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课堂教学的研究

2015-01-31 14:08:49□马
职教论坛 2015年5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素养职业

□马 琰 苏 君

基于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课堂教学的研究

□马琰苏君

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也是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指标。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工作,教学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为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否与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相结合,将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通过调查研究,分析课堂教学与学生职业素养之间的联系,探讨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如何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职业素养培养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提高高职学生职业能力。

课堂教学;职业素养;职业能力;人才培养模式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现代职业教育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服务一线,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并促进全体劳动者可持续职业发展的教育类型。高职教育将培养高素质多元化人才、技术技能创新、提升就业创业质量作为重要任务,高职教育要快速发展,必须优化教学过程,注重学校的教学中心工作,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各方面职业能力的主要途径,又是教学工作的重要体现,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的水平。然而近两年参加高考人数下降,导致普通高职生源严重萎缩,高职学校为持续发展降低门槛招生,随着高职学校自主招生的比例不断加大,高职学校将会全面实施注册入学,导致在校学生多样化,层次不齐。面对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要保证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技能人才,必须打破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学模式,从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入手,结合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改革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将学生的兴趣紧抓在课堂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从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可以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将直接决定着学校的活力和社会的影响力。

一、职业素养与课程教学的关系

职业素养是指职业人所从事的职业过程中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品格,其中包括职业道德、职业行为、职业情感、职业技能和职业习惯等。近年来,高职毕业生就业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就业质量的好坏已经成为影响高职学校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于很多毕业生来说,找到一份工作不难,但是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实属不易,进而出现了高频率的“跳槽”现象。从高职院校来说,衡量学校的教育水平主要指标是毕业生的就业率,学校的声誉与毕业生就业率直接挂钩,进一步也会影响到学校的招生及人才培养计划。从企业用人来说,企业常为找不到合适的人才而困惑。通过多方面调查研究,“两难”问题的原因是学生的职业期望与企业的用人标准有一定差距,两者之间的重合度不高。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定位是培养大量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高技术技能人才,进一步来说,要提升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必须将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作为人才培养改革的重点来抓。同时社会、行业企业与高职院校要进一步加强合作,成为学生的职业素养养成的共同协作体。

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密不可分。职业素养养成是一项系统工程,通过有效、完整的措施和方法,将此融入到教育教学过程中,特别是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并最终在课堂教学效果来体现和贯穿于专业培养的全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强化职业素养的培养,就要实现职业素养和课程教学相互渗透,相互补充。

二、现阶段高职课堂教学现状

高职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主体,同时是提供给学生职业素质养成的主场所,教学目标是学生形成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所需职业技能、职业素质。高职课堂教学应该具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师、学生、教学模式等五要素,因此将从这五个要素来分析高职课堂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目标定位脱离实际

教学目标是指导整个教学过程的,因为教学活动的关键环节是教学目标,它决定着教师的教学行为,一方面是教学的出发点,另一方面是教学的归宿,同时还能作为教学评价的依据,它同时具有定向功能、调控功能。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技术技能、专业知识、能力以及态度、情感、价值观(职业素养)等。高职院校确定教学目标基本上是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学生实际、社会需求等方面制定,教学目标制定出来,很少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完善,导致与实际脱节。当前,高职课堂教学目标制定的核心点往往看重的是学生知识、技能、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导致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技能水平有所提高,但适应能力差,不能即时上岗,难以被企业认同等。因此,高职教学目标的确定,对于推行教学改革,实现课堂教学高效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着积极推动作用。

(二)教学内容与职业能力培养脱节

教学内容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灌输思想和观点,总习惯和行为,也被称为课程。教学过程的首要前提是教学内容设计,课程改革的关键是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内容改革的程度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改革的水平。

