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兆明的职业指导思想探析

2015-01-31 14:08:49郭景川谢长法
职教论坛 2015年5期
关键词:升学职业指导职业

□郭景川 谢长法

喻兆明的职业指导思想探析

□郭景川谢长法

喻兆明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职业教育家,民国时期他积极投身于职业指导实践活动,致力于职业指导理论的探讨,认为职业指导可以帮助个人选择职业、预备职业、获得职业以及改进职业;职业指导以地位的辅助性、过程的持续性、服务的系统性等为原则;喻兆明对学校职业指导和社会职业指导的实施步骤进行了解读,同时特别关注中小学升学及职业指导和荣誉军人职业指导,提出了一系列真知灼见。

喻兆明;职业教育;职业指导;荣誉军人

喻兆明(1901-1988),字鉴清,江苏南京人,中华职业教育社重要社员,先后任北京师范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复旦大学、江苏教育学院、中华工商专科学校等校教授,主讲职业教育和职业指导等课程,并历任中华职业教育社驻昆明办事处主任、社会部上海职业介绍所所长等职。在长期的职业指导活动中,喻兆明对职业指导的探讨颇多,著有《中小学升学及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理论与实施》、《各国职业指导》、《荣誉军人之职业再造》、《荣誉军人职业教育》、《荣誉军人职业介绍》等书,形成了较为系统、富有特色的职业指导理论体系,为中国近代职业指导事业的发展和职业指导理论体系的构建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积极推行和引介职业指导

(一)对职业指导的推行

有感于当时社会上“失业”、“不乐业”等问题日益加剧,喻兆明认为在经济不景气、政治不稳定的社会背景下,职业指导是解决“失业”、“不乐业”问题的基本办法,“职业指导一事,为中国职业界和教育界当前必需的事业”[1]。

1931年8月,喻兆明出席全国职业教育讨论会,在大会上他提出“联络职业界推广毕业生出路案”,力倡职业指导以其扩大毕业生出路,大会议决通过了此项议案并交与执行委员会办理[2]。除了提出议案,喻兆明更是通过著述倡导职业指导。1931年喻兆明结合自身在中学校职业指导的经验,多方搜集相关资料,和陈重寅合编《中学职业指导及升学指导》,供中学校实施职业指导之用,被誉为“各学校职业指导上很好的教材”[3]。1933年7月4日,教育部颁布《各省市县教育行政机关暨中小学施行升学及职业指导办法大纲》,喻兆明对之特别关注,次年专门写就《中小学升学及职业指导》一书,研究升学及职业指导的理论、实施、行政机构等问题,倡导在中小学校中实行升学及职业指导。为了进一步学习职业教育理论,1936年喻兆明赴美加利福尼亚大学留学,专攻职业指导,归国后他把所学的知识和大量的精力投入到了职业指导的推行上。1939 年4月,中华职业教育社在昆明成立云南办事处,喻兆明担任首届主任,这为他在滇推行职业指导创设了条件。5月办事处即与云南教育厅合办职业补习教育,在学院坡和福照街创设了两所补习学校,分职业补习班与高初中毕业生升学指导班,对学生进行职业补习和职业指导,学校在喻兆明的主持下,先后指导学生近800人[4];15日办事处设立昆明职业指导所,积极推行职业指导,一方面根据社会需要训练人才,一方面注重职业介绍,以谋人、事之有效适宜的配合[5]。此外,在滇时期,喻兆明也非常注重职业指导人才的培养,他两度受聘于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6],为学生讲授职业教育和职业指导等课程。1942年2月,喻兆明调回中华职业教育社重庆总社,到总社后,喻兆明推行了更为广泛的职业指导活动,包括开展升学就业与职业介绍、难民调查登记等;同时他又受聘于大明纺织公司人事顾问,为该公司开办工人学习班、创设纺织训练班等,并被国民政府社会部聘任为社会部行政计划委员会和职业介绍科科长,开展了拟定全国职业介绍计划、培训工作人员、设立重庆职工介绍所等职业介绍活动。

抗战胜利后,1946年1月,国民政府社会部在上海设立上海职业介绍所,是年10月喻兆明担任指导所所长一职,上任后他总结前期职业介绍的经验,对介绍所提出了新的改进计划,譬如有“积极与工商界联系,增加及寻找求才机会”、“聘请工商界领袖为辅导委员,以为业务上辅导”、“实施升学就业辅导”等,并创办了职业指导专门刊物《职业介绍》杂志。通过喻兆明的努力,介绍所发展迅速,职业介绍成功的人数激增[7]。

