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丽
(河北省宣化县江家屯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河北宣化 075116)
雏鸡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体会
刘秀丽
(河北省宣化县江家屯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河北宣化 075116)
近年来,当地养鸡户在育雏期的雏鸡呼吸系统疾病时有发生,而且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到目前为止,发病率几乎占所有养鸡户的一半以上,严重困扰着当地的养鸡业的发展。
笔者除完成培训教学工作外,业余时间经常到养殖一线参与禽病诊断和治疗等,接触到雏鸡呼吸系统疾病的病例不少于50户,治疗雏鸡10万羽以上,作者归纳疾病的防治体会,供同行参考。
雏鸡一般在15日龄(最早8日龄)出现零星的呼吸系统症状,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病例会逐渐增多,症状越来越明显,从轻微症状(必须仔细听,才能发现)到呼吸系统啰音,咳嗽此起彼伏,育雏舍外也很容易听见。发病强度与治疗方法、治疗及时与否相关,发病持续时间不等,有的1周可得到控制,极个别患鸡持续到80日龄。
因为发病原因不同,临床症状不同。多数患病雏鸡发病开始时精神状态尚好,无明显的症状,粪便变化不大,或偶见绿色稀便,几乎无死亡。患鸡张口伸颈、气喘、打喷嚏、呼吸困难、有呼噜的鸣喘音、咳嗽,口中有黏液,有摇头和吞咽动作。若没有及时有效治疗,疾病加重,上述症状更为明显,病鸡出现零星死亡,随着发病持续时间的延长,病鸡逐渐消瘦,发育不良,往往不能达标,鸡群整齐度受到影响。
3.1 非典型性新城疫
此病剖检变化不典型,需将不同鸡的不同病变加在一起才构成新城疫特有病变。十二指肠、空肠、回肠黏膜肿胀,呈卡特性炎症,并有中度的新鲜出血斑点。盲肠扁桃体明显肿胀、出血。直肠呈条纹状出血。腺胃乳头很少见出血。患新城疫的耐过鸡往往出现歪头、扭颈、共济失调的神经症状。
3.2 慢性呼吸道病
又称为霉型体病、支原体病。主要病变是发病鸡气囊浑浊,病程较长的可见气囊、腹腔有干酪样渗出物,有的像熟鸡蛋黄。尤其胸气囊明显,甚至整个胸气囊被干酪样渗出物覆盖。鸡慢性呼吸道病往往伴随眼部症状,在鸡群中可以看到有些鸡眼睛流泪,甩鼻,颜面肿胀。眼睛流泪多为一侧性,也有双眼流泪。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转为慢性,鸡的食欲时强时弱,眼内有干酪样渗出物,有的如豆子大小,严重时可造成眼睛失明。
3.3 气囊炎型大肠杆菌病
实验室检查培养出大肠杆菌菌落,也用病鸡的血清做过支原体的凝集试验,多数为阴性,少数阳性,可能是混合感染,现姑且称气囊炎型大肠杆菌病。此病剖检症状与慢性呼吸道病相似,同样出现胸气囊混浊、增厚、病程较长者形成块状干酪样物附着,只是在心包有黄色或黄白色炎性渗出液;腹气囊也会出现混浊、增厚,腹腔常有大量小气泡(前期为白色黏液状),病程较长者形成块状干酪样物附着。
3.4 霉菌病
发霉变质饲料产生的烟曲霉和黄曲霉及其毒素是造成雏鸡呼吸道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患病鸡只开始出现眼部流泪,紧接着出现类似前支原体病的呼吸道症状,而且粪便稀薄,有恶臭味道,随着病程的延长,死亡率不断上升。
