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轩
(重庆市奉节县龙桥土家族乡畜牧兽医站,重庆 404604)
猪肺疫的鉴别诊断及防治措施
王青轩
(重庆市奉节县龙桥土家族乡畜牧兽医站,重庆 404604)
作者在介绍了猪肺疫的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症状后,详细描述了该病与急性咽喉炎型炭疽、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气喘病等的鉴别诊断,提出了综合防控措施,供读者参考和借鉴。
猪肺疫 防治 要点
该病的病原体为多杀性巴氏杆菌,多种动物易感,猪是易感动物之一,且多数为内源性感染。一般条件下,健康猪的鼻道深处和咽喉深处都是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寄生场所,甚至扁桃体的带菌率也高达36%。外界不良诱因的发生,类似圈舍拥挤、潮湿、通风不良、气候突变等等,很大程度上都将降低猪只的抗病能力,致使致病菌的繁殖能力增强,毒性增大,进而诱发此病。此病无明显季节性,在冷热交替、气候骤变、通风不良、长途跋涉、闷热潮湿、多雨高热时节,都易诱发此病。此外,吸血昆虫叮咬、皮肤黏膜损伤等,也可传染此病。此病多数为散发性,早期可见几头发病病例,后期逐渐蔓延开来。
此病潜伏期1~3d,根据病程分为以下3种类型。
急性型病例:体温升高,干咳,气喘,脓液鼻汁。随着病程加剧,皮肤逐渐呈红紫斑,后期严重下痢。病程为4~6d,呈纤维性胸膜肺炎。诊治不到位,逐渐转变为慢性经过。
最急性型病例:食欲不振,呼吸困难,可视黏膜蓝紫色,在耳郭、胸部、腹部等处,出现大小不等的出血性红斑。外观喉咙肿痛,触诊坚硬。为缓解呼吸疼痛症状,部分病畜呈犬卧姿势,多数在1d内死亡。
慢性型病例:典型症状为慢性肺炎和慢性肠胃炎症状,多数为持续性咳嗽,精神萎靡,呼吸困难,食欲废绝,消瘦不振。病程较前两病型较长,多者达2周,后期多数因衰竭为病死。
根据咽喉肿痛、呼吸困难、皮肤紫红色,结合流行特点,剖检病理(肝脏水肿、气肿,肺内不同程度坏死灶),可作为初诊要点。确诊必须结合实验室诊断,采取病变部的肺、肝、脾及胸腔液,制成涂片,用碱性亚甲蓝液染色后镜检,如从各种病料的涂片中,均见有两端浓染的长椭圆形小杆菌时,即可确诊。
猪肺炎临床诊治,极易与急性咽喉炎型炭疽、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气喘病等相混淆。临床要做好鉴别诊断。
4.1 急性咽喉型炭疽
此病主要侵害颌下、咽喉、颈前淋巴,而肺部没有病变变化。比较而言,猪肺疫咽喉周围随有病变变化,以出现出血性浆液性炎症为主。同时,肺部有明显的病变变化。取病料组织涂片镜检,炭疽为红色荚膜的大杆菌,猪肺疫为两端浓染的长椭圆形小杆菌。
4.2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
此病病变局限呼吸系统内,可见肝部呈紫红色。比较而言,猪肺疫虽肝脏有炎症,多数为灰色病变区。取病料镜检,明显可见大小不同的病原体。
4.3 猪气喘病
气喘病主要症状是气喘、咳嗽,体温不高,其全身症状轻微。肺炎病变呈胰样或肉样,界限明显,两侧肺叶病变对称,无化脓或坏死趋向。猪肺疫与上述症状和病变有明显区别。
猪肺疫常见咽喉部肿胀,皮肤、皮下组织、浆膜以及淋巴结有出血点;而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变常局限于肺和胸腔。猪肺疫的病原体为两极染色的巴氏杆菌,而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原体为小球杆状的放线杆菌。猪气喘病患猪的体温不升高,病程长,肺部病变对称,呈胰样或肉样病变,病灶周围无结缔组织包裹
5.1 加强饲养管理
消除可能降低抗病能力因素和致病诱因如过冷、过热、通风、采光差、潮湿、受寒等。圈舍、环境定期消毒,增强猪体抵抗力。猪舍定期消毒。隔离病猪及发病圈舍过道用0.1%百毒杀及生石灰交替进行消毒,1次/d。粪便掺上稻草进行自然发酵。新引进猪隔离观察1个月后健康方可合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提倡早期断奶。采用全进全出制的生产程序;封闭式的猪群,减少从外面引猪;减少猪群的密度等措施可能对控制本病会有所帮助。
5.2 及时控制感染
致病菌多杀巴氏杆菌感染,一旦控制不得当,可迅速诱发全群感染,甚至导致全群覆灭,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长久以来,免疫接种被看作是有效预控此病的关键。免疫接种同时,加强猪群护理,注意消除一切不良因素,搞好兽医卫生工作,逐渐增强猪群体质,提升其抗病毒的能力。根据以往接种经验,每年的春秋两季是接种的最佳时节。目前,国内常用的接种菌苗有两种:一种为猪肥疫氢氧化铝甲醛菌苗,仔猪断奶后一律皮下注射5 ml,2周后即可产生免疫效力,有效免疫期达半年之久;另一种为猪肺疫弱毒冻干菌苗,口服免疫,参照使用说明接种。适量取用冷开水稀释,将其混合饲料中。一般一律口服1头份,有效免疫期为6个月。
5.3 及早诊治
一旦发现感染病例,及早隔离,及时诊治。很多研究综述中,提及抗生素疗法。但是,此菌有极强的耐药性,导致临床效果不是很好。实践过程中,肌肉注射普杀平、强化抗菌剂、帝诺、氟甲砜霉素,连用3 d,康复效果较好;饲料中拌支原净、多西环素、氟甲砜霉素或北里霉素,连续用1周,有很好的疗效。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结合药敏实验,选择敏感药物进行治疗。
近些年,中药疗法被推广普及,临床用药可尝试借鉴。
处方1:白药子9g,黄芩9g,大青叶9g,知母6g,连翘6g,桔梗6g,炒牵牛子9g,炒葶苈子9g,炙枇杷叶9g。用于治疗猪肺疫早期病例。按处方配药,加鸡蛋清2个为引,水煎取汁1次喂服,2剂/d,连用3d。
处方2:桔梗6g,玄参6g,山豆根6g,牛蒡子5g,射干6g,黄芩9g,杏仁5g,知母5g,贝母3g,甘草6g。按处方配药,水煎取汁,候温灌服,1剂/d,连用3d。
处方3:金银花、连翘、知母、牛蒡子、黄连、山豆根、紫花地丁、甘草各10g,射干、大黄、蝉蜕各12g。按处方配药,粉碎为末,供50kg体重猪只拌料喂服,或开水冲调,候温灌服。
[1] 姚火春.兽医微生物学实验指导(第2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7-9.
[2] RE布坎南.NE吉本斯.伯杰.细菌分离手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132.
[3] 高明燕,赵宝华.多杀性巴氏杆菌检测、鉴定和分型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10,(9):67,62.
[4] 林乐峰.猪肺疫的中药治疗措施[J].湖北畜牧兽医,1994,(3):69-71.
[5] 谢春,万德辉.一例急性猪肺疫的防治[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