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持续21年的爱心接力

2015-01-29 19:27:38朱志春
江苏教育 2014年24期
关键词:心田中队感性

朱志春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1993年的春天,我校四(2)中队的几名队员自发为家住学校附近、体弱多病的孤寡老人洪和珍扫地、做饭、洗衣服。从此,帮助洪和珍老人成了四(2)中队队员们固定的“课外作业”。10多年时间,四(2)中队的班主任换了一任又一任,但老师和孩子的身影从未在老人家消失过,直至洪和珍老人带着孩子们的祝福走了。这是否成了这届四(2)中队爱心接力的最后一棒?如何让这颗爱的星火在实小的土壤上继续燃烧,顺势燎原?

2007年底,一场声势浩大的“雏鹰助老、情暖夕阳”爱心大接力活动在我校隆重拉开帷幕,全校100个班级4600多名师生在学校营造的浓郁的爱的氛围中主动响应,自觉参与,行程5000余里,走访了市区范围内的6个街道、23个社区居委会,征集了1128位孤困老人的档案资料。经过比较、查访,最终筛选出了100位老人作为我校各中队结对帮扶对象。100个中队牵手100位老人,实小师生在盐阜大地上合力奏出一曲感天动地的爱的乐章,那一串串爱的音符犹如一股股暖流涌向了这些空巢老人。

“我们小学生从小要……”“我们小学生从小不能……”诸如此类的表述语成了孩子眼中望而生畏的教条。我们能不能隐去其棱角,凸显其魅力,让儿童“不觉转入此中来”?从儿童的视角出发,褪去概念的外衣,让行为准则回归感性。于是,我们共同编写了《爱的教育》校本课程,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一个个关于爱的礼仪规则融入生动感人的故事中;我们专题设立了爱心墙,将“孝”的礼仪规则熔铸在一幅幅饱经沧桑的老人面孔上;我们还建立了以爱为主题的文化长廊,将爱的礼仪规则浸润在图文中,学生穿行其中,感动其中。规则是有形的,我们把有形的规则化作无形,将他们蕴含在故事、图片、文字之中,润物无声,一颗颗爱的种子从孩子们的心田上破土而出。

规则是理性的,更是感性的,美的规则就是要将理性化为感性。学生自觉阅读融入了爱的故事,自觉观看浸透着爱的画面,自觉咀嚼饱含着爱的哲言,一条条爱的规则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田上悄然落地生根,挺拔成一棵棵枝繁叶茂的爱的参天大树。

猜你喜欢
心田中队感性
我热爱的中队
少先队活动(2021年9期)2021-11-05 07:31:08
感性工学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中队就是我们的家
少先队活动(2020年7期)2020-12-18 01:48:39
心田上的枣树
趣味(语文)(2018年10期)2018-12-29 12:28:30
我爱我的中队
少先队活动(2018年5期)2018-12-29 12:12:52
我的中队我的家
少先队活动(2018年9期)2018-11-30 16:07:52
感同身受,让教育浸润心田
辅导员(2017年18期)2017-10-16 01:14:53
心田上的风景
海峡姐妹(2017年3期)2017-04-16 03:06:31
分析网络新闻的感性面对及思考
新闻传播(2016年9期)2016-09-26 12:20:22
崇尚感性意味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