学,2011,31(11):700-701.
[2]管兆兰, 陈淑. 护理干预对半导体激光治疗老年牙周炎患者的影响.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6):28-29.
[3]刘立杰. 老年牙周炎患者使用护理干预后对治疗效果的影响.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24(5):2677-2678.
[4]肖芳. 护理干预对老年牙周炎患者的影响研究.医学信息,2014(12):390-391.
[5]王丽娟, 黄敏华. 系统护理干预对老年牙周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6):1382-1384.
[6]刘晓, 张彩霞. 循证护理干预促进老年人牙周健康的观察.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3(5):548-549.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5.160
2014-11-27]
510140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广州口腔病研究所/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