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小凡
(重庆市大足区中敖镇畜牧兽医站,重庆 402375)
黑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和链球菌病混合感染的防控措施
谢小凡
(重庆市大足区中敖镇畜牧兽医站,重庆 402375)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支原体引起羊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发热、咳嗽、浆液性及胸膜炎为特征。链球菌病是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主要是下颌淋巴结、咽喉肿胀、浆液纤维素性胸膜肺炎和化脓性脑脊髓膜脑炎。这二种疾病在寒冷的冬季和气温较低的初春羊群极易患病,且传染迅速,死亡率极高,对养羊效益威胁很大。
大足黑山羊是大足及周边区县自然形成的一个优良地方品种,中敖镇属浅丘陵地区,荒山空地众多,农户素有饲养黑山羊的习惯。2015年4月初,中敖镇一规模养羊场突发一种以高热、咽喉肿胀、流鼻涕、急性死亡为特征的传染性疾病,经临床检查、病理剖检和实验室诊断为传染性胸膜肺炎、链球菌病混合感染。采取了隔离消毒、对症治疗等措施,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现将诊疗情况报告如下。
2015年4月初,中敖镇永和村曹荣兵黑山羊养殖场业主诉:该场饲养有黑山羊240只左右,全部进行圈养。就诊前一天,羊群中有3只2~3月龄的羔羊突然倒地死亡,就诊当天又相继死亡4只(羔羊2只,育肥羊2只),还有近20只羊发病,发病迅速、病程短、死亡快,只见病羊出现咳嗽、流鼻涕、脸颊肿大。
羊病初精神不振,食欲减少或不食,反刍停止,行走不稳;呼吸困难,咳嗽,流浆液带血鼻液,有的为黏液-脓性并呈铁锈色,结膜充血,眼睑肿胀,眼有黏液-脓性分泌物;嘴唇、颊部、咽喉肿胀,颌下淋巴结肿大,口半开张,流泡沫状唾液;测5只羊体温达41℃~42℃之间,头颈伸直,腰背拱起,腹肋紧缩,最后病羊倒卧,极度衰弱委顿,有的发生鼓胀和腹泻,粪便松软,带黏液或血液;临死前呻吟、磨牙、抽搐,病死羊流出白色或血红色泡沫。
剖检病羊,尸僵不显著或者不明显。鼻、咽喉、气管黏膜出血。胸腔有淡黄色液体,肺脏水肿、气肿,肺实质出血、肝变,呈大叶性肺炎,颜色由红至灰色不等,切面呈大理石样;胸膜变厚而粗糙,上有黄白色纤维素层附着,有的胸膜与肋膜、心包发生粘连;肺门淋巴结出血、肿大。心包积液,心肌松弛、变软;肝脏肿大,表面有少量出血点;胆囊肿大2~4倍,胆汁外渗,肾肿大和肾脏质地变脆、变软、肿胀,膜下小点溢血,被膜不易剥离;各脏器浆膜面常覆有黏稠、丝状的纤维素样物质。
分别采集4只病死羊的心血、肝、脾、胸水、淋巴结送大足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进行检验。
4.1 镜检
直接涂片检测方法。采集病羊或死羊病变组织和胸水等相关涂片,分别采取革兰氏染色方法和姬姆萨氏方法进行染色,通过高倍镜观察,其中姬姆萨氏方法会看见球杆形状、螺旋形状以及星芒形状等相关蓝色颗粒;其中革兰氏染色方法可以看见阴性菌。
4.2 血清学试验
采集病羊和健康羊的血液进行血清检查,对黑山羊肺炎支原体血液凝固试验,在检验血清当中有4份病羊血清全部为阳性。
4.3 支原体分离
将采集的病料接种血清琼脂培养基,37℃培养3~6 d,长出细小、半透明、微黄色菌落,中心突起呈“煎蛋”状,可见革兰氏阴性,极为细小的多形性菌体。
通过以上方法,初步诊断由支原体引起羊传染性胸膜炎。
4.4 链球菌分离
无菌取病死羊心、脾等病料,划线接种于鲜血琼脂平板,37℃培养24 h后长出针尖状灰白色半透明的圆形光滑凸起小菌落。涂片镜检,可见单个成对、短链或长链状革兰氏阳性球菌。
4.5 动物试验
用病料制成1∶10悬液接种于试验组兔(腹腔注射1ml),9h后死亡,对照组健活。取死兔肝作涂片,染色后镜检,可见荚膜,常单个或成对存在,偶见3~5个菌体的短链。
通过以上方法,初步诊断由链球菌引起羊链球菌病。
综合流行情况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实验室诊断,可初步诊断为传染性胸膜炎和链球菌病混发感染所致。
通过药敏试验,对出现病症的用林可霉素、壮观霉素、氨基比林联合用药注射,2次/d,连用3~5d。全群羊用阿莫西林粉剂饮水,2次/d,连续饲喂4~5 d,进行预防。在饮水中加入5%的葡萄糖和多维素,以减轻应激作用,从而提高机体的免疫力。经5 d治疗,治疗羊28只,治愈25只,死亡3只,病情得到控制。
通过以上治疗,5d后羊群状况明显好转,死亡得到了有效控制,采食量逐渐增加,逐渐恢复健康,说明用药治疗方案正确,投药方法得当。
6.1 坚持自繁自养
严格执行兽医卫生管理制度,购买山羊时,须经检疫合格,并隔离观察21~28 d,确认健康后方可混群饲养。
6.2 计划免疫
每年春秋两季组织羊传染性胸膜肺炎、三联四防苗等疫苗免疫,按剂量及时进行免疫接种,注意在接种前后7~10d不要注射抗生素类药物,以免影响免疫效果。
6.3 定期消毒
发病山羊及时隔离、封锁、消毒、治疗,被污染的羊舍、场地、饲养管理工具进行彻底消毒,粪便及污物进行堆积发酵,或无害化处理,病死羊要按规定进行深埋等无害化处理。定期对规模养场消毒。
6.4 加强饲养管理,饲喂全价饲料
严禁饲喂发酵变质,甚至出现霉变的饲料,定期用多维电解质饮水,保证营养均衡,同时改善饲养条件,注意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
6.5 定期驱虫
每年春秋两季对羊群驱除体内外寄生虫,以提高羊只的抵抗力。
6.6 及时防治
平时在饲料和饮水当中加入药物进行预防的基础上,在饲养过程中,要仔细观察羊群精神、采食、运动、粪便有无异常,发现病羊要及早隔离、及时用药物按疗程进行治疗。
2015年清明节前后,大足区天气骤变,气温从近30℃,下降到12℃~13℃,加之羊群刚渡过缺少青绿饲料的冬季,机体抵抗力低,羊只营养缺乏,极易受到有害菌侵袭,因而导致发病,发病后病死率也较高。平时除加强饲养管理、环境消毒、免疫接种外,可使用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有效预防,是防止本病发生蔓延的根本措施。
谢小凡(1976-),男,汉族,重庆市大足区人,西南大学畜牧兽医专业,兽医师,现任重庆市大足区中敖镇畜牧兽医站站长,主要从事防治动物疫病,促进畜牧业发展;负责畜牧业技术推广;畜牧业资源保护;畜牧业执法监督和质量监督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