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7月~2014年7月在我院接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治疗的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患者。观察组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的西医治疗。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有效率分别为95.7%、87.2%,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对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运用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的有效率,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06-0258-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06.215
作者单位: 110101 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区中医医院中风二病区
Clinical Efficacy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Cerebral Vascular Dementia
SHI Jin, Second Ward, Sujiatu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Shenyang 11010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cerebral vascular dementia. Methods 94 cerebral vascular dementia patients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n=47) and control gorup (n=47).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integrative medicine, and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orup received western medicine alone.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of living skill improvement of observation group (95.7%)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87.2%) (P<0.05).Conclusion During the treatment of cerebral vascular dementia, the integrative medicine can effectively increase the effective rate of living skill improvement, and it is worthy of promotion.
[Key words] Integrative medicine, Cerebral infarction, Vascular dementia
血管性痴呆指的是由于患者脑血管疾病所导致的智力、认知功能性障碍的综合征,为老年性痴呆最为常见的病因之一,在临床上以语言、记忆、感情等至少3项认识障碍的缺失为临床表现,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均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应该对更好的治疗药物和方法进行探讨和分析 [1]。本文选取2012年7月~2014年7月在我院接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治疗的患者94为研究对象,对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7月~2014年7月在我院接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治疗的患者94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3例,女性51例,年龄54~78岁,平均年龄64.2岁,所有患者均在脑梗死5个月后出现了痴呆的症状,且连续发病超过了2个月,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情况上没有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西药治疗,治疗的药物有阿司匹林、尼莫地平等药物,同时配合高血脂、高血压和冠心病等原发病治疗,防止脑梗死的再次发生。
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治疗,治疗的药方为生黄芪30 g、银杏叶5 g、石菖蒲15 g、熟地20 g、山药20 g、麦冬20 g、丹参15 g、天麻10 g、白术15 g、茯苓25 g、白果5颗,用水煎至400ml,每日一剂,分早晚凉席服用。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个月。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有效率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以供统计和分析。患者生活能自理且大小便能自行进行为显效;患者生活能部分自理,大小便可能出现失禁为有效;患者生活不能自理,且大小便失禁则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19.O软件实现对本次实验研究中数据的录入及统计分析。计数数据间比较用χ 2检验,两组均数比较用t检验,将P <0.05作为表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47例患者中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显效的27例,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有效的18例,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无效的2例,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有效率为95.7%;对照组47例患者中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显效的17例,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有效的24例,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无效的6例,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有效率为87.2%,观察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中医上血管性痴呆属于愚痴、肾呆的范畴,其病变的部位主要在患者的脑部,但是同时也与患者的肝脏、肾脏等脏器功能失调有着密切的联系,以血瘀脑络痹阻、本虚标实和元气亏虚为基本的病机,多由气、瘀、火、痰、血等病邪侵入人体造成精血亏损所致 [2]。
在对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西药的运用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指标,预防原发病疾病和脑梗死的再次发生,但是却无法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而中医治疗过程中生黄芪、银杏叶、石菖蒲、熟地、山药、麦冬、丹参、天麻、白术、茯苓、白果等药物的运用,可以根据患者的发病原因给予针对性的治疗,达到补益肾气、活血行气、补气健脾和改善脑循环的作用,更好的达到治疗的目的 [3]。
本研究中,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有效率分别为95.7%、87.2%,观察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在对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实施治疗过程中,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运用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的总有效率,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