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应急物流系统综合平台构建及运行机制研究

2015-02-18 01:09:44李文娟
物流技术 2015年8期
关键词:突发事件物资应急

彭 杨,刘 伟,李文娟

(上海海事大学 交通运输学院,上海 201306)

1 引言

据国内外现有研究,应急物流主要是针对公共突发事件产生的特种物流服务。建立健全应急物流系统可以提高公共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最大限度减少损失。结合应急物流的理解和我国国情,提出区域应急物流系统的概念,指以各级行政单位为区域,为应对区域内公共突发事件,以时间最短、损失最小为原则,从物资筹措到配送至受灾点等一系列特种物流活动的集成。公共突发事件可以分为自然灾害、公共安全事件和公共卫生事件,具体见表1。

表1 区域应急物流系统公共突发事件分类

区域应急物流系统是比较复杂的物流活动集成,为了提高区域应急物流系统的运作效率,欲搭建综合平台集成应急物流系统的各个环节,实现各参与方的协同合作。学界对应急物流平台已有研究,欧忠文[1]等主要界定了应急物流的概念和特点;周中平[2]等对比应急物流系统和普通物流系统,提出了应急物流系统由社会公共应急子系统、法律保障子系统和技术支持子系统构成,并简要分析了系统构建中的难点问题;赵金楼[3]等从应急物流管理生命周期的角度构建应急物流集成平台,同时分析了物流平台的功能模型和体系结构;商丽媛[4]等结合OGSA以网格服务为核心的思想提出了资源层、通用服务层、业务服务层和应用层的应急物流信息网络平台,同时分析了其功能和构建原则;杨明明[5]等分析了自然灾害下应急物流系统的国内外现状和问题,基于损失最小的原则提出了单物资和多物资调配模型,通过动态规划求解;姜宇[6]结合国内应急物流体系建设的现状,阐述了应急物流信息平台的概念及建设原则,提出了应急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的重点;柳祥伟[7]将自然灾害救助应急物流平台分为信息平台、指挥平台、运作平台并分别就各自的体系结构进行功能阐述;梁艳平[8]等以北京市为例,设计并编程实现了应急物资管理的公共信息发布平台,实现了物资需求信息发布、储备信息发布、合同储备信息发布及后台数据维护等功能;李明[9]等提出了基于Internet WEB软件系统建立的物流公共信息网络平台,阐述了平台包含的功能模块以及各模块中的关系;杨昌[10]等提出了包含公众平台、政府平台和企业平台的应急物流电子信息平台,并对每个平台对应的具体功能模块进行了深入分析。孙庆峰[11]等将应急物流信息平台分为物流信息平台、指挥平台和物理实现平台,并阐述了相应模块和功能;卢少平[12]等从政府部门、公众和相关组织参与方的角度,通过分析各参与方的功能需求,设计应急物流信息化平台,阐述了5层平台框架以及相应的功能;卢冰原[13]等对我国城市突发公共事件提出了政府主导,城市有关企业组织参与的应急物流联合体的智能化多级协作信息平台模型,并推广应用物联网技术进行试点。

综上,虽然学界对应急物流平台已有研究,但多是从平台功能、公共突发事件生命周期和各参与方的角度分别进行分析,很少阐述平台运行机制,并且对区域应急物流平台研究甚少。因此,欲构建区域物流系统综合平台,在公共突发事件生命周期中各考虑各参与方的权利义务,构建国家-省-市三级联动的全国应急物流系统综合平台网络,提出综合平台运行机制,在此基础上强化国家港口的公共突发事件应急能力。

2 区域应急物流系统综合平台构建原则及构建

普通物流活动和应急物流活动的区别见表2,区域应急物流活动同样具有应急物流活动的特征,除此之外还具有区域特征。应对区域公共突发事件的过程中,为避免出现资源和信息等孤岛现象,阻碍物流效率,故构建区域应急物流系统综合平台,平台构建时需要兼顾系统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区域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和统一性原则。