(二)对职业指导的引介

在推行职业指导的同时,喻兆明对国外的职业指导也十分关注,积极引介国外的职业指导,希冀通过借鉴西方先进经验,改进和完善我国职业指导。

1935年喻兆明据日本女作家山室善子寄送的日本中央职业介绍事务局年报,写就长文《日本职业介绍事业概况》,先后载于《教育与职业》第170期和172期。为了进一步“借镜攻错”,他又搜集大量资料,编译了《各国职业指导》一书,1937年付梓出版。该书是我国近代第一本系统研究国内外职业指导发展概况之作,著名职业指导家何清儒、潘文安分别为之作序,赞赏此书“对于研究这种学术,或实施这种工作的,都可供有价值的参考”[8]、“在职业指导上的贡献,是很有价值的”[9]。该书系统研究了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中国等国职业指导的历史沿革、发展概况、组织机构、制度法规等,精要概括了苏俄、意大利、比利时、瑞典、西班牙、澳大利亚、波兰、挪威等国职业指导的发展状况。在比较了各国的职业指导之后,喻兆明认为我国的职业指导在质、量、精神、经费等方面与东西方各国“简直有天壤之别”,远落后于它们;同时喻兆明清醒地指出,各国国情不同,我们不能完全照搬他国经验,在借鉴参考国外经验的同时,应根据我国国情开展职业指导,“东西各国的职业指导,是偏重制造适应于资本主义的工具,而我国职业指导的最大的任务,在养成如何能够启发中国生产和发展中国经济的人才,然后旧有的实业,继可以改进,新的事业,继可以开创发展”[10]。

此后,喻兆明继续对国外职业指导予以关注。抗战胜利后,为了了解战后欧洲国家社会福利工作的发展情况,1948年7月喻兆明受联合国社会事务部奖学金的资助,与薛观涛同行赴瑞士、挪威、瑞典、英国、捷克等国考察职业教育[11],回国后喻兆明撰写《从英国社会安全谈到英国的就业辅导(考察记略)》、《捷克的就业辅导》、《北欧就业辅导中的一种机械能力测验》等文,刊载于《教育与职业》杂志。在考察中,他对英国的就业辅导十分留意,详细考察了英国就业辅导的行政系统、业务机关——就业辅导处以及其他就业辅导有关事业,指出英国的职业指导“已经由单纯的个人职业问题,转变到国家人力的分配方面”、而“中国是要进步的,在工业化科学化的未来,我们诚然需要新的了解和新的准备”[12]。这些介绍,不仅发展和完善了我国的职业指导理论,同时从一个侧面记录了喻兆明“职教救国”的心路历程。

二、致力探讨职业指导理论

(一)职业指导的功能

关于职业指导的功能,在喻兆明看来,“职业指导乃是根据现在的事实、过去的经验,采用科学的方法、客观的态度,去帮助个人选择职业、预备职业、获得职业、以及改进职业”[13]。对个人来说,可以帮助个人了解自身性格和天赋,通过选择适当的训练发展自身长处,从而获得职业并喜欢所从事的职业,而不至于随波逐流、误入歧路。对学校来说,有助于加强学校和社会之间的联系,刺激学校使其明了自身全部职责所在,使学校根据事实的分析,编订相应的课程和教材培养学生。对社会来说,职业指导根据社会需要造就人才,使青年选择预备适宜的职业,将来服务社会,能够各竭所长,从而有利于社会秩序的安定。对国家来说,能够适应国家对人才的需要,调配国家人才,训练适合国家需要的人才,进而保持国家人力。

(二)职业指导的条件

喻兆明认为,实行职业指导必须要具备三个条件。首先是职业指导的人才,这些人才应具备工作的热忱、丰富的同情心、诚挚的态度、充足的常识、研究的精神、受过专门的训练、高尚的品格及对于实施职业指导时的谈话内容能保守秘密等特质;这些人才可以通过在师范学院或大学教育科设职业指导专科或职业指导课程、设短期培训班以及在师范学校增设职业指导课程等途径进行专门培养。其次是经济,即整个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喻兆明指出经济是一切事业的基础,有了它,事业才能发展,职业指导自然不能例外,因为职业指导是一种广泛而复杂的事业,需要大量的经济作为依托,同时他又指出职业指导并不是消费的,而是生产的,它是一种广大的指导事业,能帮助任何职业的改进,进而增进整个社会的生产和经济的发展。最后是信仰,包括从事职业指导的人对职业指导的信仰和社会人员对职业指导的信仰。