今晚我们打牌吧?有时候大林会当着倩倩面问一朵,或者问,今晚我能不能和你打牌?一朵就朝着大林做鬼脸,大林说,倩倩又不管我们打牌,倩倩会乖乖睡觉觉的。

目前的高职课堂的教学内容以能力为本位,着重培养学生职业技术能力。尽管高职的教学是从培养其职业型、技能型、实用型人才为目标,但应强调培养的是高素质的技能人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基本上围绕知识点展开,缺少行业企业相关职业标准,教学内容只是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师的偏好来进行,与学生未来的职业、未来的生活缺乏联系。同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教师教得乏味,学生们也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当前的高职教学内容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有所忽视,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对职业素养的关注,导致了高技能低职业素养的现象。

(三)教师的课堂教学改革步伐缓慢

教育改革进行多年,但高职教师教育理念并没有得到跨越式的飞跃,在教育改革队伍中,真正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只是局部性,而不是全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学习习惯、个性特征、学习兴趣缺乏必要的了解。再加上教师还不能以正确眼光看待学生,认为学生的高考成绩差,他们属于学习的“低能儿”,时常感叹学生的越来越差,不能从多方面找出学生的“闪亮点”。此外,教师专业实践的缺乏,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的培养,忽视真实职业场景在教学过程中作用的发挥,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

(四)学生的职业意识淡薄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生源类型层次复杂,入学成绩逐年下降,一部分学生通过单独招生实行注册入学。大部分学生学习没有兴趣、逃课、迟到、早退、课堂玩手机、睡觉等,学生的课堂主体性没有体现出来[1]。学生不知为何要学好每门课程,对将来所从事的职业很模糊,不能将学习课程与未来职业发展联系,更不知道或不清楚如何为自己未来职业发展训练或者修炼职业素养。

(五)教学模式单一、改革力度不够

职业教育将职业技能、职业综合能力作为培养目标,教学模式必须与培养目标相结合,教学模式必须是满足学生职业能力培养需求。实际上很多教师从思想上还未从职业教育的特点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虽然在教学方式上有过各种探索和尝试,比如理实一体化、模块化教学、互动式教学等,但大多数教师还是以讲授为主的模式,导致教学效果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三、职业素养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教学改革设想

(一)建立以职业标准相衔接的教学目标

(二)以职业素养为主线的教学内容改革

高职要拉近与企业之间的距离,积极主动了解企业文化,并将此与校园文化进行合理的结合,形成适应新形势的校园与职业文化为一体的特色文化。职业、企业文化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形成真实职业场景并融于教学,以学生的人职业素养的培养为主线,实施素质教育,培养企业真正需求的高素质职业人才。高职要培养高素质职业特征明显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教学内容必须进行创新改革,树立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对接的改革理念,建立真实应用驱动教学改革机制。根据实际环境下的学习,把握要求争相来开展教学活动的能力。按照职业生产过程中的实际,让学生真正动手去做,并按照企业标准进行考核的要求进行教学活动。推动教学内容改革,按照企业真实的技术和装备水平设计理论、技术和实训课程;为加快促进教学过程改革,课程模块和教学内容应该根据企业生产流程来进行合理设计;推动教学方法改革,以企业的真实案例、真实的产品项目为突破口,从而实现教学方法改革,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兴趣和职业兴趣。另一方面,将职业素养与教学内容相融合,把教学内容和目的与未来职业发展融为一体,让学生在无形当中可以实现专业课知识与职业素养共同提高,真实职业场景、工作实践与职业标准、素养相结合的教育教学过程容易激发学习动力,树立明确职业目标,大大提高课程教学的效率,同时也体现出职业教育的优势。

(三)以“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突破口,打造一支高水平职业素养的师资队伍

根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求,高水平专业知识素质和职业素质是教师必备的基本能力。教师是决定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有高水平的教学质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到2020年“双师型”教师要达到教师总数的60%以上。高职院校有实践经验专兼职教师占专业教师总数的比例达到60%以上。可以看出,对于高职教师提出更明确要求和更具体的要求,教师应具备知能储备和综合专业技术应用的实践能力都应达到较高的水平,同时还要善于社会活动,能够与行业企业进行紧密合作。

首先,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树立良好的职业素养的观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必须体现素质教育理念、开放教育理念、能力本位理念等。

