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芳
蒙台梭利曾指出:“体育不仅有助于幼儿的身体发育和健康,而且有助于锻炼幼儿的意志和发展幼儿之间的合作关系。”《3—6岁儿童学习发展与指南》中也明确提出幼儿每日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其中体育活动不得少于1小时。《幼儿园工作规程》还规定幼儿园应有与其规模相适应的户外活动场地。但一直以来,福建省尤溪县实验幼儿园户外场地小、危险性高,不能正常、高效地开展户外体育活动。
体育不仅有助于幼儿的生长发育和意志品质的锻炼,还能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性。民间体育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活动,我们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申报了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挖掘民间体育游戏资源 构建健康活动特色课程的研究》。通过开展课题研究,积累和丰富了民间体育游戏内容。我们巧妙合理地利用好空间,把民间体育游戏请进幼儿园。在开展民间体育游戏时,我们还开动脑筋、资源整合制作出多种多样科学、有趣的民间体育器械,通过采取适宜的运动方式和有效的指导,在小空间里发挥了民间体育游戏的大效益,实现了“促进儿童的欢乐和健康,培养团体精神和兄弟般的情感、勤奋的习惯及勇敢、吃苦耐劳等品质”的教育目标。
民间游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地方特色,中国几千年文化传承下来,经久不衰。民间游戏以其一定的思想性、教育性和娱乐性,满足了幼儿好动、好学、好模仿、好游戏的心理需求,促进幼儿在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发展。如在民间游戏中,幼儿可以自由、自主开展游戏,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等,同时通过合作游戏,交往处处渗透在游戏中。民间游戏可以极大地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让幼儿从“生物人”更快向“社会人”转变。另外,民间游戏大多数是体育游戏,在促进幼儿身体、动作的发展方面,自然也包容其中,比如经典的“老鹰抓小鸡”游戏,在活动中幼儿充分体验到活动的愉悦感,在身体运动、灵活等素质上也有明显作用。
一、运用现代元素,改进传统民间体育游戏,使古老的民间体育游戏焕发出青春色彩
民间游戏是民族传统文化赋予我们的一笔宝贵财产,涵盖的内容广泛,只要我们重视民间体育游戏的创新设计与开展,那么就会有新的民间体育游戏室内运动方案出现,如火车龙。游戏的原版是民间的舞龙灯,舞龙灯对于幼儿来说是一种远观而不能近身的成人活动,可是龙的威武、神气却激发幼儿无比的斗志,电视上的远观和对成人舞龙的欣赏远远满足不了幼儿自己参与的欲望。怎样让孩子也能过一把舞龙灯的瘾呢?尤溪县修通了铁路,开通了动车,孩子们参观了火车站,观看了火车、动车,有的家长还带孩子们去坐火车,他们通过火车积累了一定的知识经验。
一段时间火车、动车成了孩子们自由活动时交谈和游戏的内容,于是我有了改进舞龙灯游戏的计划。我想能不能把幼儿喜欢的火车、动车元素加入到舞龙灯游戏中呢?以往开火车只是人与人搭肩玩的游戏,怎么利用一些器械改编成舞龙呢?最后我用“圈”实现了自己的想法。我把圈装饰成龙身的样子,然后幼儿手持改造的圈一个套一个地连接,跑、跳、站起、蹲下,自如无比,这不就是一条神气活现的龙吗?这个活动就是一个改造传统民间游戏的做法,游戏取名为“火车龙”,教师操作方便、实用。火车龙可长可短,用圈连接转向自如,在活动室里孩子们就可以玩得非常快乐。后来我发现我们生活中油桶随处可得,就和老师们发明了用油桶制作的龙,我还利用本县是“格机布基地”,格机布既便宜又轻便结实的优势,用格机布制作成龙身套在孩子们身上,连接成龙。无论哪一种龙都能让孩子们玩得满头大汗,大呼过瘾。愉快的心情让游戏的效果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孩子们的体能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二、挖掘古老民间体育游戏,让“土的掉渣”的东西焕发出“现代洋东西”所没有的异彩
现在的孩子什么都不缺,玩具、食物都不是他们关注的重点了,想玩游戏那就上网,模拟的游戏世界可以让孩子玩得开心,可是网游会影响幼儿的身心发展。怎样玩能让孩子们玩得开心、玩得健康,怎样的游戏能吸引孩子呢?游戏是幼儿释放天性的最好方式,在游戏世界里,他们可以是爸爸、妈妈,可以是威风凛凛的老虎大王,也可以是温顺可爱的小白兔,他们还可以是无所不能的蝙蝠侠、超人。
