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容整形外科研究生培养具有专业特殊性,其培养方针包括熟练的外科临床实践技术和丰富的审美知识。如何更短的时间内培养出合格的整形美容外科研究生,以满足现代社会迫切的需要值得思考。笔者针对临床研究生教育问题,从临床工作基础出发,结合科研工作中积累的教训、经验和体会,探讨并阐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需要注意的问题。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06-0004-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06.003
作者单位:400038重庆市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整形美容外科
通讯作者:王珍祥,E-mail:wang_zhen_xiang@aliyun.com
Problems of Clinical Postgraduate Education and Solved Thinking in Aesthetic and Plastic Surgery
HUANG Shupeng WANG Zhenxiang, Department of Plastic Surgery, Southwest Hospital,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38, China
[Abstract] It is special that the professional graduate education in Aesthetic and Plastic Surgery, which need the training of clinical skilled techniques in Surgery and rich art knowledge. How to reduce the graduate period of the students in Plastic Surgery and improve their ability and quality were the urgent society needs. In this paper, we explore and improve a few questions which should b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students explained to note. The questions base on the combination of accumulated lessons of research work, experience and understanding.
[Key words] Aesthetic surgery, Clinic medicine, Postgraduate student, Training
随着高校扩招,更多的本专科毕业生选择继续研究生教育,尤以医学研究生最为明显。美容整形外科研究生培养未来的发展方向不仅仅局限于培养简单的“手术匠”,更重要的是培养出优秀的研究人员。近几年研究生招生录取人数的成倍增加、教师队伍资源缺乏,社会医患关系的日益紧张,导致研究生临床实践的许多不足 [1-2]。未来美容外科医师在多元化的经济社会中的需求越来越高,而与此同时,美容外科医师综合素质得不到有效提高就会延缓这一过程,势必产生矛盾 [3]。本文中笔者依据平时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和体会,探讨提高其科研能力和水平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1 研究生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应届本专科毕业生希望通过继续深造躲避就业困境。伴随高校扩招,就业形势严峻导致研究生招生规模逐年扩大。现实情况研究生人数井喷式激增、导师数量偏少,势必影响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研究生毕业后可能出现毕业即失业、失业再上学的恶性循环 [4-5]。
1.1 导师个体指导不足
研究生招生人数越来越多,带给导师的压力越来越大。许多导师不但有科研压力,还有繁忙的临床工作。对研究生临床指导、交流时间和机会明显缩减,不能及时有效个性化指导,导致研究生各方面素质训练要求达不到标准。其结果是临床综合分析能力不够严谨、不系统 [6]。
1.2 研究生混日子
对于大多数临床型研究生而言,临床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部分导师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重要性认识不够,教育方法陈旧,不及时学习更新,重使用轻培养,导致研究生个性化培养成分不足,达不到应有的毕业临床实践能力要求。
1.3 重医术轻医德
在研究生的日常教学中,许多研究生没明白“先做人、再做事”的道理。部分研究生不能坚持良好医德,弄虚作假,一切以经济利益为目标,不能以病人为中心,对贫困病人不够热情。
1.4 重临床轻基础学科
进入研究生临床阶段后,一门心思希望多掌握几种手术方法,无法融会贯通。导师在临床带教中忽视学生专业知识的进一步提高。
1.5 重专科轻全科
临床上任何一种疾病的诊断也许是简单、孤立的,但背后涉及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却往往是复杂、全面的。这就要求研究生要深入下去,研究每一种疾病的内在机制,临床学科的细化,有利于学科的发展和患者的就医,但不利于年轻医生全科思维的培养。