表2 普通物流活动和应急物流活动的区别

2.1 区域应急物流系统综合平台构建原则

(1)系统性原则。区域应急物流系统是物流活动的集成,包括物资筹措、物资仓储、物资运输、物资配送等多个环节,所以综合平台在构建时要注重系统性原则,充分考虑从物资筹措到送至受灾点等各个环节中可能出现的与物流相关的活动,实现平台化的应急物流系统虚拟运作。

(2)经济性原则。区域应急物流系统运作时要保证时间最短、损失最小的根本原则,但是在构建综合平台时,可在保证根本原则的前提下考虑经济性。综合平台一定程度上集成了应急物流系统的各个环节,可以节省无序指挥、主观决策等带来的经济损失,所以在构建平台时要适当考虑经济性,节省平台自建和运作的费用以及平台指挥线下运作产生的费用等。

(3)区域性原则。由于地理条件、人文环境、宗教信仰以及历史文化等各不相同,各行政区域逐渐形成区域特征,所以区域应急物流系统综合平台构建时要充分考虑到区域的差异性,基于历史数据、公共基础数据和应急资源数据,为该区域设计更加适用的平台,提高区域的应急能力。

(4)开放性原则。区域应急物流系统是相对复杂的物流活动集成,涉及的参与主体很多,一般可分为区域政府部门、相关物流组织、公众用户等,同时公共突发事件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中参与主体相应的职责又各不相同,所以要求平台在构建时要注重开放性,方便各参与主体使用,实现信息的自由交互。

(5)统一性原则。区域应急物流系统综合平台的建立不是孤立的,需要通过一定的规范实现统一。遇到大型公共突发事件,单个行政区域无法自主应对时,可以通过EDI端口连接上级区域应急物流系统综合平台,最终形成全国协作机制。建立全国应急物流系统综合平台网络要充分考虑统一性原则,避免异构产生信息孤岛现象。

2.2 区域应急物流系统综合平台构建

(1)区域应急物流综合平台框架构建。区域应急物流系统实质上是一条纵向协同链,有很强的上下游特性,但又不同于物流系统各环节的参与主体比较唯一明确,而是涉及到不同参与主体间的协同合作,简化的纵向协同链演示图如图1所示。

图1 区域应急物流系统纵向协同链

根据区域物流系统的上下游服务特征,构建了数据层、分析层、应用层、服务层以及用户层5个层次的综合平台框架,覆盖了从数据支撑到用户使用的各个环节,框架图如图2所示。

图2 区域应急物流系统综合平台框架

①数据层。数据层实质是综合数据库,包括区域基础信息数据库、公共突发事件历史信息数据库和区域应急资源数据库,区域基础信息数据库主要搜集一些偏静态的信息,例如人口分布、交通状况、地理特征、政策法规等,短时间内信息不会发生很大变动。公共突发事件历史信息数据库主要搜集国际、国内公共突发事件的时间、地点、损失以及应对方式等信息,为制定应急预案提供参考;区域应急资源数据库主要搜集一些偏动态的信息,例如专业救援团队信息、专家智囊团的信息、可调配的应急车辆、区域应急基础设施以及合同储备等可分配情况等,这些信息短时间内会随时应急预案和其他因素发生变动,需要实时更新。

②分析层。分析层实质是对综合数据库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在专家智囊团的协助下,区域政府为指导核心,共同编制应急预案,同时能够根据公共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规模大小设计不同等级的应急预案,对预案进行分级管理。

③应用层。应用层的设计则涉及以区域政府为核心的应急物流系统正式运作的各环节,包括指挥调度模块、物资监测模块和动态优化模块,也是平台运作的核心模块,指挥调度模块就是基于选定的应急预案进行全面的部署,物资监测模块即实现物资从筹措到抵达受灾点全过程的动态监控,保证时间最短、损失最小,高效完成应急物流的整个环节。动态优化模块根据用户层不断发布的救援信息同时结合先进的物流监测技术,在应急预案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动态优化改进,通过指挥调度模块按照优化的方案统一指挥调度,优化区域应急物流活动。

