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治山 震后恢复森林植被

2015-01-27 02:06:32耿国彪
绿色中国 2014年12期
关键词:北川县山体灾区

耿国彪

11月22日至24日,由国家林业局对外合作项目中心和四川省林业厅支持的中日技术合作四川省地震灾后森林植被恢复项目成果普及推广会在成都召开。国家林业局《森林法》修定领导小组组长张蕾、国家林业局国际合作司副司长章红燕及国家科技部、日本驻华使馆代表和来自十几个省市的一百七十余名林业技术人员参会。经过五年的时间,该项目经过中日双方参与者的共同努力,在项目区制定出具有代表性的灾后森林恢复计划,建立起与灾后森林植被恢复施工方法有关的关键技术体系,强化了灾后森林植被恢复工程所需要的技术培训内容与体制,达到了预期目标。

汶川大地震不仅彻底破坏了当地的城镇和村庄,夺去了成千上万的宝贵生命,也造成了大规模、大范围的山体崩塌、滑坡及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在灾区的山坡上留下了满目疮痍的痕迹,并时刻威胁着灾区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在这样的背景下,经中日两国政府协商同意,中日林业技术合作四川地震灾区森林植被恢复与重建示范项目于2010年2月正式启动。该项目的实施期为五年,旨在引进日本先进的治山技术及丰富的灾后森林植被恢复经验,提高我国林业技术人员灾后森林植被恢复能力,从而进一步促进适宜当地实际情况的森林植被恢复技术的开发和推广。五年的时间里,该项目在受灾严重的汶川县、北川县和绵竹市制定森林恢复规划、开展示范性恢复工程。

汶川大地震灾区地处龙门山系,地形地貌复杂,山高坡陡谷深,岩体松散破碎。该区域的岷江、嘉陵江和涪江等主要江河流域,是全球25个生物多样性保护地区之一,是四川省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水土保持区。汶川大地震使该区域植被损失面积达600多万亩,这里多次发生滑坡、泥石流和山石滚落等次生灾害。地震灾区植被恢复和生态重建难度大、任务重。

日本在地震灾后重建的“治山与植被恢复综合技术”和“治山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结合技术”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项目实施过程中,日本专家对受灾严重的汶川县、北川县、绵竹市制定森林恢复规划、开展示范性恢复工程的同时,还培训当地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让他们达到在受灾地区顺利开展植被恢复工作的水平。

地震灾后生态修复不同于一般的生态建设,不是简单植树造林。灾后的山体地表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于崩塌坡面的土块不稳定,地表容易被雨水侵蚀,易导致次生灾害的发生,而对于植物的生长而言,关键是生长地方的地基和根系发育的土壤的稳定,所以首先要治山,采取工程措施将松动的山体固定起来。在项目实施中,他们用横向的挡土墙、纵向的龙骨(石埂)将山体包扎,然后修排水沟,给山洪导流,避免水害。最后在用土袋垒成的台地上植树造林,恢复植被,使瘫痪颓废的山体健康起来。

据了解,中日两国政府之间的本次双边技术合作,主要目标是提高四川地震灾区从事具有代表性的灾后森林植被恢复工作的相关人员的技术能力,总体目标在于推动四川省地震受灾地区的森林植被恢复工作得以持续性、自主性的开展。同时项目引进的日本治山技术将为四川和我国林区山地灾害治理及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后的植被恢复提供有效的技术示范。

在会上,发布了项目评估结果报告,林业规划院、北川县林业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对项目治山示范地建设的实施情况、技术转移、成效与自主治山创新等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与会代表还参观了中日技术合作四川省地震灾后森林植被恢复项目在汶川县、北川县擂鼓镇的治山成果。

猜你喜欢
北川县山体灾区
“乡村振兴看郭牛”采风创作活动在北川县擂鼓镇举行
剑南文学(2023年4期)2023-08-27 06:06:10
50万升汽柴油保供河南灾区
安庆石化:驰援灾区显担当
北川县:扎实开展在建工程项目劳动保障执法检查
“红色羌乡”文学采风创作活动在北川县举行
剑南文学(2021年2期)2021-04-27 03:04:16
济南市山体修复中的植物应用与技术——以济南市卧虎山山体公园为例
羌山下的关爱——访四川省关工委抗震救灾模范、北川县关工委执行主任薛斌如
中国火炬(2015年5期)2015-07-31 18:03:52
山体别墅设计分析
人间(2015年21期)2015-03-11 15:23:42
城市山体保护规划的实践与探索——以武汉市新洲区山体保护规划为例
灾区笑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