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 浩
(国家图书馆,北京 100081)
公共图书馆少儿阅读服务效能研究策略
耿 浩
(国家图书馆,北京 100081)
公共图书馆;少儿阅读;服务效能;阅读能力;学习习惯
文章认为公共图书馆通过加强针对少儿阅读活动的图书管理、阅读指导、图书馆功能区块开发和建设、图书馆阅读活动的策划、组合与效果评价、亲子阅读支持和交流活动组织等工作,对少儿信息搜索能力的培养、读物鉴别能力的提升等起到积极作用,为他们自觉、自主地学习打造良好的习惯和知识基础。
公共图书馆作为一种知识载体的储存、保管、分类、检索服务与阅读指导等功能的公共服务机构,为少儿阅读准备了最佳的场地、阅读客体、阅读媒介与阅读指导工作队伍的环境和具体服务,通过“培养和引导未成年人的阅读习惯”以激发少儿“终身阅读以获取信息和满足娱乐的需求”,以“形成爱阅读的良好社会氛围”,为少儿未来的成长奠定学习能力、语言能力、想象能力、阅读习惯、思考习惯与知识积累的基础。
1.1 亲子阅读交流平台创设
对少儿阅读而言,场地的资源丰富性、载体多样性、服务专业性、氛围亲和性和感染性是公共图书馆的最大魅力。在图书馆工作人员组织策划,广大家长的积极参与并与其他公益组织或商家的志愿参与下,图书馆被打造为深受广大家长与社会赞誉的亲子阅读交流平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亲子交流主题的确定和运用。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根据图书馆的工作计划与工作人员对亲子阅读的了解情况,在自己职责范围内,创造性地结合少儿阅读的实际,按照某种时段长度的规律确定亲子交流的主题,以推动少儿阅读与亲子阅读的系统性和可控性。②亲子交流区块的开辟。目前主要是指在公共图书馆楼宇设施的内部,运用公共图书馆现有的各种设施与条件,开辟专门的亲子交流空间,在实际的运用中既可以是固定不变的专门功能室等,也可以是为了交流的需要临时整理的某个房间或功能室。
1.2 少儿阅读氛围营造
结合当前公共图书馆工作的创新实践和经验,有两种具有操作性和实效性的氛围类型:①少儿阅读主题活动的组织。为了强化少儿阅读氛围的感染性、带动性与成长目标明确性,图书馆按照国家、省市与少儿教育发展的前瞻动向,结合图书馆内的各类少儿阅读资源定期展示阅读的主题,引导少儿和家长开展主题性的系统化阅读活动,为提升少儿阅读的质量做出有力的支持。②少儿阅读竞赛活动的组织。为了充分激发少儿阅读与亲子参与的激情,图书馆依托馆内现有条件组织各种竞赛活动,是最受家长、少儿欢迎且实效性高的阅读氛围营造方式。
1.3 阅读指导与心得共享组织
阅读指导是当前公共图书馆的主要服务职能之一,是体现工作人员主动性、创造性和工作效能的主要方式。根据当前工作实践,这种服务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①读物选择和阅读方法指导。他是属于方法与过程的层面,重点表现为工作人员对少儿及其家长的指导。读物选择指导包括兴趣读物推介、时尚读物推介、知识性读物推介、智力启蒙读物推介与手工、绘画等动手类读物的推介等,满足少儿和家长阅读的多样性需求;阅读方法指导包括不同年龄的阅读指导、目标性阅读指导、兴趣性阅读指导与目的性阅读指导等,在保护少儿阅读积极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少儿阅读的兴趣。②开展少儿读书会活动,阅读收获交流共享。少儿读书会应有家长、孩子与馆员共同参与。孩子们在游戏的过程中增强了对阅读、朗诵、提问和讨论等方面的热情,而家长及馆员则作为参与者要对孩子们的积极表现给以鼓励。当有孩子演讲时,要注重培养其他小朋友对发言者的尊重的意识。读书会的内容和形式要充分考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点,激发孩子们的想象。
2.1 智商培育启蒙
智商培育启蒙应结合当前学校教育教改目标,意在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公共图书馆少儿阅读服务的目标在于培育支持少儿学校系统学习的智商。其效能表现在两个方面:①学习能力智能培育。图书馆及其工作人员根据他们对不同类别书籍与其他阅读资源的了解,以及不同资源对少儿智商的启发绩效,再结合对不同少儿的具体情况,最大限度地开放和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②知识创新智能培育。对少儿而言,主要是结合他们的成长经历和已经掌握的知识,开展自己喜欢的、充满想象力和不怕失败尝试的知识验证、探索与创新活动,满足他们个人的成长、兴趣发展和心理发展的智能需要。
2.2 阅读习惯培养
