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什么时候走进记忆,现断层。但故宫则随阅历、年岁、境地、职业、互联网,走入脑海深底。
提起故宫,众所周知,本名紫禁城,明清两代的皇宫,前后五百余年,24位皇帝在此生活并统治全国。其气势,远超杜牧描写的阿房宫“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在中国五千年历史上,泱泱大国,几乎每一个强大王朝,伴随着它的都会有一个宏大的宫殿建筑群,秦朝的阿房宫、汉朝的未央宫、唐朝的大明宫,等等。但随之王朝的土崩瓦解,这些宫殿也都毁于战火,“只有那虚名儿与后人传”,而唯有故宫巍然屹立,供后人凭吊、瞻仰。
有幸,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从外地调入北京工作时,把故宫从记忆里调出来,一睹了故宫之恢宏之壮阔之庄持之伟岸。走在偌大的殿宇间,穿行于不息的人流中,感慨总万端……后来,因了京城之缘,与故宫总会隔三差五谋面,与故宫细细聊说历史……
故宫,然仅是北京城里的故宫。
有幸,于七年前首次跨越海峡来到宝岛,台北故宫即像一缕清风拂来,没想到,这里也有一座也是传统的宫殿建筑:淡蓝色的琉璃瓦,米黄色的墙壁,汉白玉的栏杆,淡青色的台基……东坡肉、婴儿枕、翠玉白菜,一件件国宝饱含风霜,叙说历史,见证着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
故宫,已不再是北京的唯一,特别是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前院长郑欣淼提出“大故宫”概念之后,我忽然开朗起来,北京故宫、颐和园、圆明园、避暑山庄、沈阳故宫、南京故宫、台北故宫等,不正时时向后人们昭示着那段绵延千百年的封建皇家族系中一切吗?
历史或可分割,抽刀断水水自流,血脉亲情怎可人为能够断裂。故宫九十华诞,两岸故宫不分你我他,共庆共荣,这才是人间正道。不像某人今天仍还在叫嚣,“他当然主张‘台湾独立’”,完全对两岸关系和台湾民众福祉极端不负责任的行为,最终必会被历史车轮碾得粉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