如何激发孩子们投入地玩游戏呢?我想起儿时玩泥巴的快乐。那些远离尘嚣的土玩具走入现代的幼儿园会是怎样的情景呢?对于所处乡村和城市接壤的小山城,要收集那些土玩具不是那么困难,我发动家长、老师和亲朋好友一起收集。于是竹马在走廊、操场奔腾,草绳在空地甩得欢,铁环在小朋友的脚下滚得起劲,轿子里坐着羞答答的新娘子。炒豆豆、三人套圈、编花篮的朗朗儿歌声在小角落、小空间里飞扬。
我们的老师、家长也和孩子们玩起儿时久违的老游戏:瞎子摸人、捉迷藏、丢手绢……我们充分挖掘身边的教育资源,材料是死的,但教育活了;材料是旧的,但教育新了;材料是粗的,但教育细了;材料是廉价的,但教育价值高了。通过这些举措激发了幼儿的参与热情,让他们利用自己制作的土玩具寻找民间体育游戏的欢乐,在充满欢乐、愉悦的运动氛围中,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及与同伴游戏的喜悦。
三、发挥社区、家长资源,让教师和家长一起成为开展民间体育游戏的合作者、参与者和支持者
小空间要实现大运动,必须要在材料投放上下足功夫,而收集材料离不开家长的支持。为此我利用家长开放日、节日亲子活动等时间,开展了许多亲子民间体育游戏活动,还利用宣传栏、班级网页、QQ群等向家长宣传民间体育游戏,丰富家长民间体育游戏知识,充分调动家长参与民间体育游戏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我们发动家长帮助收集了大量的游戏材料:各种各样的饮料罐、各色的纸盒、不一样的绳子等,把它们制成滚筒、梅花桩……
游戏的玩具有了,可是狭小的空间却考验着我们老师的智慧,怎样在狭小的空间里利用这些收集的材料让幼儿愉快地游戏并达到运动量呢?于是我想到了:挖掘运用“一物多玩”来开展室内体育活动。
组织室内体育活动时,我选择的游戏材料更倾向低结构化,一物多玩。如幼儿运用旧报纸进行的游戏,一张报纸孩子们可以把它放在地上进行跳的练习,可以把报纸揉成团进行拋接的练习,把报纸撕成条状可以变成尾巴进行追追追,把它卷成纸棒,并利用纸棒作为体育活动器械。在活动中它还有多种玩法,孩子们将纸棒搭成“小河”进行跨跳。有的孩子将纸棒放在头上小心翼翼地顶着;有的两两拿着纸棒击剑;有的将纸棒夹在两腿间跳;有的合作把纸棒平行间隔摆放地面跳过;有的把纸棒搭起来钻山洞……他们在自主的探索中,体验了变化的快乐、自由的快乐、模仿的快乐、创造的快乐。
在这样丰富多彩的游戏中,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小朋友之间的合作意识与能力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让孩子运用报纸进行一物多玩,跑跑跳跳既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又起到了热身、锻练的作用。可以一物多玩的材料何其多,孩子们的想法更是无穷无尽,一根绳子、一条毛巾、一个皮球,都能在孩子们的手上玩转,而所有这些活动都能在活动室里进行。
在组织过程中,对活动的设计、完善,到提供游戏器械的制作、收集,再到活动场地的布置、材料的投放,教师都要亲力亲为。随着幼儿的兴趣和幼儿活动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与实践,无形中锻炼了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反思能力。幼儿在参与游戏后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体验到成功和快乐,教师、家长和幼儿共同进步,实现了双赢。
四、“以一带面”通过民间体育游戏的开展使幼儿园的健康领域课程更为完善
我们发现通过开展民间体育游戏不仅丰富、完善体育活动的内容和途径,让幼儿得到发展和快乐,更重要的是建立起一些必要的活动程序,让幼儿在丰富多样的环境条件下学会守则,学会轮流,学会等待,学会交往。“以一带面”通过民间体育游戏的开展使幼儿园的健康领域课程更为完善、功能更为全面,这样的课程实施,促进幼儿在身体素质得到发展的基础上促进其社会性的发展。
民间体育游戏的组织与开展作为体育活动有效的补充,将会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教师对体育活动内涵的理解,切实提高体育活动的组织水平,同时有助于师生新型关系的建立。孩子们在小空间里也能享受着体育游戏的快乐。我们因地制宜创设环境,把目光伸向更微小的细节,让活动室的每一个角落都能成为幼儿游戏的乐园,让小空间大放异彩,去折射有内涵、有品位的民间体育运动文化。
注:本文为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挖掘民间体育游戏资源构建健康活动特色课程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FJCGJJ12-048)。
(责任编辑 史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