由于阅读习惯对“阅读能力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发挥公共图书馆馆藏资源优势”引导广大少儿在“多读书、读好书”的过程中,培养阅读习惯与提高“阅读能力”。根据图书馆少儿阅读服务的工作实践,其效能表现为两点:①阅读思考习惯的培养。即把少儿思考能力的培养融入阅读过程中,尤其追求随着少儿阅读的书籍种类的量、书籍的数量与内容种类的量的不断增加,少儿会发现更多的问题,产生更多的质疑,开展更多的分析思考与追问与对问题答案的探索等思考活动,且随着阅读的积累思考的质量也越来越高。②阅读学习习惯的培养。习惯的培养强调的是对阅读中的知识的积累习惯生成。主要包括生活知识学习、文字知识学习、日常实用技能知识学习、历史文化知识学习与其他科普知识学习等。在少儿阅读的实践中,典型地表现为主动追求性培养、科学引导性培养与兴趣主导性培养等方面。
2.3 学习方法启发
图书馆运用自身馆藏资源和服务的专业性优势,在少儿阅读服务中可最大化达成两种服务效能:①个性阅读方法启发。由于少儿的家庭条件、家长的文化水平与专业方向、个性、兴趣与志向的不同,培养个性化的阅读方法是推动少儿快速高效阅读和学习的最佳路径。②目的性阅读方法启发。相对前者而言,他是能力层次更高的阅读方法。少儿在阅读中,不仅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也为了达到阅读的目标产生探索自己的阅读方法和工具运用的冲动。
3.1 服务专业化队伍建设
为了提升少儿阅读服务的效能,加强队伍专业化建设是当前根本性的举措之一。根据目前图书馆与少儿阅读服务的实际,需要从两个方面加强队伍建设:①阅读指导专业队伍建设。建设一支专家型阅读指导工作团队,让他们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对少儿的研究、对少儿读物的研究与对少儿阅读的相关研究等,对到图书馆开展阅读活动的少儿做出具有针对性的指导服务,使他们科学阅读、快乐阅读与高效阅读。②阅读活动开发和组织专业队伍建设。3.2 图书馆与家庭阅读服务共建
实施少儿阅读的图书馆与家庭共建措施,是集中智慧和优化服务的最佳办法之一。这是图书馆及其工作人员尊重、激活、调动和运用家长智慧的表现。具体操作办法有二:①建立图书馆与家庭的联席工作制度。图书馆根据自身的工作计划,定期发布召开图书馆与家长关于少儿阅读联席会议的公告或通告,让广大的家长或社会人士根据自己的情况和需要等,自愿地参与旁听、发言甚至组织活动等。其主要目的是使图书馆的服务更加优质,使少儿阅读的质量达到更高标准等。②建立图书馆与家庭共建的工作组织。即由家长志愿者、社会志愿者和其他的专业人士与图书馆工作人员等,共同组建的具有公益性的少儿阅读服务组织,具体有少儿阅读活动组织、亲子活动组织、亲子交流主题确定与少儿阅读效能评估等方面的职能,重在围绕少儿阅读的一切行为的策划、组织与实施保障等。
3.3 服务与学校系统教育衔接
教育衔接是少儿阅读服务的目标之一,也是对少儿阅读效能的最佳检验标准之一。在少儿阅读服务实践中,可从两个方面完成:①指导内容与少儿学习需要同步提升的衔接。即少儿阅读指导的服务要与少儿的身心成长一致,尤其与其系统的学前学习活动一致,实现对他们的语言智能、人际智能、独立生活智能与学习能力的渐进性提升,为他们未来的学校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②活动组织与学校教育教学的无缝衔接。主要是指关于少儿阅读活动的形式、内容与评价标准等,与学校系列活动的相似性甚至一致性等。
少儿阅读在少儿教育、启蒙与成长的过程中,所起到的是潜移默化的教育和熏陶作用。阅读风气与社会的安定、祥和、进步有着密切的关系。公共图书馆作为专业性的公益文化机构,为不同年龄的人提供图书与知识的服务,辅导大众,成为一个为大众提供终身学习的场所。公共图书馆要站在人才培养、教育支持与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的宏观视角,开展少儿阅读的服务工作,积极地创新服务的载体、路径与内容,与信息化结合起来,与国家发展战略结合起来,探索高效、科学与现代化的服务。
[1] 杨柳.公共图书馆少儿阅读服务趋势探析[J].图书馆,2011(3):121-123.
[2] 朱峻薇.公共图书馆与少儿阅读[J].图书与情报,2010(2):17-19.
[3] 金梅芳.公共图书馆开展少儿阅读推广活动的策略与路径——以闵行区图书馆为例[J].图书与情报,2014(1):137-139,150.
[4] 聂晶.论公共图书馆对少儿阅读意识的培养[J].新世纪图书馆,2013(1):9-12.
[5] 严存芝.免费开放后公共图书馆如何提高少儿读者的阅读能力[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3(10):23-24.
(编校:马怀云)
2015-04-22
耿 浩(1974—),国家图书馆馆员。
G252
A
1003-1588(2015)05-013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