④服务层。服务层主要针对区域应急物流系统各参与主体不同而设计的,各参与主体的权利义务和所关心的信息各不相同,故将服务层划分为区域政府部门、相关物流组织和公众用户,见表3。

⑤用户层。用户层实现了综合平台直接与各参与主体的直接交互,平台用户通过用户身份认证,注册登录,进入不同的服务层,用户层还会实时发布信息,根据公共突发事件的生命周期阶段的不同,发布的信息也会有所差异,公共突发事件发生前的空闲期主要发布公共突发事件的概述、特征和应对技巧,过程中的运作期则发布灾情信息、救灾动态等,事后处理的调整期则发布灾后评估、逆向物流以及灾后重建等信息。

(2)区域应急物流综合平台模块及功能。区域应急物流系统综合平台框架中最核心的是应用层,应用层的指挥调度模块、物资监测模块和动态优化模块都具备强大的功能,指挥调度模块主要是区域应急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为核心指挥层进行应急物流演习、选择应急预案、启动应急预案、根据应急预案和实际情况指导动态优化调配物资;物资监测模块要实现对各类救援物资的动态监测,由于物资筹措主体的多样性加上运输载体的多样性(社会车辆、军用车辆和政府车辆),使用GPS、GIS等现代化技术进行动态监测显得很有必要,也是指挥调度模块和动态优化模块的中间环节,动态监测既能反映出预案的不合理并加以实时调整,也能防止腐败、盗窃等违法事件的发生,提高物资配送效率;动态优化模块则是结合动态更新的区域应急资源数据库以及物资监测模块反馈的数据,对已启动的应急预案加以优化,生成优化后的方案,由指挥调度模块实现指挥调度。

3 区域应急物流系统综合平台运行机制

根据现代物流网络理论,物流服务网络体系需要物流组织网络、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和物流信息网络共同构成,区域应急物流系统综合平台运作同样需要线上平台和线下基础设施、实体组织的共同参与,李明[14]等提出构建供应点、集散点、配送点、救助点四节点及发达运输网络等完善的线下基础设施网络。区域公共突发事件的生命周期通常可以分为公共突发事件发生前的空闲期、发生过程中的运作期以及事后处理的调整期,区域应急物流系统综合平台在各个阶段发挥功能也不尽相同。

3.1 区域应急物流系统综合平台运行机制

(1)公共突发事件发生前的空闲期。区域应急物流系统综合平台在空闲期时,区域政府部门需要及时更新数据层涉及的各类数据,同时在用户层上针对公众用户和相关物流组织发布信息,主要开辟两个信息模块,一是针对公众用户发布的应急公共突发事件的概述、特征、应对技巧以及常见的救灾救援措施等信息;二是针对相关物流组织发布的物流基础设施招标、物资的的采购信息等。利用应用层的指挥调度模块进行区域公共突发事件的预案演习,以社区为单位,在区域政府部门的指导下定期针对不同类型的区域公共突发事件进行实地演习,各相关物流组织和区域政府部门实地演习涉及的层面会略广,可使用仿真技术进行虚拟演习,既能不断改善应急预案又节省实地演习的费用。

(2)公共突发事件发生过程中的运作期。区域应急物流系统综合平台在运作期时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物资筹措需要区域政府部门调配社会储备并进行一定的物资采购,相关物流组织可通过综合平台竞标采购、运输配送物资,公众用户中的专业救援团队、组织以及个人根据用户层发布的人力、物力、财力的需求信息可以申请前往受灾点救助或者捐赠钱财和物资。使用GPS、GIS等现代技术支撑的物资监测模块,将物资运输配送和发放的情况公开透明地发布在用户层,提高物资运转效率并避免违法操作。

(3)公共突发事件事后处理的调整期。区域应急物流系统综合平台处于调整期时,主要进行事后评估、物资逆向回收(逆向物流)以及灾后重建,区域政府部门要对应急预案重新评估并相应作出调整;相关物流组织要对应急物流系统各个环节物资流动做事后评估以及完成物资逆向回收的后期工作,若是公共突发事件造成损失严重,则需要参与灾后重建的物流活动;公众用户在调整期可以从综合平台用户层获知事后评估以及灾后重建等信息,并在相应的服务层发布救灾感悟或者提出灾后重建等建议,通过综合平台的指挥调度还可以安排部分现场救援志愿者及时撤离受灾点或者为灾后重建继续做出贡献等。