其次,教师要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衔接来设计课程结构和内容。通过用人单位直接参与课程设计,由行业或企业提出职业素养要求,通过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实践课程等形式,采用以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方法,将职业行为准则、道德与专业内容同步并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真正地把职业素养培养内容贯穿于入学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2],把课程考核的内容、方式与职业素养要求相结合,譬如学生准时上岗的职业素养养成,就必须加强学生平时课程学习的出勤状况考核。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要结合自己的专业特色、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目标,努力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积极的直接情感体验,促进有效的课堂教学的生成。

另外,开展教学反思,以教学反思促课堂教学改革。作为教师应该树立对课堂教学活动时刻有一种反思的观念。教学反思能够使教师及时掌握教学新理念,教师对行业企业先进技术应对能力不断提高,职业性在教师身上才能突显,教师课堂操控能力有了明显增强,注重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教师“双师型”队伍建设和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奠定了基础,为课堂教学效率大幅度提升开辟道路。

(四)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可通过各种基于真实职业场景的教学活动、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流程改革,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学习兴趣和职业兴趣,让他们学会独立地思考,最终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首先,学生要树立职业目标,做好职业定位。学生通过教师创设具体的职业情境,理解职业和专业之间的关系,了解到未来的工作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产生学习动力,并确定职业目标,做好职业规划。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职业认知学习,了解各行各业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的职业素养、职业能力的要求,开阔思路转变观念,从思想上和行动上进入未来的职业状态,了解职业的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岗位类型、职业道德等,培养职业的责任和荣誉感,从而认识到自身和专业的关系,树立课堂教学过程发挥主动作用的意识,激发起对职业的浓厚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其次,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要充分得到发挥,课堂教学才能活力十足。以培养良好职业道德、技术技能和就业能力为核心,学会自主学习,要有课程教学自己是主体,教师是教学实践的组织者的理念。在主动学习的基础上,学生职业素养和技术技能创新力才能提高。

另外学生应将课外实践活动与职业能力养成相衔接。社会实践是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重要途径[3],它可以帮助学生专业定位,制定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为将来成为一名合格的职业专业人员,为提高就业竞争优势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职业素养养成的沃土,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途径有:积极参与融合产业文化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如企业行业报告会、科技文化活动、社会服务、公益活动等,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与企业轮岗实习、毕业实践、顶岗实践等实践教学活动,这样可以更全面了解企业,熟悉企业职业环境,了解职业特性和职业前景,培养积极的职业理念、职业情感、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

(五)发展多层次、多类型教学模式,强化职业素养培养

新形势下,高职教育要始终坚持校企共同培养,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校企共同育人的机制,把课堂搬出教室、搬进实训场地和企业,提高教学的实践性,把课堂教学的主战场转移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通过企业生产的实际案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研究的兴趣和职业兴趣。学生职业素养、技能的培养由于其复杂性必须采取多样化的有效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在基本教学模式中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让学生在课堂上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能够主动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以此产生学习兴趣,从被迫学习变为主动,从痛苦学习变为快乐学习,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有一定的敢于科技创新的能力。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而且还提供了大量高质量的劳动者,从而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在高职教育快速发展进程中,走产教合一、校企协作的改革方向,将职业素养与教育教学改革的有机结合,可以培养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大量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1]张翼.生源质量下降背景下高职课堂教学研究[J].河南农业,2014(7):38-39.

[2]程志林,刘赞.专业教学课程与职业素养培养相结合的教学改革探索[J].广州化工,2014(14):230-231.

[3]闫福华.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体系的构建[J].职教通讯,2014(14):9-11.

责任编辑时红兵

马琰(1977-),男,河南南阳人,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专业教育教学;苏君(1977-),女,河南镇平人,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机械专业教育教学。

G712

A

1001-7518(2015)05-0070-04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素养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金桥(2021年8期)2021-08-23 01:06:44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职业写作
文苑(2018年20期)2018-11-09 01:36:00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我爱的职业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