(三)职业指导的原则

职业指导地位的辅助性:职业指导的责任是以事实资料、客观评价供青年参考,“而不能代替青年决定职业,最后解决职业出路在于谋职者个人”。职业指导过程的持续性:个人性格随环境而不断变化,社会是不断向前推进的,职业作为社会的产物也是不断变化的,因而职业指导为适应个人和社会的改进而持续的改变。职业指导服务的系统性:职业指导中的职业训练、职业选择、职业介绍、职业改进是四位一体的,互有密切关系,四者缺一不可。职业指导实施的科学性:职业指导的实施要有事实的根据,必须通过可靠的测验、精密细致的调查,进行能力测验。职业指导工具的合作性:职业指导是沟通教育界与实业界的重要桥梁,也是关乎个人与用人单位双方的重要事情,“要利用社会原有组织,与之合作”。职业指导事业的公共性:职业指导的目的在于“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失业、不安于业影响国家的安定;同时国家安定、经济发达又是职业指导的先决条件。所以,职业指导“不应该只注意发展个人,更应注意国家的需要”[14]。

(四)职业指导的实施步骤

在喻兆明看来,职业指导可以分为学校职业指导和社会职业指导,其实施步骤有一定的不同。对学校职业指导而言,实施时应注意持续性和全程性,应从小学预备的时候起,一直到青年离校以后确实能够在职业界自立为止。其步骤,首先组织升学及职业指导委员会,其次施行学生家庭状况、学生普通智力及特殊能力、学生体格及家庭健康、学生兴趣、学生习惯、学生学业操行成绩、社会状况和各级初中学校状况等调查,然后在学校生活设施中、教学与训育中对学生进行职业陶冶,接着举行升学和职业演讲、通过与家长谈话征求家长意见,最后实施以个别谈话为主的职业指导,直到学生获得职业并胜任职业“确能自立的时候”,职业指导才终止。对于社会职业指导,喻兆明认为指导的关键环节在于职业介绍。职业介绍的第一个环节是求职登记;登记完之后,求职者可在专门的候谈处等待谈话;候谈结束进行介绍谈话,谈话内容包括指导人询问登记表上的疑惑信息、观察求职者的性格等,谈话毕,求职者可在候谈处或寓所等候结果;为了进一步了解求职者知识和能力,在征得求职者同意后对其进行职业职能测验;对此前曾就职者,可致函求职者先前所在单位征集求职者过去工作成绩。值得指出的是,即使是介绍成功,职业指导并没有结束,还应进行继续指导,最终使“人与事适当的配合”[15]。

三、关注中小学升学及职业指导和荣誉军人职业指导

(一)关注中小学升学及职业指导

喻兆明对中小学升学及职业指导十分关注,发表了一系列著述探讨中小学升学及职业指导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针对当时中小学学生升学的盲目性,他认为需要对学生进行升学指导,指导青年升入适合个性和社会需要的学校,同时在学习方法、做人态度等方面也应给予一定的指导。而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喻兆明则认为,学校应在学生毕业前一两年调查学生毕业志向和家庭经济条件,了解社会职业的发展状态以及上一级学校的课程、设施、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情况给予相应的职业指导,使学生明了自身未来的发展方向。

对中小学升学和职业指导,喻兆明倡导采用科学的方法,编制科学的工具,设置相应的场所,譬如编制职业字典、“职业”教科书、体格标准以及设立职业资料室、升学指导资料室、心理测验室等。在实施职业指导时,要拟定详细的调查表,调查学生的课外活动兴趣和职业兴趣。特别是对于高中的职业指导,他认为由于高级中学侧重分科升学与服务兼筹并顾,此阶段的学生身心已近成熟,还应采用一些特殊的方式,比如带领学生参观银行、商店、工厂、学校、农场、医院等,以引起学生对职业的兴趣;举办国文研究会、外语研究会、数学研究会、自然科学研究会、社会科学研究会、艺术研究会等以增进学生的学识,创办学生会、年级会、急救会、宴会礼节研究会等增进学生的社交能力,使学生在各种课外活动中提高办事能力以及获得待人处事的经验,进而达到升学和就业指导的目的,等等。

