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遂敷脐治疗肝硬化腹水患者效果观察及护理

2015-01-29 04:51:44周艳梅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5年2期
关键词:甘遂腹围脐部

周艳梅

腹水是肝硬化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由于肝硬化的持续存在,腹水容易反复,以致对以上治疗不再敏感,部分患者在严格限钠基础上利尿药用量达最大时,仍无利尿效应与体重减轻;或利尿药虽未达最大剂量但已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或出现其他不能耐受利尿药的不良反应;或治疗性放腹水后很快复发。这些患者即所谓的“顽固性”或“难治性”肝硬化腹水。大量腹水可造成患者腹胀及饮食、呼吸与行动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可增加腹腔感染、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的风险,因此,肝硬化腹水的治疗目前仍是临床难点之一,需要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选择2011年4月~2013年10月肝硬化腹水患者40例进行甘遂敷脐治疗,经过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肝硬化腹水患者80例,诊断标准符合2003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修订肝硬化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草案),男52例,女28例。年龄20~45岁,平均(32.50±5.52)岁。病程 0.3~5年,平均(2.72±1.98)年。职业:农民25例,工人20例,干部12例,教师10例,其他13例。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32例,中学30例,小学18例。入选患者均无心、肾、糖尿病、精神病及其他严重疾病,入院时均无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自发性腹膜炎、上消化道出血、肝癌、DIC。将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病程及病情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两组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休息、补充电解质,限制水、盐摄入,反复大量腹水患者给予人血白蛋白静滴,利尿剂静脉注射或口服。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甘遂外敷脐部,患者取舒适卧位,病室安静整洁,室温应控制在24~26℃。尤其是冬天,注意保暖,防止感冒。患者腹胀明显、憋喘时取半卧位。将甘遂沫10 g加醋调成膏状,用棉签蘸生理盐水清洁脐部,将药物厚薄均匀涂抹于美敷敷贴中间,将敷贴敷于脐上,每次30min,早晚各1次。10 d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观察指标:每天早晨排尿后测量腹围、体重、24 h尿量。每10 d查肝功、腹部B超1次。注意观察脐部皮肤有无红肿、瘙痒、灼热、皮疹等,如发现有上述症状,一般是敷贴过敏所致必要时涂抗过敏药膏。本组40例患者中有8例出现皮肤发红,但未中断治疗。

1.2.2 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询问患者感受,观察体重、腹围、尿量等情况,同时做好以下护理:

1.2.2.1 心理护理 患者因长期受疾病折磨,浮肿、心慌、胸闷、腹部饱胀不适、行走困难等,产生了忧郁、恐惧甚至绝望的消极情绪。中药甘遂起效比较慢,而患者对其期望值比较高。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在每次操作前均耐心向患者解释,仔细分析病情,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良好的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1.2.2.2 皮肤护理 腹水患者腹部膨隆,皮肤绷紧发亮很薄,容易擦伤引起感染,局部擦拭动作要轻柔,给患者穿宽松棉质的衣服,按时翻身预防压疮发生。

1.2.2.3 饮食护理 腹水患者饮食也至关重要,饮食宜营养丰富、新鲜可口、清淡、柔软易消化、低盐,严禁进食粗糙食物,以免食管受伤出血,每餐勿食过饱,少量多餐。鲤鱼赤豆汤用于利尿消肿疗效更佳,用新鲜鲤鱼一条约250 g,除去鳞及内脏,和赤小豆50 g加水煮汤治疗肝硬化伴腹水患者疗效显著,鲤鱼有利水、消肿、除满之功,且为血肉有情之品,利于水肿消退而无耗伤正气之弊。加赤小豆健脾利湿,行水消肿。

1.3 评价方法 (1)疗效。参照《肝硬化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草案)》中的疗效标准制定:显效,症状完全消失,一般情况良好,肝脾肿大稳定不变,腹水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有效,主要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肝脾肿大稳定不变,有腹水者腹水减少50%以上,而未完全消失,肝功能指标下降幅度在50%以上而未完全正常;无效,未达到好转标准或恶化者。(2)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腹围、24 h尿量。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用重复测量资料设计的方差分析,等级资料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腹围、24 h尿量比较(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腹围、24 h尿量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腹围、24 h尿量比较(±s)

注: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腹围、24 h尿量比较,组间、不同时间点、组间与不同时间点交互作用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组别 例数 腹围(cm)治疗前 治疗后24 h尿量(ml)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0 72.85 ±7.79 67.20 ±6.63 860.50 ±162.84 11 2.62 ±259.73 48.25 ±336.90对照组 40 74.68 ±6.65 70.98 ±7.38 858.00 ±159.70 93

3 讨论

肝硬化腹水在中医学中属于鼓胀范畴,其病因主要为:情志所伤,饮食不洁、劳欲过度,黄疸积聚日久不愈等。本病的发病机理为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聚水而胀,所以治疗从肝脾肾论治。由于患者病变日久,正气不足,邪实内滞,往往寒热错杂,虚实兼具,治疗棘手。中药口服有其优势,但腹水患者胃纳较差,服用不便,因而敷脐外治法受到更多医师青睐。脐乃神阙穴,脐疗可疏通经络、推动气血运行,脐部表面角质层最薄,屏障功能差,且皮下无脂肪组织。皮下覆膜有丰富的血管网,药物易透过薄层皮肤渗入皮下进入血液发挥作用。另外脐部血管丰富,门静脉与脐静脉上下相交。腹壁静脉形成通道,有利于药物通过侧支循环进入血液发挥作用。再者,肝硬化时门静脉压力增高,侧支循环开放,脐周静脉怒张,更有利于药物通过侧支循环进入血液[1]。甘遂味苦性寒,有毒,归肺、肾、大肠经,具有泻下逐饮,破积通便之功效[2]。常用于水肿胀满、胸腹积水,痰饮积聚,气逆喘咳,二便不利等症。甘遂通过刺激肠管增加肠蠕动产生泻下作用。但甘遂还具有肝肾毒性,对黏膜有刺激性,安全性难以保证。用醋调制以后,明显降低毒性和刺激性,发挥缓和泻下作用[3,4]。

[1]李 燕,孙 洁,孙立立,等.中药甘遂的研究进展[J].食品与药品 ,2010,12(9):363-365.

[2]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83.

[3]李 燕.有毒中药甘遂炮制后化学成分及减毒作用的研究[D].济南:济南大学,2011.

[4]唐冰雯,丁佳佳,杨永霞,等.基于NMR的代谢组学对醋制甘遂减毒作用的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3,9(4):98-103.

猜你喜欢
甘遂腹围脐部
基于水负荷模型的醋炙前后甘遂的泻水逐饮功效研究
特产研究(2024年1期)2024-03-12 05:39:26
煨甘遂炮制的历史沿革及质量标准研究进展
药品评价(2023年6期)2023-10-01 07:26:50
孕中、晚期不同特征胎儿超声生物学指标Z-评分的差异性
探讨个体化干预模式在脐部敷贴法治疗小儿泄泻100例的应用价值
超声测量胎儿腹围预测出生体重的探讨
胎儿超声生物学指标Z-评分值评估胎儿生长发育效果
超声测量胎儿腹围在预测新生儿出生体重中的应用
医疗装备(2019年3期)2019-03-02 03:09:52
新生儿不同断脐长度对减少脐部感染的影响及护理干预
脐部清洁干燥法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甘遂古今应用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