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是一个新时代

2015-01-28 00:59:21王小元
时代人物 2014年10期
关键词:马云秩序个体

王小元

2014年9月,当马云身着西服和衬衣,不戴领带地出现在位于曼哈顿下城的花旗银行总部时,面对眼前簇拥的人群与曼哈顿岛远处举世闻名的天际线,马云一定不会忘记15年前,他赶赴硅谷为刚创立的阿里巴巴遍求融资而不得的辛酸,他向现场800多位投资者打趣道,“现在我回来了,而且这次想向你们再多要点钱”。

就在马云引爆华尔街之前的几天,纪录片《互联网时代》登陆央视二套。经由电视这一公共平台,中国社会对于互联网这一新时代的基础性工具有了更进一步的体会。

如果说,瓦特发明的蒸汽机,将人类推入机器大工业时代,为此后近300年的人类社会奠定了基础的运行逻辑的话,那么,诞生于上世纪后半叶的互联网将有可能将人类社会推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工业时代运行300年的逻辑将面临革故鼎新的时代转换点。

工业时代的一个核心关键词是“秩序”,流水线是一种秩序,制度是一种秩序,知识结构也是一种秩序。工业时代最不能容忍的就是失去秩序。彼时,人类对于社会的最高想象就像一个精准运行的蒸汽机,每一个个体都在一个庞大体系中占据一个稳定的位置,在确定的时间,确定的地点,进行确定的工作,彼此合作无间,促成这样一个庞大社会有条不紊的运行。工业时代的全部想象都奠基于一个稳定秩序的存在,泰勒思想和福特T形车构成了工业时代最辉煌的象征。

与工业时代形成强烈对比的则是互联网时代的“反秩序”“不稳定”的基本属性。为避免遭到核打击后通信系统的全面崩溃,美国的科学家希望以打破中心的方式提高体系的存活率,从而为后来的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埋下了伏笔。互联网早期的去中心化是一种与工业思想完全相反的逻辑,工业时代需要先设定中心,然后设定中心外围的卫星,最后调节卫星与中心之间的关系,最终促成一整套庞大工业秩序的无缝运转,而互联网时代提倡网络化生存,不存在先天确定的中心与卫星,每一个节点都是中心,也都不是中心,节点之间彼此平衡,节点与节点之间的联系随时可以建立,也可以随时得到解除。“秩序”与“确定”的概念被网络思维击得粉碎。

革命性的互联网为个体与社会带来了广阔的空间,也为每一个个体与社会带来了崭新的挑战。正如蒸汽机革命、电力革命、通讯技术革命一样,每一次巨幅的技术革新也成为了不同个体与组织重新选择命运的契机。重大技术发明甄别了所有人类生存集团参与竞争的品质,也映照出不同国家此后数百年的兴衰沉浮。

天下大势,浩浩汤汤,如何拥抱互联网时代构成了每一个个体、每一个组织乃至每一个国家所必须面对的时代命题。

猜你喜欢
马云秩序个体
秩序与自由
现代装饰(2020年2期)2020-03-03 13:37:10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劳动保护(2019年7期)2019-08-27 00:41:02
马云:提前退休做一个让自己喜欢的人
好日子(2019年4期)2019-05-11 08:48:10
马云,你听我说
孤独与秩序
现代装饰(2017年9期)2017-05-25 01:59:43
打个平手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学习月刊(2015年22期)2015-07-09 03:40:48
How Cats See the World
中学科技(2015年1期)2015-04-28 05:06:12
遏制违约频发 重建药采秩序
中国卫生(2014年10期)2014-11-12 13:10:28
乱也是一种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