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小红
(青海省同德县畜牧兽医工作站,青海同德 813299)
牦牛犊大肠杆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赵小红
(青海省同德县畜牧兽医工作站,青海同德 813299)
这些年,同德县随着牦牛养殖规模的发展,养殖密度渐大,疏于管理而带来的污染现象严重,可以说稍有不良应激因素,即可诱发犊牛大肠杆菌的发生。此病典型症状为,腹泻下痢。牦牛犊牛期,发病率较高,主要侵染1周龄—1月龄犊牛,有的出生后不久尚未哺乳即可发病。此病无季节性,冬末春初较为多见。具有发病快、潜伏期短、死亡率高等特点。文章就此病诊治要点做汇总性阐述,以供技术指导和理论借鉴。
犊牛 饲养 管理
根据发病特点不同,牦牛犊大肠杆菌病可分为肠型、败血性、肠毒血型。
肠型:由肠致病性菌株在小肠内繁殖,产生肠毒素。肠型病犊病初体温高达40℃,数小时后降至正常,并开始出现腹泻,泻粪初如粥状,淡黄色,后呈水样,灰白色,腥臭味,混有血丝、泡沫及未消化的凝乳块。病的后期,肛门失禁,尾和后躯被泻粪污染,腹痛。严重者出现脱水,有的虚脱而死亡。及时治疗,一般可治愈。
败血型:由能引起菌血症的大肠杆菌所致,呈现败血症症状。病初体温升高,精神不振,食欲废绝,继而发生腹泻;病的后期,肠音高朗,脉搏细而弱.呼吸快速无力,耳鼻发凉,肛门失禁,伴有腹痛,致死率高达90%,有的病犊未见腹泻即死亡。
肠毒血型:由特异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增殖产生肠毒素吸收后引起,不呈现菌血症。该型较少见,常出现腹泻症状后突然死亡。
败血型和肠毒血症感染病例,多数来不及治疗,即可死亡。肠型病例可考虑选择抑菌性药物,经过及时诊治,辅助对症疗法,基本可康复。
2.1 西药疗法
2.1.1 抗生素疗法
常用的抗生素类药物。土霉素:0.05~0.11g/kg体重,一次内服,3次/d;硫酸小檗碱:2~4 ml/次,肌肉注射,间隔6 h注射1次,2 d为一个疗程。
2.1.2 磺胺类药物
联合用药,磺胺脒(3 g/次)、甲氧氨苄嘧啶(0.6 g/次)、碳酸氢钠(1.5 g/次)、胃蛋白酶(1.5 g/次),适量用量,1次内服,2次/d,连用2 d。
2.1.3 其他抑菌类药物
经验表明,临床实践中还可以选择呋喃唑酮、痢菌净等。近些年,微生态制剂也被广泛用于大肠杆菌的治疗。像是“促菌生”“调痢生”等,都有很好的临床治愈效果。
2.2 中药疗法
处方:甘草、葛根各15g,黄连、黄檗、秦皮各20g,白头翁30g。上述药物混合水煎,2次/d,疗效显著。
2.3 对症治疗
要根据病犊发病情况,腹泻止泻、脱水补液,同时,注意调整肠胃机能,达到辅助治疗的效果。
治疗犊牛大肠杆菌,要耗费一定的费用成本。而想要从根本上节约养殖成本,树立“防重于治”的理念,防病于未然效果将更为理想。大肠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之中,所以,要加强饲养管理。加强妊娠母牛分娩护理,供给全价日粮,科学配比饲料,确保各阶段生长营养补给。犊牛新生注意加强消毒管理,尤其是断脐时要做好消毒。落实好哺乳期管理,做到早吃乳、吃好乳,严格控制哺乳量,做到用量适中,避免过饥或过饱。注意圈舍清洁卫生,严格消毒管理,冬季注意保暖,夏季注意防暑。舍内粪便及时清扫,集中堆积处理,遏制致病菌滋生蔓延,预控大肠杆菌病的发生。常发病牛群,分娩前彻底清扫,严格消毒。
4.1 病原体
大肠杆菌病的血清型繁多而复杂。大肠杆菌具有菌体(O)抗原171种,荚膜(K)抗原103种,鞭毛(H)抗原56种,从而构成了复杂繁多的血清型。不同血清型的大肠杆菌能使不同种动物发病,能引起腹泻的大肠杆菌几乎都能产生肠毒素,能产生肠毒素的菌型均有致病性,引起犊牛下痢的病源性大肠杆菌主要为O78。
4.2 病因分析
大肠杆菌广泛存在自然界之中,是养殖业最为常见的致病菌。这些年,随着养殖规模的迅猛发展,养殖密度渐大,疏于管理而带来严重污染,再加上不良应激刺激,即可诱发此病的发生。养殖圈舍受污染严重,可加重大肠杆菌的传播速度,诱发犊牛发病率增加。比较分析牦牛犊牛期感染病例,多数集中在10日龄之内,其间死亡率也甚高。这明显与圈舍污染有着很大的关系,此发病因值得我们去关注。
比较分析,犊牛期感染大肠杆菌病的发生,正逐渐由单纯性感染向混合性感染过渡,由此而造成的生产损失甚为惨重。尤其是随着混合感染病例的增多,此病诊治难度越来越大,损失也是越来越高。
犊牛大肠杆菌病的传播途径和诱发因素较多大肠杆菌的广泛分布,其传播途径也广泛存在,饲料、饮水、空气、环境等存在不同程度的大肠杆菌污染。犊牛在妊娠期饲养管理不当、产后护理不妥,机体衰竭、长途运输等因素都能诱发本病的传播。
[1] 索朗斯珠,曾群辉,查果,等.西藏牦牛大肠埃希氏菌的分离鉴定与毒力测定[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9):19-23.
[2] 刘波.雏鹅卵黄囊炎及脐炎型大肠杆菌病的诊治[J].养殖技术顾问,2005,(6):28-29.
[3] 彭广能,刘长松,马晓平,等.狮虎豹暴发大肠杆菌病的诊治[J].中国兽医杂志,2007,(5):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