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军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右旗呼伦镇畜牧兽医站,内蒙古呼伦贝尔 021309)
羊痘的诊断与治疗
小 军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右旗呼伦镇畜牧兽医站,内蒙古呼伦贝尔 021309)
羊舍狭窄拥挤、免疫接种痘苗、寄生虫感染、人为操作因素等,都在无形中加重羊痘病感染的几率。文章分析致病因,就诊治要点汇总阐述,为今后科学防治此病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
羊痘 防治 鉴别
羊痘为痘病毒诱发的急性传染病,典型症状为皮肤、黏膜处有丘疹、水疱、结痂,为家禽养殖中最为常见的热性、接触性疾病。不同日龄阶段羊均有易感性,羔羊、青年羊易感性最强。此病多数为区域流,危害面广,带来的经济损失甚为惨重。
1.1 环境不佳
羊舍狭窄拥挤,通风不良,有毒气体浓度高,粪便排出不及时,饲料营养成分不全,进而导致羊体抗病能力低,病毒侵袭羊体,导致其发病。统计羊痘病例,不同季节发病率差异性显著。通常情况下,寒冷、干燥季节,羊体抗病能力差,冬末、春初发病率高。而阳光充裕,长紫外线照射,能有效杀灭病毒,由此发病率更低一些。
1.2 免疫操作带来疾病流行
免疫接种痘苗,是防控此病的关键。但是,兽用生物制品存贮,有一定条件要求,温度至少0℃以下。高于0℃的贮藏环境,疫苗由此将失效,不能达到理想的防疫效果。此外,疫苗运输期间,存储条件不到位;使用疫苗期间,没有参照规定操作,都很难达到理想的免疫效果。
1.3 生物安全性不良
寄生虫是重要的痘病毒携带者,日常消毒不严,体内外寄生虫清灭不到位,同样可导致此病毒在羊群中传播。
人为操作因素,使用羊痘病毒疫苗时,没有严格按照使用说明操作,接种后达不到理想的免疫效果。使用针头未经消毒,或者没有及时更换针头,针头连续使用等都可导致此病传染,提升此病的发病率。而日常饲养管理技术不到位,消毒流于形式,都将加重此病蔓延。
不分季节,此病均有发生。但是,以春秋较多见。此病重要传染源为病羊,痘病病毒寄生呼吸道渗出物、痘疹渗出物、浓汁、痘疹痂皮、脱落上皮组织等,健康羊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将诱发此病感染。此病传染途径有呼吸道、消化道、受损皮毛,此外受污染的皮毛、饲草、饮水等,都是重要的传染媒介。
患羊体温41℃~42℃,呼吸加快,流泪,眼结膜潮红,食欲减退或废绝,精神沉郁,鼻孔流出脓性分泌物。病羊无毛或被毛稀少部位,如眼睑、嘴唇、腋下、尾根、乳房、阴门等处出现黄豆大小的红斑,红斑逐渐发展成突出皮肤的痘疹,痘疹凹凸不平,质地坚硬。痘疹脱落后病羊皮肤形成水泡、破溃,有的可从结痂痘节处挤出脓汁。随着病情的发展,病羊表现为消瘦、体况下降,呼吸困难。
病羊除皮肤可见典型的痘疹结节外,还可见呼吸道有痘状颗粒,且伴有出血性炎症。病羊肺叶有淡红色结节,肩前、腹股沟、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出血。
结合典型症状,参照流行病学,根据剖检病理,诊断此病不是难事。剖检病理,咽喉、气管、真胃等处,可见不同痘疹症状。而嘴唇、肠胃、食管等都处,都可见大小不等的白色痘疹,甚至有糜烂或溃疡。此病四季均有发生,春季最常见,多发羔羊期,成年羊发病较少。临诊期间,羊痘极易与口蹄疫、传染性脓包等相混淆,注意鉴别诊治。
口蹄疫——口鼻黏膜、乳房、蹄部等处,可见不同程度的水痘,后期溃疡糜烂,可作为鉴别诊治要点。
羊传染性脓包——口唇部皮肤、黏膜等,出现不同程度的丘疹、脓包,后期溃疡、糜烂,并形成疣状厚痂,作为重要的鉴别要点。
目前尚无特效药物,临床用抗菌消炎类药物,将更好预控继发病,降低发病率和死淘率。病情趋向严重化,静脉注射用抗生素。出现羊痘感染病例,选用高锰酸钾溶液(浓度0.1%)、来苏水(浓度3%),对病患部进行冲洗,阴干后,可涂抹以下任何一种药物,包括碘酊、紫药水、硼酸软膏、硫磺软膏、碘甘油、四环素软膏等,疗效明显。
预防继发病感染,用磺胺嘧啶注射液,浓度10%,每只每次用10~20ml,每天2次;用免疫血清,皮下注射,每次每只用10~25ml,视体重大小不同有所调整。特殊情况下,隔日注射1次。或者是,用羊痘速治10ml,配合青霉素80万国际单位,肌肉注射,康复效果较好。
中草药疗法:
方1:内服葛根汤,即葛根、紫草、苍术、黄檗各15g,黄连10g,白糖、绿豆各30g。水煎候温一次灌服,一日一剂,连服3日。
方2:紫草、牛蒡子、银花、升麻各10g;丹参、白芷各5g;苦参8g,水煎灌服。
方3:银花、紫草、生芪各10g,甘草3g,水煎灌服。
方4:鱼腥草、野菊花、紫花地丁、马齿苋、一点红、一枝花等从中任选数种草药,每种鲜草100~150g,水煎灌服。
坚持防重于治,建立严格的消毒制度,注意清洁圈舍,及时清除粪便,消除可致羊痘发病的外在因素。有感染病例出现,及早隔离诊治。同时,加强羊群卫生监督工作,病死畜禁止随意丢弃,更不能买卖流行市场。一律经无公害化处理,防治羊痘病毒传播、流行开来。此病常年流行区域,每年要例行接种1次羊痘灭活疫苗。羊群中有感染病例,及早隔离诊治。同时,尚未发病羊只或受威胁羊群,紧急接种羊痘灭活疫苗。无论大小,一律尾部注射用0.5ml。4~6d即可产生较强免疫力,有效免疫期可达1年之久。
[1] 陶钧,艾国良,王凤华,等.山羊痘和传染性胸膜肺炎混合感染的诊治[J].中国兽医杂志,2003,(12):47-48.
[2] 施存香,蒋家贵.山羊痘的诊断及防治[J].云南畜牧兽医,2003,(4):4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