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养猪技术及发展趋势

2015-01-25 08:40:52张玉纯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5年6期
关键词:养猪兽药添加剂

张玉纯

(睢宁县畜牧兽医技术指导站,江苏睢宁 221200)

生态养猪技术及发展趋势

张玉纯

(睢宁县畜牧兽医技术指导站,江苏睢宁 221200)

伴随养猪业的疾病肆虐、环境污染等问题,一种崭新的生猪养殖模式——生态养猪技术悄然而生。生态养殖的猪肉因其品质高、口感好而备受消费者欢迎,产品供不应求。事实上,与传统的生猪养殖相比,生态养猪的优势体现在:(1)生态养猪有利于提高猪肉的品质;(2)生态养猪可以更好地保护环境;生态养猪可以更好满足市场需求。作者介绍了生态养猪的技术要点,同时,提出了生态养猪的发展趋势,即公司+基地+农户的养殖模式;自然放牧与种养相结合的模式;立体养殖模式等,以供参考和借鉴。

生态养殖 技术分析 发展趋势

随着生猪养殖行业的迅速发展,规模化与集约化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也产生了,例如,疫病增加、环境污染等。生态养猪就是充分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或运用相应的生态技术措施,改善养猪生态环境,按照特定的养殖模式进行养殖,投放无公害饲料,由此生产出高品质生猪。生态养殖的猪肉因其品质高、口感好而备受消费者欢迎,产品供不应求。

1 生态养猪的优势

1.1 提高了猪肉的品质

在传统的生态猪养殖技术中,饲料中添加了过量的铜、锌等金属元素和其他的抗生素药物,不仅对猪肉的品质产生了严重的影响,而且也危害了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有的养殖场在规模化养殖模式影响下,过于追求猪肉的瘦肉指标和猪的生长速度,从而忽略了猪肉的色泽和味道。通过生态猪的养殖,能够有效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进而避免了传统养殖技术在猪肉中有害物质的残留,提升猪肉的品质。

1.2 减少了环境污染

在传统的生猪养殖中,最难以解决的就是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生猪养殖,不可避免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最为主要的就是猪的粪便和污水的排放,由于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导致环境污染极为严重。事实上,传统的养猪模式,不仅仅给环境带来的污染,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生猪感染疫病的概率。伴随着生猪生态养殖技术的产生,我们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因为我们可以通过沼气池这一特殊的方式对猪的粪便进行发酵处理,不仅可以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还可以利用沼气做能源、做肥料。使人民的生活环境得到了大大的改善。

1.3 产品可以满足市场需求

生态猪养殖技术已经成为养殖市场的一个重要趋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态猪养殖也向着规模化和专业化的方向发展,有利于促进猪肉产品品质的提升,同时也促进养殖单位市场竞争力的不断提升,为我国猪肉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2 生态养猪技术简介

2.1 饲料

饲料是多种病原微生物的重要传播途径,只有喂养安全的饲料,才是生产安全猪肉的重之重。新的《饲料卫生标准》规定了饲料、饲料添加剂产品中有害物质及微生物的允许量。饲料中的砷、铅、氟、霉菌、黄曲霉素、铬、汞、镉、氰化物、亚硝酸盐、棉酚、异硫氰酸酯以及总细菌数均不得超标,不得检出沙门氏杆菌。在微量元素中,对铜更是做出了严格的限制,不能超出国家的标准。

2.2 饲料添加剂

农业部为规范饲料药物添加剂的合理使用,防止滥用饲料药物添加剂,发布了《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规定了目前允许使用的饲料药物添加剂。而且必须在产品标签上标明所含兽药成分的名称、含量、适用范围、停药期及注意事项。农业部还明确规定,兽用原料药不得直接加入饲料中使用,必须制成预混料才可添加到饲料中。除目前允许使用的饲料药物添加剂和农业部今后批准允许添加到饲料中使用的饲料药物添加剂外,任何其他兽药产品一律不得添加到饲料中使用。

