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志雄
(深圳市龙岗区南湾街道动物防疫监督所,广东深圳 518123)
猪瘟的诊断与防治
邱志雄
(深圳市龙岗区南湾街道动物防疫监督所,广东深圳 518123)
近年来,我国猪瘟的发生和流行呈明显上升趋势,感染率、发病率、死亡率均较高,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就其病原体、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及防治措施进行概述。
猪瘟 临床症状 诊断 防治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明显特征为发病急,高热和小血管壁变性,全身泛发性小出血点。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本病列入A类传染病之一,我国将本病列入一类动物传染病。
猪瘟病毒属于黄病毒科,瘟病毒属。猪瘟病毒可在猪的脾脏、淋巴结、肾、骨髓、睾丸等组织细胞中生长繁殖。猪瘟病毒对环境的抵抗力较强,一般70℃60 min才能杀死血清中的病毒[1]。
常用的消毒药如来苏水、石灰、苯酚对血液和尿中病毒杀灭效果差,最有效的消毒药是2%的氢氧化钠热溶液,或20%~30%热草木灰水,或5%~10%的漂白粉液,在1h内即可杀死病毒。
猪是本病唯一的宿主,感染猪在发病前(潜伏期)即可从口、鼻及泪腺分泌物、尿和粪中排毒。
猪瘟病毒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损伤的皮肤传播。在养殖过程中,猪群引进外表健康的感染猪是猪瘟暴发最常见的原因。病毒也可通过猪肉和猪肉制品传播到远方。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一般以春、秋季较为严重。
根据病情的发展可将其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亚急性型、慢性型、温和型五种类型。
3.1 最急性型
突然发病,高热41℃左右,可视黏膜和皮肤有针尖大密集出血点,病程1~3 d,死亡率达100%。浆膜、黏膜和肾脏中仅有极少数的出血点,淋巴结轻度肿胀,潮红或出血。
3.2 急性型
病猪精神沉郁,全身无力,行动迟缓,体温41℃以上。初期眼结膜潮红,后期结膜苍白,多为脓性分泌物。病初便秘,排出球状粪,附有带血的黏液,发病5~7 d后腹泻直至死亡。在外阴部、腹下、四肢内侧薄皮部有出血点或出血斑,病程长的可形成大的出血坏死区。在公猪包皮内常积有尿液,排尿时流出异臭、有沉淀物尿液,也称败血型猪瘟[2]。
3.3 亚急性型
病程长,可达20~30 d。症状与急性相似,皮肤有明显出血点,扁桃体肿胀溃疡,舌、唇、齿龈结膜有时也可见到。
3.4 慢性型
病程长达1个月以上,体温时高时低,病猪食欲不佳,消瘦,贫血,便秘与腹泻交替,皮肤有陈旧性出血斑或坏死斑,病情反复,败血症变化较为轻微。
3.5 温和型
病情发展慢,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低,是由低毒力的猪瘟病毒引起的。体温升高达40℃,皮肤有出血点,但腹下多见瘀血和坏死。大猪和成年猪都能耐过,小猪则死亡。怀孕母猪感染是导致流产、木乃伊胎、死胎,生后的猪衰弱并打战,新生猪会在几天内忽然死亡。
猪瘟的病理变化肉眼所见,以广泛性出血素质为主,病毒侵入机体以后,大量繁殖,使血管内皮受到损害,管壁变薄,通透性增强,血凝系统紊乱,致使各器官和组织发生小点状出血及瘀血斑。通常以肾脏和淋巴结出血最为常见。
4.1 最急性型
感染的毒力过强,突然死亡,见不到任何病理变化。或偶尔在肾脏及心脏的包膜或外膜下或膀胱黏膜见到1-2个细小点状出血。
4.2 急性型
表现为败血症病理变化,血凝不良,呈木焦油状。皮肤、黏膜及器官多见大小不等的出血变化,以肾脏及淋巴结最为常见。脾脏一般不肿胀,边缘出现出血性梗死病灶。心肌松软、质脆,左心室内膜点状出血,心包积水。肝脏包膜和实质有时有出血变化。胆囊浆膜有出血斑,胃肠黏膜出血,扁桃体出血坏死。胸膜出血,胸腔积水,肺实质有出血斑[2]。
4.3 亚急性
在淋巴结、肾、膀胱及心外膜等处可见细小点状出血。口腔黏膜有炎症变化或形成溃疡。扁桃体肿大溃疡,肺有纤维性和化脓性肺炎变化,胸腔有纤维素行渗出液。
4.4 慢性型
出血性变化轻微,病猪消瘦、衰弱,行走时后肢摇晃,显示无力。特征病变是回肠和盲肠有坏死性肠炎[2]。
4.5 温和型
最常见的病变是肾脏表面有陈旧性针尖状出血点,皮质和肾盂、肾乳头均可见到不易察觉的小出血点。淋巴结特别是颌下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有少量的出血点。有时扁桃体也可见到少量的出血点。
诊断根据为:高热稽留、食欲废绝或减少以及结膜炎和急性肠炎等变化,四肢、腹下、耳尖、尾尖等处有紫红色斑点或斑块;肾脏点状出血,淋巴结切面周边出血呈红白相间的大理石样,脾脏不肿大、表面有点状出血或边缘有梗死区,心脏、喉头、膀胱、胆囊有点状出血,回盲瓣、回肠、结肠形成“纽扣状”溃疡等。
实验室诊断常用免疫荧光方法、免疫酶实验检测切片或组织培养物中的病毒抗原[1]。
6.1 做好预防接种
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1)超前免疫,仔猪分娩后未吃初乳前,接种疫苗2~3毫升,经1~2 h再自由哺乳,2月龄再免疫一次。(2)首免时间为20日龄,接种剂量为常规的3~4倍,60日龄再进行第二次免疫。(3)60日龄时给猪免疫,接种剂量为常规剂量的3~4倍[3]。
6.2 加强饲养管理
哺乳仔猪应尽量吃到初乳,保证哺乳母猪的营养,确保足够的母乳。
6.3 加强检疫和防疫
防止引进病猪,做好隔离检疫。发现病猪应及时屠宰,注意病猪的血液、内脏和污物要深埋。疫区内的健康猪要立即以猪瘟弱毒疫苗进行紧急预防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