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种畜禽的管理措施

2015-01-25 20:25:42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5年11期
关键词:省级重点种禽江苏

陶 岚

(1.江苏省农业宣传教育与文化体育中心,江苏南京 210036)

江苏种畜禽的管理措施

陶 岚*

(1.江苏省农业宣传教育与文化体育中心,江苏南京 210036)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种畜禽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本文系统梳理了江苏省畜禽种业建设和管理工作的实践,对于促进畜禽种业提质增效,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改革开放 江苏 种畜禽 实践

江苏是畜牧业大省,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种畜禽管理工作为加快江苏畜禽良繁体系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经验。江苏畜牧业正处在由传统生产经营方式向现代经营方式转型的关键时期。畜禽种业是实现畜牧业现代化的基础和先导,加强种畜禽管理工作,推进畜禽种业发展,对提升江苏畜牧业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1 良繁体系初步建立(20世纪70~80年代)

20世纪70年代末,全省加快推行养猪“三化”步伐,各地陆续建立县、社、队三级种猪场,猪的良种繁育网络逐步形成[1]。1979年,“两省一市(江苏、浙江和上海)”湖羊育种委员会成立,开始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地方羊种育种协作。1980年,全省加快家禽的引进和培育,普及家禽人工孵化技术,家禽炕坊发展较快,全省家禽炕坊发展到1146家,人工孵化苗禽量达到15590.69万只[2]。1985年,全省各地共建有县(市、区)家畜改良站64个,承担着全县或跨县统一供精任务,向乡级输精站(乡畜牧兽医站、配种站)供应优良公猪精液。1986年开始,省农林厅对江苏省农垦第一种鸡场(红波罗祖代种鸡)等单位核发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1987年,全省建有各类种禽场211个(其中地方品种种禽场10个,外来品种种禽场201个),大多数县、乡都建立了种禽养殖基地,基本形成了保种、制种、供种、用种相配套的家禽良种繁育与推广体系。

2 种畜禽管理步入法制化轨道(20世纪90年代)

1992年,全省加强对种公牛质量的监管,在南京农业大学建成农业部牛冷冻精液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南京)。1993年,江苏有太仓种猪场、无锡种猪场、海门种羊场、金陵种兔场、苏州市太湖猪育种中心等5家单位被农业部确定为国家级重点种畜场。同时,江苏启动了对全省种畜场的分级管理,确定省级管理16个重点场,其余场由市县级管理。1994年,国务院颁布《种畜禽管理条例》。同年,省农林厅对全省种畜禽场的生产经营情况进行调查摸底。1995年,根据《关于开展种畜禽发证管理工作的通知》,制定实施了分级管理办法,确定省、市、县种畜禽管理的范围和职责。由省统一印制了《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种公畜使用许可证》、《种畜禽合格证》,刻制了省、市、县《种畜禽管理专用章》,使种畜禽的生产、经营等方面从此纳入了管理轨道。截至1998年底,全省有11个省辖市先后开展种畜禽管理工作,核发“三证”(质量合格证、检疫证和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1552份(本)。1996年,全省一些市、县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南京市在全省率先制定了《南京市种畜禽管理条例》;新沂市、铜山县以(县)政府发文的形式,全面启动种畜禽管理工作,种畜禽管理人员经过培训考核领取畜牧行政执法证,亮证执法;海安县农牧部门与物价部门联合制定了种畜禽管理的具体收费标准、收取方法等。1997年,省农林厅建立了全省57个种畜禽场的数据库,对种畜禽管理中的领证、发证等情况建立了电脑档案,随时掌握种畜禽管理状况。2月24日,省农林厅确定常熟市畜禽良种场等17个单位为第一批省级重点种畜禽场;12月25日,省农林厅制定、发布了《江苏省种畜禽场建场审批办法》和《江苏省核发〈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办法》[3]。1999年,全省初步完成了种畜禽管理登记、申报工作,同时全面开展种畜禽场验收、发证等管理工作,种畜禽销售必须有“三证”(即种畜禽合格证、畜禽检疫合格证、种畜系谱证),基本形成了种畜禽合法生产、经营的良好局面。根据《种畜禽管理条例》、《种畜禽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和《江苏省种畜禽场建场审批办法》的要求,全省实行县(区)市级逐级审核、省级审批的建场审批制度,共审批建立种畜禽场近40个。全省开始实行了进口种畜禽审核制度,从国外引进种猪1100头,种牛15头,肉用种羊350头,种禽64375只。同年,成立了江苏省瘦肉型猪新品种(系)育种协作组,组织了科研、教学、推广、管理部门的行政、技术和经济力量开展协作攻关,进一步加快了全省瘦肉型猪新品种(系)的培育步伐。同年,全省加强了奶牛种质监管和选育工作,组织实施了“奶牛单产七吨工程”,培育了一批高产核心牛群,新建了一批机械化规模牛场。2000年,《江苏省种畜禽管理实施办法》经省人民政府第43次常务会议通过,并170号省政府令进行发布施行。1月,“江苏省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成立,并下设猪、禽和草食家畜三个专业品种审定组。2月,为进一步加强对省级重点种畜禽场的管理,省农林厅公布了《江苏省省级重点种畜禽场验收暂行办法》,在全省建设重点种畜禽场,并将其作为良种规划实施的重点依托场。全省共建有5 个国家级、30 个省级重点种畜禽场,区域布局基本合理,其中,种猪场17个、种鸡场6个、种鸭场3个、种羊场4、种兔场3个、种公牛站1个、种牛场1个,共栏存种畜15265头(只)、种禽96800只[4],饲养的种畜禽品种基本齐全,成为了畜禽良繁体系建设的排头兵。

