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结核病的诊断及防治措施

2015-01-25 14:51:12陈海平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5年7期
关键词:牛群病牛结核

陈海平

(甘肃省酒泉市阿克塞县兽医局,甘肃酒泉 736499)

牛结核病的诊断及防治措施

陈海平

(甘肃省酒泉市阿克塞县兽医局,甘肃酒泉 736499)

牛结核病(Bovine Tuberculosis)是由分枝杆菌属病原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慢性消耗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RLD ORGANIZATION FOR ANIMAL HEALTH,简称OIE)将其列为B类动物疫病,在我国将该病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它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全球关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牛结核病主要是经呼吸道传播的慢性传染病,也可以通过采食被污染的饲草和饮水方式被传播。牛最为常见结核病例,以散发为主,在临床上以病牛贫血、消瘦、体虚乏力、精神萎靡不振和生产力下降等为特征。它不仅影响奶牛养殖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由于交叉感染,而使人类的健康受到严重威胁。因而,要从根本上控制牛结核病的发生与流行,需从加强检疫、监测、消毒工作入手,制定科学、有效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并定期组织实施才能有效地控制和净化结核病。

牛结核病 流行病学 防治措施

牛结核病是主要由牛分枝杆菌和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慢性消耗性传染病,可通过病畜传播给人类或其他动物。牛结核病感染宿主谱广,几乎可以感染所有的温血脊椎动物,其传播流行不但影响到畜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更严重影响着人类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公共安全。随着奶牛、肉牛业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奶牛、肉牛饲养数量不断扩大。随着人们对奶食品需求量的日益增加,牛结核病与人身健康关系更加密切。

1 病原与流行特点

结核病病原体为结核分枝杆菌,可分为人型、牛型和禽型。致病力以牛型最强,病畜、禽和病人(尤其是开放型、急性)是主要传染源,可由痰液、粪尿、乳汁和生殖道分泌物排菌并污染周围的环境。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染,也可通过胎盘、生殖道传染。在家畜中以牛最易感,特别是奶牛,多为群体性发病,无明显的季节和地域性。一般来说,圈舍拥挤、阴暗、潮湿、不洁、过度使役和挤乳以及饲养不良等,均可促进本病的发生与传播。

2 病理变化与症状

牛结核病病灶,主要见于肺、肺门淋巴结、纵隔淋巴结,其次为肠系膜淋巴结和头颈部淋巴结等,形成突起的结节,呈干酪样坏死或钙化,切开时有沙砾感。有的形成空洞。当肺结核时,肺上呈现粟粒性结核病病变。胸腔与腹腔浆膜表面出现粟粒至豌豆大小、半透明的灰白色坚硬结节,形如珍珠。肠结核发生于小肠或盲肠,形成大小不等的结节或溃疡。溃疡周围呈堤状,底部坚硬并覆有干酪样物。

牛结核病的潜伏期长短不一,自然感染的病例潜伏期为16~45 d,甚至可在几个月以上或数年。牛结核病常表现为肺结核、乳房结核、肠结核和淋巴结核最为常见。此外,还有睾丸结核、子宫结核、浆膜结核和脑结核。

3 诊断技术

牛结核病的诊断主要依据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征、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做病原学诊断或免疫学诊断。

3.1 病原学诊断采集病牛的病灶、痰、尿、粪便、乳及其他分泌物样品,作抹片或集菌处理后抹片,用抗酸染色法染色镜检,并进行病原分离培养和动物接种等试验。

3.2 免疫学试验牛型结核分枝杆菌PPD(提纯蛋白衍生物)皮内变态反应试验(即牛提纯结核菌素皮内变态反应试验)。

最后结果判定:分离出结核分枝杆菌(包括牛结核分枝杆菌、结核分枝杆菌)判为结核病牛。取“监测、检疫、扑杀、消毒”相结合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4.1.2 每年1~2次定期开展对牛结核病监测。用提纯结核菌素检出的阳性牛群为结核病污染牛群,针对污染牛群应每年进行多次监测,发现阳性病牛及时处理扑杀,直到检疫监测为阴性,连续3次监测均为阴性反应的牛群为健康牛群。

4.1.3 对监测、检疫出的阳性奶牛扑杀后进行无害化处理;对健康奶牛群发给奶牛结核病监测合格证明;牛奶必须具有奶牛结核病净化场(群)监测合格证明方可出售。

4.1.4 在引进家畜前必须了解产地疫情,坚决不从疫区引进种牛、奶牛。在向非疫区引进家畜时当地动物防疫部门出具近一个月内的检疫证明。牛运回后,应隔离至少3个月,经再次检疫监测证明为阴性者,方可转入大群饲养。

4.1.5 实施注册登记制度。对辖区内的奶牛要严格管理,在开展奶牛结核病检疫监测的同时,建立奶牛健康档案,核发奶牛健康证。建立牛耳标、图像,详细登记每头奶牛产地、年龄、检疫监测情况、繁殖后代、兽药使用情况等记录,并将上述资料形成完整的奶牛健康档案,以保证奶牛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4.2 组织措施

4.2.1 认真组织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依法防疫。按照有关规定对疫病实施监测、检疫、淘汰病畜。

4.2.2 结核病是一种危害严重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各级人民政府应把牛结核病防治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在政策、法规制定及防治经费等方面予以支持和协调。各级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对规划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4.2.3 加强防疫检疫队伍建设,定期开展技术培训,提高专业人员的业务素质。有效遏制疫病流行。

4.2.4 每月进行1~2次预防性消毒,每当畜群出现了阳性病牛后,都要进行一次彻底消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内容选编

[2] 《动物检疫管理办法》 内容选编

[3] 《四川畜牧兽医杂志》牛结核病布鲁氏菌病的危害与防控

[4] 《奶牛疾病学》,齐长明主编,当代畜禽养殖业,1995年07期;

[5] 胡来根 牛结核病的诊断与防治[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4)

[6] 奶牛结核病的危害与防治合肥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2008-9

[7] 《中国畜牧兽医报》杂志2010.10,西北农业科技大学。

4 防治措施

4.1 技术措施

4.1.1 奶牛结核病的防治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政策,采

猜你喜欢
牛群病牛结核
时间域激发极化法在内蒙古小牛群铜多金属矿的应用
矿产勘查(2020年5期)2020-12-25 02:38:48
与牛共眠
中国慈善家(2020年3期)2020-09-10 03:23:47
牛瓣胃阻塞的发病机理和治疗
兽医导刊(2019年8期)2019-02-12 16:38:43
秋季牛常见病的治疗方法探讨
兽医导刊(2019年8期)2019-02-12 16:38:43
一度浪漫的结核
特别健康(2018年4期)2018-07-03 00:38:26
牛呼吸道感染诊治
层次分析模型在结核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中枢神经系统结核感染的中医辨治思路
慧眼识病牛
乡村科技(2014年19期)2014-03-03 19:32:33
疣状皮肤结核1例
西南军医(2014年4期)2014-03-03 16:5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