(二)关注荣誉军人职业指导

喻兆明对荣誉军人的就业问题十分关注,在抗日战争期间,喻兆明特别编著了《荣誉军人职业再造》、《荣誉军人职业指导丛书》等书,经黄炎培推荐给朱德,深受朱德赏识。他认为荣誉军人的就业问题不仅关乎荣誉军人本身的生存问题,而且关乎整个国家的安定与发展。然而,由于荣誉军人不仅身体上有残疾,而且往往受教育程度不高,且有一大部分是文盲,因此指导者“必须具备科学家的头脑,传教士的博爱精神,始能达到预计的目的”[16]。

在喻兆明看来,对于荣誉军人职业介绍,在就业前,应在职业技能、职业态度、职业心理等方面对之进行短期的指导,消除他们的自卑或自骄情绪,使他们获得基本的职业素养;各公私立职业介绍机关,应规定优待荣誉军人办法,遇有职业机会,应尽量先介绍荣誉军人;对于工作在外地的,应予以经济上的帮助,按月摊还补助;如需要担保人,荣誉军人自身无法找到担保人时,介绍机关应设法代觅保人;还应扩大宣传,消除工商界对于荣誉军人的疑虑和芥蒂,对于任用荣誉军人的机构,政府要给予相应的嘉奖,甚至可开辟 “绿色通道”,为荣誉军人求职者提供免费的信件、电报服务等。此外喻兆明还指出,由于荣誉军人这一对象的特殊性,在职业指导时应该更为慎重、不能敷衍塞责,介绍时除应用测验方法考察其平时个性、志愿、学历、体力外,还应根据其家庭现状、职业背景、受伤情形、经济状况等,扬长避短,指导其选择合适的职业。

作为民国时期一位十分活跃、重要的职业教育家,喻兆明对于职业指导在中国的发展和职业指导的理论建设,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尤其是他在风雨飘摇、战火纷飞的时代,孜孜以求于职业教育的精神,以及留给后人丰富的著述中所蕴含的职业教育思想,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他对于中小学升学及职业指导、荣誉军人职业指导所进行的研究,富有特色、熠熠生辉!我们应该铭记历史并珍视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为发展我们当前的职业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

[1][3]喻鉴清,陈重寅.中学职业指导及升学指导[M].南京:南京书店,1931.

[2]全国职教谈论会之第二日[N].申报,1931-08-03 (10).

[4]喻兆明.抗战时期我在职教社的经历片段[A].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3:72.

[5]谢长法.中国职业教育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1:382.

[6]西南联合大学北京校友会校史编辑委员会.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史资料[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6:125.

[7]丁勇华.战后上海职业介绍所研究(1945-1949)[D].上海:上海大学,2009:16-17.

[8][9][10][13]喻鉴清.各国职业指导[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263,8.

[11]联合国赠奖学金供研究社会福利[N].申报,1948-07-15(7).

[12]喻兆明.从英国社会安全谈到英国的就业辅导(考察记略)[J].教育与职业,1949(205/206):10.

[14]喻兆明.职业指导的要义[A].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318.

[15]喻兆明.职业介绍理论与实施[M].北京:中华书局,1948:6.

[16]喻兆明.荣誉军人的职业介绍[J].教育与职业,1941(195):23.

责任编辑殷新红

郭景川(1989-),男,河南周口人,西南大学教育学部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教育史;谢长法(1965-),男,河南新乡人,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职业教育史、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史。

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百年中国职业指导发展研究”(编号:11YJA880120),主持人:谢长法。

G710

A

1001-7518(2015)05-0019-04

猜你喜欢
升学职业指导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金桥(2021年8期)2021-08-23 01:06:44
为子女升学攒资历
英语文摘(2019年9期)2019-11-26 00:56:26
职业写作
文苑(2018年20期)2018-11-09 01:36:00
试论如何实现更高质量的职业指导
我爱的职业
别让熬夜毁了升学梦
升学啦
浅谈高校职业指导工作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浙江人大(2014年5期)2014-03-20 16:20:30
试论如何开展三层六段精细化职业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