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防治措施

2015-01-25 08:40:52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5年6期
关键词:耳病致病性断奶

刘 卫

(四川省雅安市天全县始阳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四川天全 625500)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防治措施

刘 卫

(四川省雅安市天全县始阳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四川天全 625500)

猪蓝耳病又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由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诱发的免疫抑制性疾病。感染后,成年猪生殖障碍,怀孕母猪流产、死胎,仔猪出现呼吸异常。而高致病性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病性传染病,死亡率高,传播快。资料显示,仔猪感染率达100%,死亡率50%以上。母猪感染后,流产率达30%以上。成年育肥猪发病后,诊治不及时,死亡率也较高,严重危害养猪业发展。本文结合工作实践,总结出本病防控措施,供读者参考。

1 统一组织管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等相关规定,在养猪生产中,出现高致死性疾病,应报请地方政府统一组织处理。

个体养殖户不能擅自处理病死猪,一旦处理不当,将导致病原扩散,带来更大的经济损失。

2 防控原则及应急处理措施

高致病蓝耳病危害甚为惨重,一旦有疫情出现,本着“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监控、早消毒、早扑灭、早免疫”的原则,切实做好疾病防控。

具体实践措施,参照如下:有疫情出现,2 h内及早报请上级兽医主管部门;由地方兽医行政部门,根据病情发生情况,及时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做好及时应对措施;疫点内所有的病畜及时捕杀,对于病死畜做无公害化处理,疫区内使用的用具、场地等彻底消毒处理;受威胁区被污染的生猪,紧急接种高致病蓝耳病灭活疫苗,并加强疫情监控,做好病害防控措施。

3 具体措施

3.1 计划免疫

根据各基层防控经验,防治猪高致病蓝耳病的关键,还是在于加强猪群免疫接种。市场上有售的接种疫苗,有灭活苗和弱毒苗两种。具体那种接种疫苗,使用效果更好,学术理论界是百家争鸣。而就基层试验效果而言,当猪场有高致病蓝耳病出现,紧急接种高致病蓝耳病弱毒活疫苗,短时间内将获得更好的防控效果。1年内,紧急接种3次,疫情能得到更好的控制。

3.2 免疫接种程序

具体接种程序,根据猪病病害情况,针对接种群体,有择选地科学制定免疫程序。

种公猪免疫,用灭活苗接种2次,中间间隔20d,同样疫苗,同样剂量;其他猪种,建议用弱毒活疫苗接种。有70日龄上母猪感染此病例,不建议立即接种,待到分娩产仔断奶后,再接种。早期仔猪,应该提前做好免疫接种。分别于3周龄、10周龄各接种1次,防疫效果较好。

3.3 抗体监测

猪高致病蓝耳病接种防控中,需进一步完善疫情监控体系。组织防疫员,定期观察报告疫情状况,坚持疫情举报检查制度。继续开展定时定点流行病学调查和监测。要切实做到对监测阳性畜禽及时处置,对监测抗体水平低的及时补免,对监测发现的疫情隐患及时消除。加强生猪疫情高发地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监测。发现不明原因死亡的要及时报告,及时处置。

3.4 加强日常饲养管理

加强饲养管理,尤其断奶仔猪的管理。研究证实:在3~4周龄仔猪断奶后,非常容易受断奶应激。加上体内母源抗体减少,保育舍内氨气浓度含量升高,营养性应激失衡,都将成为高致病性蓝耳病的诱因。日常加强饲养管理,具体措施落实到如下几环节:

3.4.1 严把“断奶关”

仔猪断奶期,加强管理,避免应断奶诱发的不良应激。通常情况下,断奶后的1~2 d,最好饲喂乳猪料。并逐渐增加干饲料的含量,逐步进入适应期,直至全部饲喂干饲料。

3.4.2 严把“保育关”

进入保育期仔猪,加强管理,注意如下问题:仔猪的营养应激;保育舍中的氨气等有害气体的浓度过高,造成氨的慢性中毒以及呼吸道疾病综合征;免疫力下降和圆环病毒感染。所以,针对保育舍仔猪和断奶仔猪蓝耳病的防控,应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在饲养制度上,要采取“全进全出制制度”;仔猪23~25 d要接种蓝耳病灭活疫苗,还应及时清除氨气和减少应激。具体措施有:搞好环境卫生、适当的通风、应用理想蛋白技术,减少豆粕的用量,减少氮排放。

3.4.3 完善疫情预警机制

各地区完善疫情监测网络,准确把握疫情信息。科学应急特殊情况,加强预警预报水平。进一步完善疫情监测和报告制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快反应”,及时控制和扑灭疫情。当前要重点抓好重点地区和已发生疫情地区的病原监测。在经常监测的基础上,对上述地区组织开展集中监测。对发生的每一起疫情,必须及时采集样品进行病原的检测,并保存备份样品,初步诊断为疑似疫情,送样到省级实验室进行确诊。要突出对已发生过疫情地区、养殖密集区的疫情监测。

严格执行“四不一无”制度,即不宰杀、不食用、不出售、不转运和无害化处理病死猪尸体。养猪场(户)要及时通过深埋、焚烧等无害化方法处理死胎、死猪,严格进行圈舍以及场地的消毒,防止疫情扩散蔓延。

当地动物防疫机构接到报告或了解临床怀疑疫情时,应立即派员到现场进行初步调查核实,符合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临床和病理指标的,判定为疑似疫情。判定为疑似疫情时,应采集样品进行实验室诊断,必要时送省级动物疫控机构或国家指定实验室。确认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时,应在2 h内将疫情逐级上报至省级动物疫控机构和同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省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和动物疫控机构按有关规定向农业部报告疫情。

各级动物疫控机构按有关规定做好日常监测、流行病学调查及相关风险评估,充分做好疫情预警预报工作。

[1] 叶国强,李先囡,叶张利.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措施[J].家禽业,2010,(3):30-31.

[2] 方小东,胡向东.猪蓝耳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09,(24):317,319.

[3] 郭宝清,陈章水,刘文兴,等.从疑似PRRS流产胎儿分离PRRSV的研究[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1996,18(2):1-4.

猜你喜欢
耳病致病性断奶
仔猪断奶后消瘦应采取哪些措施增肥
今日农业(2022年2期)2022-11-16 12:29:47
耳病治鼻,事出有因
中老年保健(2021年4期)2021-08-22 07:07:22
提高仔猪断奶窝重的方法
仔猪断奶前阉割好处多
高锌在断奶仔猪日粮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广东饲料(2016年4期)2016-12-01 03:43:18
猪蓝耳病的防控
广东饲料(2016年2期)2016-12-01 03:43:08
一例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诊治
高致病性蓝耳病的诊断和治疗
兽医导刊(2016年12期)2016-05-17 03:51:42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防控
PCR-RFLP鉴定常见致病性念珠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