3 种畜禽管理进一步规范化(20世纪初至今)

2001年8月开始,为提高全省种畜禽场的疫病防治水平及种畜禽质量,江苏省畜牧兽医总站对申报省级重点重畜禽场的单位开展疫病监测工作,监测结果作为认定省级重点种畜禽场的先决条件。10月26日,省农林厅在进一步细化和完善《江苏省省级重点种畜禽场验收暂行办法》的基础上,制订了《江苏省重点种畜禽场考核验收评分标准》,以增强省级重点种畜禽场考核验收和认定的可操作性和公正性。2003年7月~11月,根据农业部的统一部署,省农林厅组织各市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开展整顿和规范种畜禽生产经营秩序专项行动,加强持证管理,整顿和查处违法行为,同时加强自身建设,提高管理水平。省政府下发了《江苏省优势农产品产业化发展规划(2003~2007)》,将优质瘦肉型猪、奶业、波杂山羊以及优质地方家禽列为全省农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的畜牧业主导产业。2004年,由江苏省畜牧兽医总站联合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奶业(集团)公司,投资1000多万元共同组建了江苏省奶牛育种中心,为全省奶牛改良奠定基础。2005年,江苏省在全国率先开展了波尔山羊良种登记工作。依据《江苏省波尔山羊种羊登记暂行管理办法》,江苏省畜牧兽医总站联合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等单位,组成专家组,逐只现场评定,对合格种羊颁发证书,并建立了计算机数据库档案,为波尔山羊种羊的规范管理和联合选育提供了依据。2007年,全省加大对种畜禽的财税支持,免征优良种畜禽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在12个生猪原种场和扩繁场实施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建设项目。2008年,全省共有41个家畜改良站、51个县级供精站和1200多个乡、镇输精站,组织推广统一供精技术,猪人工授精普及率达55%左右,处于全国前列。在30多个省级种畜禽场中先后建立了生产性能测定室。2010年,全省启动实施畜禽良种化示范创建,推进畜牧业现代化建设。2013年,公布了331家企业为畜禽良种化示范场,为完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培育种质龙头企业发挥了积极作用。2014年,江苏积极开展行政权力清理工作,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核发、培育新的畜禽品种(配套系)中间试验审批等事项列入省政府行政权力清单。依法为23家单位办理了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全省持证种畜禽场累计320家,省级发证的种畜禽场共有84家,全省从国外引进种禽12.87万只、奶牛2350头、种猪25头。全省已基本形成了原种场(祖代)场—扩繁场(父母代场)—商品场的“宝塔型”良繁体系结构。

[1] 冯惟珠.江苏农业20年[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9:23-29.

[2] 江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江苏省志·畜牧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76-79.

[3] 张志峰.在探索中推进种畜禽的管理工作[J].中国畜牧杂志,1998,(3):17.

[4] 孙宏进.强化执法监督 推进依法治牧——对进一步推进江苏畜牧兽医行政执法工作的思考[J].畜牧与兽医,2001,(3):36-37.

陶岚(1988-),女,江苏省高邮市人,研究方向:畜禽遗传资源研究和种畜禽管理。

猜你喜欢
省级重点种禽江苏
数读江苏
华人时刊(2021年15期)2021-11-27 09:16:16
硒在种禽营养中的作用
运城学院举办省级重点扶持学科应用经济学学科建设论坛
数独江苏
华人时刊(2020年15期)2020-12-14 08:10:32
山西省级重点工程项目快马加鞭井然复工
科学导报(2020年14期)2020-04-13 09:58:50
数读江苏
华人时刊(2020年23期)2020-04-13 06:03:48
江苏
华人时刊(2019年21期)2019-05-21 03:30:34
信息化时代的种禽场管理
聚焦生物安全
江苏连云港补贴父母代种禽场
水禽世界(2014年3期)2014-09-27 00: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