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万佳,范克欣
(山东农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泰安271018)
大学生“低头族”行为成因及解决对策
李万佳,范克欣
(山东农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泰安271018)
在互联网特别是无线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手机成为大学生校园学习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大学生“低头族”日益增多,带来的安全、健康、社交等问题却日趋严重。了解大学生“低头”现状,分析“低头族”行为成因,据此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旨在帮助大学生“低头族”抬起头。
大学生;“低头族”;行为成因;解决对策
如今,在通信技术和无线网络高度发达的背景下,智能手机俨然成为了必备的终端工具,当代大学生是其直接受众中的典型代表。在大学校园里,在学习课堂上,在学生宿舍中,在食堂用餐时......几乎在每个角落,都可以发现很多大学生作“低头看屏幕”状,用手机聊天、玩游戏、看视频等方式填满自己零碎的时间。为此,这部分人群被称为“低头族”。
笔者对山东农业大学的11个专业共计223名大学生做了一份关于“低头族”现象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56.05%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是“低头族”中的一员;有69.51%的大学生每天玩手机的时间在4小时以上;“低头”现象带来身体不适(如脖颈疼痛、眼睛疲劳、头晕目眩等)的大学生占54.26%;人际关系异化(如与身边的人缺乏沟通、朋友见面却各顾各的玩手机等)的大学生占45.29%;产生轻微强迫症或依赖症(有空就玩手机,睡觉前、起床后必看手机)的大学生占61.88%;47.53%的大学生认为“低头族”行为影响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容易引发安全问题。
大学生“低头族”行为带来的健康、生活、社交、安全等隐患日趋严重,分析探讨相应的解决对策是当务之急,如何让大学生“低头族”抬起头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手机“绑定”校园生活
“在大学生活中,手机比牙刷更重要”,“低头族”这样形容手机在校园生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调查显示,有56.95%的大学生每晚睡觉前的最后一件事和清晨起床后的第一件事都是看手机,否则会有空落落的感觉;有91.03%的大学生认为手机占据了他们大部分的空余时间甚至休息和学习的时间,而打电话、发短信已经不是大学生使用手机的首要功能,除了上网查阅资料、下载与课程相关的内容,他们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刷微博、聊微信、QQ、看新闻、玩游戏、逛网店、看小说、听音乐等娱乐功能上。可以说,几乎在大学校园中的每个角落,都会看到“低头族”的身影。
(二)手机“入侵”大学课堂
通过走访和问卷调查,笔者了解到,不论是本科院校还是专科学院,是课业相对轻松的文科生还是学习紧张的理科生,在课堂上用手机上网的“低头族”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调查发现,51.57%的大学生在一节课中花费在手机上的时间达10分钟以上,44.84%的人对“低头族”的行为会选择视而不见,25.11%的人认为会受到课堂“低头族”的影响加入其中,67.26%的大学生将“低头族”行为归结于老师讲课枯燥、对课程不感兴趣以及个人习惯性。这直接导致占用了大量的学习时间,学习缺乏延续性,缺乏专注度,不能很好地利用学习资源,极大降低了学习效率。
(三)手机“威胁”身心健康
随着智能移动终端产品的普及和发展,“低头族”的日常生活被智能手机所侵蚀,而大学生“低头族”因专注于看手机酿成的悲剧数不胜数,在人身安全中面临越来越多的潜在风险。“低头”带来的健康隐患也没有得到大学生的普遍重视,医学研究表明:长期低头的人,会引起颈椎酸胀,还会出现颈椎不稳,时间长久会引起椎间盘退型性病变,骨质增生,进而压迫血管和神经,从而导致颈椎疾病,如颈椎椎间盘突出、后颈部肌筋膜炎,严重的甚至还会造成失明。
(四)手机“淡化”人际关系
在新媒体盛行的环境下,大学生“低头族”产生了轻微的强迫症或是对手机的依赖症,一部分人甚至把手机当做与人沟通交流的唯一工具或途径,如QQ、微信、人人、微博等社交软件的兴起,大大压缩了人们面对面交流的空间。调查中67.71%的大学生表示在与同学、亲朋好友聚在一起时会有部分精力集中在自己的手机上,常常忽略身边人的感受。也有很多大学生感到长期沉浸于虚拟网络之中致使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慢慢退化,不善于与人沟通,数字终端让他们渐渐远离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温暖。
(一)个体因素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指出,人类的需求从低到高可分为五个层次,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根据大学生“低头族”呈现的群体特征,将“低头族”行为归纳为三个需求的缺失:一是安全需求的缺失。大学生处于身心成长的黄金阶段,面临学习、人际交往、就业等重重压力,容易变得不自信、敏感、脆弱、缺乏安全感,喜欢在虚拟的世界中伪装自己,表现自我,这种自我保护行为恰恰反衬出大学生对现实的冷漠与逃避;二是社交需求的缺失。大学生都希望得到良好的人际关系,获得彼此关怀和帮助,所以让更多的人获得自己的信息、关注自己的动态变得尤为重要,而以手机为代表的数字终端产品满足了这种需求,赋予了他们无限的信息权;三是自我实现需求的缺失。作为马斯洛需求的最高层次,在日常生活中难以满足。“自我实现”在社交网络中容易许多,通过传照片、发表自己观点,得到好友的点赞、转发、评论,能够无成本地迅速地得到反馈,从而获得心理满足。
(二)学校因素
