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分型治疗颈椎病

2015-01-31 07:24:04郭旭光
晚霞 2015年9期
关键词:温经威灵仙阻络

郭旭光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症”,是多种原因引起的颈椎及附近软组织急性或慢性损伤,刺激和压迫颈神经根、颈骨髓、椎动脉和颈交感神经所出现的综合症状,多发生于中老年人,长期从事低头伏案工作或有过颈部损伤史者更为多见。近年来,该病发病率逐渐增加,且趋于年轻化,应引起足够重视。

本病主要表现为头、颈、肩臂或胸部疼痛、麻木,甚至出现肢体功能失常,导致瘫痪,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工作和生活。

本病属中医“痹症”“头痛”“眩晕”“项筋急”“颈肩痛”等范畴,多因外伤或感受风寒湿邪,以致筋骨劳伤、气血瘀滞或痰瘀阻络。据临床验证,对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论治,可以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减轻患者的痛苦,现将临床常见的证型介绍于下,供读者参考。

一、寒湿阻络型(本型常见于颈型和神经根型颈椎病):头痛或后枕部疼痛、颈僵、转侧不利、一侧或两侧肩臂及手指酸胀痛麻,或头疼牵涉至上背痛、肌肤冷湿、畏寒喜热、颈椎旁可触及软组织肿胀结节;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弦。

治宜温经活血、祛寒除湿、通络止痛。方药:黄芪、党参、红花、地龙、威灵仙各12克,加水500毫升,先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续煎30分钟,取汁100毫升,每剂煎服2次,每日1剂。

二、气血两虚夹瘀型(本型常见于椎动脉型颈椎病):头昏,眩晕,视物模糊或视物目痛,身软乏力,纳差,颈部酸痛或双肩疼痛;舌淡红或淡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而润,脉沉细无力。

治宜益气养血、醒脑宁神、活血通络。方药:黄芪、葛根各30克,白芍20克,威灵仙、穿山甲、天麻、淫羊藿各10克,蜈蚣2条,土鳖虫8克,熟地15克。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12剂为1疗程,停药3~5日,可再服第2个疗程。

三、气阴两虚夹瘀型(本型常见于椎动脉型和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眩晕反复发作,甚者一日数十次,即使卧床亦视物旋转,伴恶心、呕吐、身软乏力、行走失稳;或心悸,气短,烦躁易怒,咽干口苦,眠差多梦等;舌红,苔薄白或微黄而干,或舌面光剥无苔,舌下静脉胀大;脉沉细而数,或弦数。

治宜益气养阴、安神醒脑、调和气血。方药:白芍30克,丹参20克,天麻、川芎、杭菊花、枸杞子、沙参各12克,炙甘草、炒枣仁、炒柏子仁、炙远志、地龙、夜交藤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四、脾肾阳虚夹瘀型(本型常见于脊髓型颈椎病手术后遗症或久治不愈者):四肢不完全瘫(硬瘫或软瘫),大小便失禁,畏寒喜暖,纳差;舌淡红,苔薄白或微腻,脉沉细弦或沉细弱。

治宜補肾健脾、温经和阳、强筋健骨。方药:熟地、山萸肉、山药、白芍各30克,炒杜仲、牛膝各15克,白芥子、炮干姜、穿山甲、龟板胶、鹿角胶、炒神曲、桂枝、肉桂、炙甘草各9克。水煎服,每日1剂。

猜你喜欢
温经威灵仙阻络
超早期脑梗死痰瘀阻络证患者经活血化瘀法联合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
基层中医药(2022年5期)2022-10-24 01:27:12
中医温经推拿手法治疗痛经的临床疗效与机制探讨
威灵仙炮制历史沿革研究
威灵仙治手足不遂
保健与生活(2022年4期)2022-02-13 10:43:05
针灸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分析
通心络胶囊在气虚痰瘀阻络型中风早期应用研究
陕西中医(2018年6期)2018-08-29 00:43:14
隐藏
爱情诗页
中国诗歌(2014年4期)2014-11-15 01:38:32
威灵仙与铁丝威灵仙的鉴别
温经止痛巴布剂对痛经模型小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