2.3 饮水供应

应常取生猪饮用水样送有关部门进行微生物和水质检验,并坚持常年用漂白粉、高锰酸钾、百毒杀等进行饮水消毒,达到畜禽饮水水质标准,确保饮水的卫生安全。

2.4 药品使用

所用的药物应符合国家最新《兽药典》、《兽药规范》和《兽药质量标准》,尽量不用或少用抗生素类药和激素类药。禁用假冒伪劣兽药、麻醉药、兴奋剂、化学保定药、未经国家畜牧兽医部门批准采用基因工程方法生产的兽药和未经国家农业部批准或已公布淘汰的兽药。对于允许使用的兽药,都应严格按照用法用量使用。目前允许使用的抗寄生虫和抗生素类药,已有双甲脒等19种药物规定了2~45 d的休药期,应在屠宰前停止使用,减少药物残留,提高猪肉质量。

2.5 环境控制

环境卫生安全是发展绿色生态猪的重要措施。加强猪场及周围环境的管理,栏圈每日清扫,保持清洁卫生,通风良好,舍内外定期消毒。杀灭鼠、蝇、蚊,粪便、污物运至场外泥封发酵处理,杀灭粪便中的病菌、虫卵,减少土壤污染。尿液、污水通过地下水道排至场外污水处理池,也可利用粪尿生产沼气。

3 生态养猪模式

近年来,我国已经开始生态养猪,探索与尝试全新的养殖模式,我国许多大型的养殖企业已经建立起生态养猪体系,主要生产模式有以下几种:

3.1 公司+基地+农户的养殖模式

目前,我国许多养殖企业都在采取基地+公司+农户养殖模式,这是一种操作较为简单的养殖模式,被许多企业所青睐。这种养殖模式核心为:统一供料、统一供种、统一采购、统一防疫。根据公司在生态猪养殖中的相关规定下,为养户提供饲料、种苗、技术与药物、销售等生态猪养殖的一条龙操作模式。

这种养殖模式下所生产的生猪,虽然能够让猪肉质量得以保障,在以往的养殖状态下,能够获得质量上的提升,但是相较于生态猪,依然存在较大差距。在环境保护、生猪福利中,并未完全制定相应的标准。

3.2 自然放牧与种养相结合的模式

这种养殖模式最大的特点就在于能够最大限度利用自然资源,有更宽阔的活动场地为生态猪提供,在喂养方式方面也应用更多自然食物,这种模式能够最大限度地保留生态猪养殖的原始性,同时也将生猪排放的粪便等污染物用来浇灌周围的植物,减少化肥和农药的用量,保证养殖环境的生态性。

3.3 立体养殖模式

立体养殖模式最大的优势就在于能够最大限度利用养殖空间,以饲料作为引线,将不同的动物群体饲养进行科学的串联,形成一个人为的生物链,其主要的目的在于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有效够保证猪肉的品质。通常所采用的循环链为“鸡-猪-蛆-鸡”模式、“鸡-猪-沼气-蚯蚓-鸡”、“鸡-猪-鱼”模式等等。当然目前正在尝试的生态养殖模式还有很多,包括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养殖模式、以果树为纽带的生态养殖模式等等。

4 结语

从传统的生猪养殖到生态猪养殖,不仅仅是养殖理念的变革,更是养殖技术的进步与发展。然而,要想真正做到生态猪养殖,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甚至可以说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和复杂的工程,涉及到生物安全、清洁生产、生态设计、物质循环、资源的高效利用、粪污无害化处理和食品安全等多个领域,更是养殖技术、生物技术、生态技术、环保技术等多项技术的整合。因此,生态猪养殖虽然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但是真正要实现,还有极为漫长的路要走。

[1] 覃以智.广西发展现代特色生态养猪的实践与思考[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7-12.

[2] 刘君华.苜蓿草生态猪热销市场[J].农业知识(科学养殖),2013,(10):52.

[3] 陈克涛.生态猪农民致富的小金猪[J].农业知识(乡村季风),2014,(3):21.

猜你喜欢
养猪兽药添加剂
兽药残留检测中的优化与应用
赢创扩大在华涂料添加剂产能
上海涂料(2021年5期)2022-01-15 06:09:48
冬季养猪防病四注意
养猪
今日农业(2020年20期)2020-12-15 15:53:19
地理复习课的“添加剂”
“环保税”来了,养猪不知道这些你就亏大了!
中兽药在家禽养殖中的作用与应用
兽药
兽医导刊(2015年7期)2016-01-04 11:59:54
食品添加剂有多可怕?
会变魔术的添加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