3.2 集成区域应急物流系统综合平台

区域应急物流系统综合平台并不是孤立,可构成国家—省—市三级联动的全国应急物流系统综合平台网络。区域公共突发事件破坏性程度不一,若是超出市级区域应急物流系统综合平台的应急能力,可以转向省级区域应急物流系统综合平台,通过省级区域应急物流系统综合平台可集成该省下属各市级区域应急物流综合平台的资源,一定程度上提供了应急处置能力,遇到类似汶川大地震等重大公共突发事件,就需要转向国家应急物流系统综合平台,集成全国各省市区域应急物流综合平台的资源,形成全国联动的应急处置能力。全国应急物流系统综合平台网络简图如图3所示。

图3 国家-省-市三级联动应急物流系统综合平台网络

4 结论与展望

综上,提出了国家—省—市三级联动的全国区域应急物流系统综合平台网络的构想,并对区域应急物流系统平台的设计原则、框架搭建、功能模块以及运行机制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然而应急物流的概念可以进一步拓展到商业企业中遇到的产品退回、召回以及常规物流链中断等情况,可仿照区域应急物流系统综合平台的理念设计核心企业的应急物流系统综合平台,解决商业贸易中的突发事件。

但是,区域应急物流系统综合平台的研究还能够进行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如仓储中心、配送中心等物流基础设施的选址问题、时间最短、损失最小的根本原则下兼具经济性的应急物流系统预案的设计以及应急物流系统的逆向物流活动等,都需要结合方法论和现代物流技术的发展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1]欧忠文,王会云,姜大立,卢宝亮,甘文旭,梁靖.应急物流[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164-167.

[2]周中平,唐立新.应急物流系统构建的初步探讨[J].改革与开放,2009,(5):85-86.

[3]赵金楼,王英照.基于生命周期的突发性事件应急物流平台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10):357-360.

[4]商丽媛,谭清美.基于网格的应急物流信息网络平台研究[J].情报杂志,2012,(10):175-178.

[5]杨明明,苗艳丽,胡建生,沈杰.自然灾害下应急物流系统的物资分配模型研究[J].物流技术,2010,(Z2):133-136.

[6]姜宇.应急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1,(15):284.

[7]柳祥伟.自然灾害救助的应急物流平台规划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2.

[8]梁艳平,文杰,唐玲莉,陈郁.应急物资信息发布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物流技术,2010,(11):129-131.

[9]李明,吴耀华.应急物流信息平台功能框架研究[J].物流技术,2010,(7):170-171.

[10]杨昌,卢少平,王建宇.基于电子信息平台的应急物流管理研究[J].综合运输,2012,(5):35-39.

[11]孙庆峰,姚树天,杜续刚.我国应急物流平台构建研究[J].交通企业管理,2011,(2):51-52.

[12]卢少平,杜鹏,朱斌.应急物流信息化平台研究[J].城市观察,2011,(6):66-73.

[13]卢冰原,吴义生,黄传峰.物联网环境下的城市应急物流联合体信息平台[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2,(9):160-165.

[14]李明,吴耀华,陈宁宁.区域应急物流基础设施平台规划与建设研究[J].物流技术,2012,(9):243-244.

猜你喜欢
突发事件物资应急
多维深入复盘 促进应急抢险
完善应急指挥机制融嵌应急准备、响应、处置全周期
被偷的救援物资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模式探讨
消费导刊(2018年10期)2018-08-20 02:57:10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劳动保护(2018年5期)2018-06-05 02:12:05
国际新应急标准《核或辐射应急的准备与响应》的释疑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救援物资
清朝三起突发事件的处置
文史春秋(2016年8期)2016-02-28 17:41:32
突发事件
小说月刊(2014年10期)2014-04-23 08:5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