磺胺嘧啶银治疗Ⅲ~Ⅳ期压疮的疗效观察

2015-01-29 04:51:44曹燕文顾宏华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5年2期
关键词:疮面期压嘧啶

曹燕文 顾宏华

压疮是临床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导致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一旦发生,不仅增加患者痛苦,严重感染时还会危及患者生命。我院对62例压疮患者采用磺胺嘧啶银治疗,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住院患者124例,其中男67例,女57例。年龄50~85岁。压疮面积3cm×4cm~10cm×8cm,均为Ⅲ~Ⅳ期压疮。其中糖尿病患者34例。将其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压疮患者入院后,先对其进行全身评估,包括全身营养状况、压疮面积、压疮分期、肢体活动度等。

1.2.1 试验组 表面有黑痂的压疮,将磺胺嘧啶银敷于黑痂上,隔日换药1次,观察黑痂软化情况。待黑痂清除后,创面每日先用3%过氧化氢进行消毒,再用生理盐水将过氧化氢冲洗干净,将涂有磺胺嘧啶银的纱布进行填塞,外用无菌纱布覆盖,创面中的腐烂组织应不断进行清除,直至创面为新鲜肉芽组织。创面渗出液减少后,换药再改为隔日1次,对有脓性分泌物创面的换药方法如同黑痂清除后一样,若有污染应及时予以更换。

1.2.2 对照组 对黑痂创面需外科清创,创伤较大[2]。创面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洁后,将含有庆大霉素溶液的纱布湿敷创面,外用无菌纱布覆盖,每日换药1次,创面中的腐烂组织应不断进行清除,直至创面为新鲜肉芽组织,若有污染及时予以更换。

1.3 疗效判断标准 治愈:疮面愈合痂皮脱落;显效:无黄色分泌物、疮面缩小,新肉芽组织生长;有效:渗出物减少疮面无扩大;无效:疮面扩大,渗出物增多,周围红肿[3]。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AS 8.0软件进行分析,等级资料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例)

3 讨论

3.1 磺胺嘧啶银的作用机制 磺胺嘧啶银为磺胺类抗菌,抗菌谱较广,对多数革兰氏阳性菌及多数革兰氏阴性菌敏感,对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致病菌有中度以上敏感的抗菌作用[4]。

3.2 庆大霉素的作用机制 庆大霉素是一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细菌感染,尤其是革兰氏阴性菌引起的感染。庆大霉素能与细菌核糖体30 s亚基结合,阻断细菌蛋白质合成。

3.3 使用磺胺嘧啶银治疗压疮的优点 (1)磺胺嘧啶银能发挥磺胺类及亚硝酸银两者之间的抗菌作用,抗菌谱较广,特别是对绿脓杆菌有强大的抑制作用。(2)磺胺嘧啶银对伤口刺激性小,且不易产生耐药性,使用后压疮表面覆盖着一层药膜,创面不易污染,除能控制感染外,还可保持湿润的环境,促进炎症吸收和肉芽组织迅速生长,缩短创面愈合的时间。(3)愈合时不结硬痂,没有干裂症状,逐渐自然脱落而治愈,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4 小结

本次采用磺胺嘧啶银治疗Ⅲ~Ⅳ期压疮,通过对比124例压疮患者的疗效观察进一步证实,磺胺嘧啶银可控制感染,保护创面,促使伤口快速愈合,不粘连伤口,缩短压疮治疗时间,治愈率高,疗效显著,符合现代伤口换药湿性愈合的理念[5],尤其适用于感染性的压疮,同时减轻了患者换药时的痛苦,对压疮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杨立群.基础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40-148.

[2]夏连香,谢爱荣.红外线照射联合外科清创换药治疗压疮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35):137-138.

[3]黄桂桃,叶小惠,付茗芳,等.应用专业压疮敷料对Ⅲ~Ⅳ期压疮的疗效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18):1499-1501.

[4]乔国芬.药理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85-387.

[5]刘龙美,谭 健,刘红红,等.湿性愈合理论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8):1716-1718.

猜你喜欢
疮面期压嘧啶
慢性疮面之“偎脓长肉”的再认识
紫红獐牙菜对四氧嘧啶性糖尿病小鼠的降糖作用
慢性疮面相关“邪”与“腐”的关系刍议
磺胺嘧啶银混悬液在二度烧伤创面治疗中的应用
武警医学(2018年10期)2018-11-06 07:04:34
生皮散对大鼠Ⅲ期压疮创面的保护作用
中成药(2017年10期)2017-11-16 00:50:25
蒙药嘎木朱尔和美皮康联合治疗老年患者Ⅱ、Ⅲ期压疮的效果观察
N-甲基嘧啶酮类化合物的绿色合成研究
复方桐叶烧伤油联合术优康治疗Ⅱ、Ⅲ期压疮疗效观察
河北中医(2015年11期)2015-02-27 13:36:14
脱管散对感染疮面介质因子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西部中医药(2014年6期)2014-03-11 16:07:36
两种磺胺嘧啶锌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和荧光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