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志鹃 陈明生 杨友林
(山东省诸城市畜牧兽医管理局,山东诸城 262200)
种貂配种期的饲养管理
毕志鹃 陈明生 杨友林
(山东省诸城市畜牧兽医管理局,山东诸城 262200)
诸城四季分明,养殖户要根据诸城市气候条件及种貂的饲养管理条件,通常在农历正月底至春分之前,即2月20日~3月15日完成配种,种貂配种期一般选择在每年的3月5日~25日,这段时间称为繁殖期。
由于种貂配种阶段的性冲动造成食欲减退,尤其是公貂要完成十数次的配种任务,体力消耗很大,因此,必须供给营养丰富、适口性强、易消化饲料,以保证公貂有旺盛的配种力和良好的精液品质。
在放对配种前,必须对种貂进行发情鉴定,每个发情期只有2~4 d可以达成交配,能否把握住时机适时完成配种任务,直接关系到当年的生产效益,对貂要从1月末开始,方法是抓住公貂尾巴将其提起,用一只手触摸其腹后部,在肛门和尿道口之间可以摸到其睾丸发育是否正常,发育正常睾丸直径约25~30 mm、呈卵圆形,手感松软而富有弹性,阴囊下垂明显可见,反之公貂不能参加配种。
母貂的发情比较复杂,要根据其行为特点、外生殖器变化和放对试情等方面综合考虑,在接近配种时期,应特别观察其活动情况,进入发情期的母貂走动不安、食欲减少,并发出求偶的叫声“咕咕”鸣叫,公母都频频排尿,母貂外阴部外翻、呈粉红色、阴毛分开、并有黏液流出,发情好的母貂,听到公貂的求偶叫声时,会趴在笼底不动,并将尾翘向一边,做出接受交配的姿势,这时应抓紧放对。
目前,多采用同期复配和异期复配法,在配种初期采用异期复配,首次配种后隔7~9 d又交配1~2次完成配种;一般首次配种后短时间又配种一次称同期配种。每只母貂应该最少配种2次,而且每次都要保证配上,复配要在初配的第2 d进行,一般初配比复配困难,尤其对当年的种貂应耐心调教驯化,配种时以食后30 min为宜。配种期间应合理利用公貂,一般一只公貂可以和3~4只母貂交配,交配5~15次,优秀的最多20次,每只每日公貂可以参加3~5次 试情放对,只能达到一次交配,配种任务紧张时,每只公貂每日可以交配2次,但间隔应不少于4 h,在整个配种期间应给种貂喂高蛋白饲料,特别注意饲料的全价,应由新鲜的、优质的、适口性强和易消化的饲料组成,喂量不宜过多,增加动物性饲料,在日粮中添加新鲜的肝、肉、牛奶、鸡蛋等,其中蛋白质至少30 g、维生素A 500~800 IU、维生素E2.5~5.0 mg、维生素B15 mg、鸡蛋10 g、牛奶或羊奶20 g,母貂的日粮也应含有足够的蛋白质和维生素。若后代留种那么初配和复配都要使用同一只公貂,要不然无法确定后代的系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