2 美容整形外科研究生培养的思考
美容手术存在不定型手术方案设计思路与美容个性化的要求,要求专业医师不但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有很好的形象思维能力,具体来讲包括空间想象能力、心理描绘能力等。美容专业与理工科、社会学、美学等多个学科广泛交叉;注重外形改善与功能兼并恢复;与心理学有密切关系;需要深厚的美学艺术理论与技巧等。这些特点决定了整形美容外科医师需要具有扎实的学科理论、良好心理想象能力,广博的社会知识和阅历,尤其需要熟练的外科操作技术和丰富的审美知识 [3]。正是这些特殊要求决定了整形美容外科医师成长的缓慢性。为了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和未来学科发展,提高美容整形外科专业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必须思考许多东西,将目前陈旧的教学体系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吸收国内外其他专业学科先进理念,改革研究生培养的传统观念和模式 [7]。
2.1 研究生临床能力考核评价体系的建立
教育部已下发文件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计划、目标、内容和临床实践等有了进一步的说明。如何使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教育质量得到保障,已提上日程,这是单位乃至全社会关注的重点,而考核评估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的关键 [8]。
逐步规范和完善教学体系,引进国内外先进教学体系,建议设立临床技能模拟培训中心,拓展学生的思路,可开展各种临床操作模拟训练,能够较为全面客观地评估研究生的临床操作技能及临床思维能力。同时结合学生填写轮转手册作评价的考核方法,建立临床能力量化考核指标,构建了临床能力考核评价体系。
2.2 阶段式培养模式的建立
所谓阶段式培养模式是根据研究生接受教育培养的侧重点将其分为三个阶段:(1)理论学习阶段(第一学期);(2)临床学习阶段(第二学期、第二学年);(3)—科研课题阶段(第三学年)。研究生教育是一个重要阶段,是从学生向临床医生转变的一个关键时期,也是造就优秀专业整形美容医师的重要培养阶段。目前国内外大部分教学医院的共性化培养模式往往忽略了这一点,没有针对性设计培养方案。学生学习动力往往大部分来自外部压力,太强的压力适得其反,内在驱动力被抑制,从而使之只注重结果,对求知过程缺乏热忱与向往。通过多阶段,目的性针对性明确的学习,逐步培养研究生全面的临床工作能力 [9]。
2.3 个性化培养模式初步探讨
个性化培养首先需要了解、掌握每位研究生的性格特征、长处和劣势,根据不同知识水平或素质特点制定带教方案。在日常工作中,做到让每个研究生绽放各自光彩,尽可能使每位研究生发挥长处,避其缺点,并及时给予鼓励,增长其自信心。在个性化培养方案中,训练的过程中一定要有所侧重,如强调美学思维的培养,增加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强调心理素质的锻炼,包括自身心理素质的培养,同时了解整形美容患者特殊的心理思维也非常重要。
2.4 个性化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基本思路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结合自己做的研究领域,所选题目应从研究的深度或广度上寻求创新点,探索新试验依据。导师必须把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首要任务,常抓不懈。坚决避免低水平科研的重复,毫无新意的盲目研究。研究生要瞄准国外前沿领域,应该全面掌握最新进展,鼓励研究生多参加学术交流,积极总结自己的研究论题,主动参加讨论,培养创新性思考的能力。只有大胆提出新的理论和新的治疗方法的研究,才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10]。
2.5 临床技能提升
结合研究生需要,在临床工作中训练其发现、分析临床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研究方案的科研能力。根据这些问题挖掘研究生医师的特长,如分析问题、表达问题能力,应变能力,演讲能力、写作能力等,使其通过特长的发挥建立起一定的自信心,从而削弱其对临床生疏的不适应。针对他们缺少临床实践的缺陷,应重点加强其外科基本功的训练。
2.6 培养系统的科研思维
学习并掌握系统的科研思维方法远比学会那些具体的实验技术重要。研究生在校期间,都尽可能锻炼学习书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标书,因为这是目前研究领域最客观有效的评判机制。研究生课题无论大小,都必须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需要提出待解决的问题,合理的科学假说,并采用适当的方法对假说进行验证,得出适当的结论并进行讨论。我们有必要确立:实验能力建立是硕士水平,而博士一定要做前沿的生物学实验才可以 [11]。
3 结束语
美容整形外科的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飞速更新,这一切有赖于创新人才的不断推动,创新人才来源于集教、科、研一体的美容整形外科。良好的平台不断激发研究生这个主体的创造力和智慧,我们作为导师必须常常总结自身成长过程中的得与失,结合他人带教的经验和教训,不断思索、不断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