此病解剖病变是气囊、肺部有明显的小米粒大小、略有突起的霉菌菌落,肾脏肿大,有尿酸盐沉积,个别的肝脏肿大,有灰白色针尖大小的坏死结节。有的肝脏破裂出血,现下死亡的鸡只,在切开皮肤时,直接看到波动状血液,早期死亡的,切开腹膜看到凝固血块覆盖着肝脏外部。
加强饲养管理,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合理的免疫制度,消除病因是预防此类疾病的根本方法。发病后,要及时改善鸡舍环境,饲喂优质饲料,对症治疗,多方位的采取措施。
4.1 非典型性新城疫
4.1.1 预防
经过实践证明,在雏鸡5日龄颈部皮下注射新城疫灭活油苗是降低有新城疫引起的呼吸道疾病的有效措施。以前绝大多数养鸡户,在7日龄用LaH120疫苗2倍量饮水进行首免,用于预防新城疫和传染性支气管炎,结果雏鸡到15日龄左右会发生由非典型性新城疫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后来,改在5日龄用新城疫油苗0.3ml/只和新支宝小三联(青岛宝益特生产)滴鼻或点眼,效果明显,几乎不再有非典型性新城疫引起的呼吸道疾病。
4.1.2 治疗
经过解剖,确诊鸡患有非典型性新城疫后,应立即注射新城疫Cs2疫苗2倍量加白细胞介素,效果确切,约一周得到控制。
4.2 鸡慢性呼吸道疾病
4.2.1 预防
种鸡带菌和孵化过程的消毒不严会引起鸡慢性呼吸道疾病的发生,雏鸡舍消毒不彻底、饲养密度过大、通风不良也会引起此病的发生,也就是说,此病既可通过垂直传播,又可由水平传播感染。因此,减少此病的发生,我们首先要从健康的父母代鸡场进雏。第二、要在进雏前对育雏舍进行彻底的清洗消毒,每周至少两次带鸡消毒,并且严格控制鸡的饲养密度、加强鸡舍的通风换气。第三、药物预防也是必要的预防措施,从10 日龄开始用泰乐菌素、替米考星、多西环素等都有不错的效果。第四、接种支原体疫苗,一般在15日龄左右1.5倍滴鼻或点眼F36,应注意的是接种前一周后两周禁止用治疗支原体的药物。
4.2.2 治疗
一旦发生慢性呼吸道疾病,应立即用泰乐菌素、红霉素、替米考星等药物治疗,最好同时加防治大肠杆菌的药物,以防继发大肠杆菌病。
4.3 气囊炎型大肠杆菌病
4.3.1 预防
因为此病与鸡舍环境有密切关系,所以入雏前做好育雏舍的清洗消毒工作,入雏后鸡舍的温度、湿度达到雏鸡所需的标准,饲养密度、有害气体含量控制在雏鸡的适应范围之内,加强消毒。同时,投喂氟苯尼考、环丙沙星、新霉素等大肠杆菌敏感性高的药物对此病有较好的预防效果。
4.3.2 治疗
经过解剖,最好做药敏试验,选择高敏药物进行治疗。这些年的治疗经验,发现用抗菌先锋、杆菌绝结合双黄连口服液等治疗有效。
4.4 霉菌病的防治
4.4.1 预防
严把饲料关,饲料的原料必须保持新鲜不变质,购买的预混料或浓缩料必需是有一定规模、信誉高、生产日期近的产品。在饲喂过程中,根据鸡的采食量坚持少喂勤填的原则。雏鸡所饮用水保持新鲜,经常检查饮水装置,发现漏水及时修理,防止滴漏到料槽,引起饲料变质。
4.4.2 治疗
一旦发现鸡患霉菌病后,立即停喂现用的饲料,料槽剩余饲料立即清理掉,用制霉菌素拌料,5ppm的硫酸铜饮水,连用5 d,疾病即可得到有效的控制。
本人接触雏鸡呼吸道疾病中,非典型性新城疫占的比例最高,大约在60%~70%,因此,做好新城疫的预防是防止此病发生的重要环节,建议养鸡户在5日龄接种新城疫灭活油苗,就会大大降低此类疾病的发生。科学的饲养管理,给雏鸡提供适宜的环境,不仅雏鸡,包括整个饲养期,采食质量有保障的饲料,是养鸡生产坚持的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