随着学生每年的“更新换代”,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年龄差距越来越大,如果老师在授课内容上照本宣科,在授课形式上传统枯燥,易导致学生对所学课程不感兴趣,甚至产生厌学心理,在无形中助长了课堂“低头族”的滋生。如果在课外缺乏师生间的互动和交流,校园活动缺乏创新和多样性,大学生就会对校园生活感觉乏味,在应付学习任务以外的时间沉溺于手机上网、聊天、游戏,久而久之,大学生“低头族”越来越普遍,难以摆脱“低头”的命运。
(三)社会因素
从社会环境角度分析,生活节奏加快、城市化进程加快等客观因素导致私人时间碎片化,属于自己的“整块”时间越来越少,导致不少年轻人只能抓紧碎片时间,通过数字终端进行娱乐休闲。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数字终端高速发展,在软件方面提供了丰富的APP,带来生活的便利和多样化娱乐手段,加上硬件工艺的进步、高质量手机的普及、无线网络的覆盖,智能手机成为“低头族”打发碎片时间的重要工具。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们面对面交流减少,沟通匮乏,取而代之的是广阔的社交网络,也成为“低头族”出现的重要原因。
寻求大学生“低头族”行为的解决对策,要追根溯源,不能只治标不治本,笔者认为,要从大学生的养成教育着手,进行标本兼治。
(一)优良学风养成
倡导优良学风,创新课堂文化。在日常教育中要加强大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规划、学习评价、实践创新等方面的养成。大学课堂上,老师不能默守陈规,应创新授课方法,丰富教学内容,增加课堂趣味性,提高课堂吸引力,培养大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意识,促使学生的注意力从手机转移到学习中,形成“低头学习族”。
(二)健康身心养成
展现青春风采,倡导感恩文化,主要包括大学生健康心态、人际关系、身体健康等方面的养成。教育引导大学生真正认知“低头族”的危害性,对“低头族”加强心理疏导,鼓励学生不要沉溺网络,加强现实社交,相互倾诉、关心,减轻孤独感和失落感。老师和家长应多倾听学生的心声,调控他们的情绪,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改变他们对手机和网络的依赖性。同时鼓励学生展现出大学生应有的健康、阳光、向上的特点,加强运动锻炼,亲近大自然,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
(三)人文素质养成
提高人文素质,营造和谐校园,主要包括团队精神、审美情趣、道德情操、健康体魄等方面。当代大学生的爱好广泛、好奇心强、善于接触新鲜事物。学校应广泛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科技、文体、学术等方面的大学校园活动,充分挖掘大学生的兴趣,促进各方面素质的提升。校园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展现自己、人际交流的机会,减少“低头族”花费在虚拟网络中的时间。从创新实践中引导、帮助大学生提高素养、锻炼技能、增强自信,培养团队合作意识,进而降低手机给大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逐渐消除“低头族”。
(四)规范生活养成
规范校园生活,促进自立自强,主要包括集体生活、个人生活等方面的养成。帮助学生强化主观能动性,正视手机在生活中的位置,理清学习和娱乐的关系,合理利用手机资源,用坚强的的意志抵制手机网络的诱惑,养成良好、规范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大学生“低头族”行为带来的安全、健康、学习、社交问题日益严重,已引起了社会、学校、老师和学生个人的高度关注。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加强对大学生的养成教育尤为重要,促进优良学风养成、健康身心养成、人文素质养成、规范生活养成,才能标本兼治解决“低头族”行为,引导大学生合理利用网络,养成良好习惯,从而让大学生“低头族”抬起头。
[1]徐成芳.大学生手机依赖症的心理原因及防治对策[J].学理论,2011,(32).
[2]王滋海,符慧君.大学校园“低头族”现象原因分析[J].劳动保障世界,2013,(20).
[3]胡玲娜.新媒体环境下“低头族”的受众行为与心理分析[J].科技传播,2014,(7).
(责任编辑 梅焕钧)
The Causes of Phubbing Among University Students and Its Solutions
LIWan-jia,FAN Ke-xin(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Shandong Agriculture University,Tai'an,Shandong,271018)
With the quick development of internet,especially thewireless network,mobile phon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of university life and study.The increasing Phubbing in university hasmade their safety,health and communication more and more serious.This paper list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hubbing and analyzes the causes.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relevant solutions in order to help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out of Phubbing.
University students;Phubbing;Causes;Solutions
G641
A
1672-2590(2015)02-0141-03
2015-01-06
李万佳(1987-),男,黑龙江加格达奇人,山东农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