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园区规划环评研究

2015-01-27 22:25:42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5年9期
关键词:工业园区污染源环境影响

王 英

(陕西省现代建筑设计研究院 陕西西安 710048)

工业园区是划定一定范围的土地,并先行予以规划,以专供工业设施设置、使用的地区。我国各省、大部分地市甚至部分县都已经建设了一定数量的工业园。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也进一步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在追逐经济效益的同时,更要兼顾与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工业园区规划环评主要是对工业园区所在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分析,对该区域内水土资源、大气环境、固体废弃物、总体空间布局、城市发展定位、生态功能区等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科学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使工业园区的规划要素更趋合理,对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1 工业园区规划环评内容

规划环评的根本目的是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承载力的关系,实现以最小的环境损失和影响来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1]。工业园区规划环评应坚持重点分析评价与全面分析评价相结合,对其中的重点问题要作重点分析评价。具体来说,主要包括:(1)规划分析(是否符合相关产业、环保政策及规划要求);(2)环境现状及区域污染源分析;(3)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4)环境影响分析预测与评价;(5)规划替代方案与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2 工业园区规划环评思路

工业园区规划环评虽然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开展起来,但评价的思路尚有待进一步完善,结合工业园区建设实际,以及规划环评的具体要求。工业园区规划环评的主要思路为:(1)规划分析。对工业园区规划方案的定位、目标、功能以及产业布局进行全面分析,并对照国家、地方的产业政策相关内容,全面分析规划园区的选址是否符合上层规划,对规划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分析和评估,提出预防和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措施;(2)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是在调查规划区环境现状和分析已入驻企业排污状况(参考污染源普查/统计数据、具体的项目环评及验收监测报告等)的基础上,计算或对比分析出该工业园区的大气环境容量、水环境容量、固体废弃物填埋场承载能力、土地资源承载力、污水处理厂承载能力、生态环境适宜性等内容,并与区域总量控制规划相对比,以明确区域的资源环境是否尚有能力足以支撑该工业园区的建设[2],从资源承载力的角度来对工业园区的区域支撑规划实施的可行性进行分析;(3)环境影响分析预测和评价。在对园区污染源规划分析的基础上,对园区的各种污染物进行分析和预测,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4)提出规划调整提出建议。就是在完成前面相关工作基础上,针对规划方案中可能产生的污染源,结合工业园区的区位优势、环境特点、环境承载力的状况等,就园区规划提出相应的调整、优化建议。例如,在技术和经济允许的基础上,考虑实施园区的中水回用技术,遵循节能环保理念,建议工业园区建立相应的废物流动信息库,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升园区内的废物重复利用效率。

3 案例分析——以某工业园区为例

某工业园区属县级工业区,评价范围为27km2,规划目标和定位是以现有产业为基础,大力发展低污染、低能耗、高技术含量,具有较强上下游产业关联度和循环经济特征的高新产业集聚区,集仓储、制造、保税、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等功能区为一体。(1)确定规划内容:道路交通规划、绿地及景观系统规划、公共设施规划、给水工程规划、污水及中水工程规划、环境卫生工程规划;(2)规划方案分析及污染源分析。与相关规划的协调性分析,与本市总体发展规划进行对比,与区域内土地资源、水资源、道路交通规划总体布局相协调一致。对区域内的大气、水、固体废物、噪声等污染源现状进行分析,得出该区域内的环境质量状况,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3)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经分析,该工业园规划区的污染源主要来自区域集中供热锅炉废气、生产废气以及居民的生活燃气,主要污染因子为烟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固体废弃物主要来自供热锅炉产生的灰渣以及企业生产废弃物,规划实施后,工业园区近期将产生锅炉灰渣量8×104t/a,远期为12×104t/a,灰渣可以送建材厂实现综合利用。(4)环境影响减缓措施。针对空气的影响减缓措施,则主要是通过加强区域供热的防治,严格落实区域节能减排;水环境影响减缓措施,主要是加强水资源保护,鼓励引进节水型企业和技术;声环境影响减缓措施,主要是对园区内的企业高噪声设备采取必要的消音减噪措施,设备布局要远离厂界;固体废物的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置,加快园区内工业固体废物及危险物的单独处置。(5)总体评价。该工业园区的实施将会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加快区域工业化进程,形成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和拉动力,规划目标、定位、内容与全市总体规划发展一致,规划园区在实施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保证各项环境影响控制措施的落实,可以将负面环境影响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综上,某工业园区规划总体合理。

[1]鞠美庭,朱坦.国际战略环评实践追踪及中国对规划实施环境影响评价的管理程序和技术路线探讨[J].重庆环境科学,2003,25(11):124-127.

[2]王佳元.谈工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J].能源研究与管理,2013(1):89-91.

猜你喜欢
工业园区污染源环境影响
工业园区的阴影
磐安工业园区
《环境影响评价》征稿订阅及广告征集启事
持续推进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管理全覆盖
“三线一单”与环境影响评价衔接研析
基于污染源解析的空气污染治理对策研究
十二五”期间佳木斯市污染源排放状况分析
该不该在小镇附近建立工业园区
邮亭工业园区管委会
资源再生(2017年3期)2017-06-01 12:20:58
看不见的污染源——臭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