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树平 屈林林
(榆林市农垦农业技术服务站,陕西榆林 719000)
生态养猪是养猪业发展方向
丁树平 屈林林
(榆林市农垦农业技术服务站,陕西榆林 719000)
1.1 环境污染
传统养猪的散养模式因为圈舍简陋不堪,多数联户、联片,常有串户、串场情况,而封闭圈舍的管理意识差。由于猪场设备简陋,冬季不保暖,夏季不防暑。舍内污水随意排放,严重污染周边环境。夏季高温潮湿,中间宿主包括蚊虫、蝇虫等频出,导致疫病丛生,影响养殖效益。除了废物的污染之外,污物中超标的氮化物、钙磷含量等,都是重要的污染源。世界范围内,有统计的20个污染严重的城市中,16个出自中国。养猪粪便排出、污水污染等等,很大程度上加重土壤有毒物质的残留,污染生长作物。而用这些作物循环喂猪,将加重猪体危害,甚至威胁到肉品安全,危害消费者健康。因此,生态养猪是现今养猪业的发展趋势。
1.2 投入品有害物质残留
生猪喂养饲料被污染,包括有害气体、污染污水、化学制剂、农药化肥等。如果饲料贮藏保管不善,诱发的霉菌毒素、青霉菌素、镰刀菌素等等,使饲粮腐败变质,甚至喂养生猪发生中毒死亡。
1.3 药品滥用
过去的散养模式,没有规范的技术指导。处于防范病害的角度考虑,盲目与饲料中添加过量抗生素、磺胺类药物等,导致猪体内药物残留超标。部分追求高市场效益,不注意控制休药期,造成肉品质量安全问题。使用这些兽药做添加剂或治疗,能抑制猪体内有害病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但是长期使用,特别是滥用,不仅能破坏肠道的正常菌群平衡,而且会降低机体的免疫功能,导致机体消化机能紊乱、细菌耐药性和药物残留的产生。甚至有的违法使用禁止的兽药做饲料添加剂,造成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
生态养猪理念的提出,涉及到生态学、环境学、卫生学、土壤学等学科。生态养猪以养猪业为主体,综合利用猪粪,相互促进,用低投入获得高回报,实现生态养猪的良性发展。
生态养猪:相对于常规养猪而言,是指运用生态学原理,遵循牧业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基本原则,以猪为牧业生态系统中的动物要素,用农业生态工程方法协调环境、生物等关系,有机地组织生猪生产体系,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和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利用自然资源(水、热、生物、太阳等)、人力、物力等,通过物能的多次循环利用、增值而获取最大的生物量。就是研究猪与生存环境间在不同层次上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的科学与生产实践,从而达到符合生态文明,动物生产与生存环境互相改善的生产目的。
3.1 提高认识
革新传统的养殖观念,新的饲养模式,基层民众要接受,必须从观念上有所转变。由此,加大宣传教育,引领新技术学习,转变传统观念,树立环保意识,重塑科学发展观,走科技兴畜的发展思路。同时,政府出台优惠政策,提供优质种猪群,提供环保型饲料,注意完善供求信息。针对性举办补习班,确保技术上门,保证家家户户技术在手。此外,疫病防治到位,根据动物防疫法,落实好疾病防控和保健工作,帮助农户走生态养猪之路,确保动物性产品的安全性,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3.2 科学使用饲料
使用环保型饲料,针对药物残留问题的出现,农业部先后颁布的明文条例中,明确规定了29种涉及到氯霉素、激素类、类激素类、安眠镇定类等禁用药品。同时,规定了8种禁止用做促动物生长的促生长剂。但是,在高额利润的诱惑下,不少企业视法令于不顾,继续添加上述违禁药品,严重危害到公共安全。由此,针对这些问题的出现,一方面,国家要加大惩处力度,整肃市场环境,确保畜产品的质量安全。另一方面,引导养猪户使用绿色环保饲料,比如:微生态制剂、中草药制剂、中药材制剂等,都是有效提升饲料中蛋白、氨基酸等利用率,同时对动物体无毒副作用,无药物残留,不产生耐药性的有效药剂。
3.3 推广生态养殖
推广生态养殖小区,做好环境保护的治理工作,是生猪养殖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传统的养猪模式,忽视这一环节,不重视排污的处理工作,导致环境恶化严重,使着生猪养殖遁入恶性循环的发展模式。不仅养殖效益得不到提升,甚至影响到民众的身心安全。由此,顺应时代发展,改变传统一家一户的散养模式,必须要着力推广生态养猪小区,将生态养猪规范化、标准化,统一处理排放的污物,确保养殖环境的安全可靠。推广生态养猪,必须要做到:(1)养猪与环保相结合,不能走先发展后治理的旧路子。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污,同步处理,确保生态与养猪的良性发展;(2)养猪与种植业相结合,养猪污物的排出,是影响养殖环境的根源。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思路,就是实现养猪与种植业的结合。所有排出的污水、粪便等,统一集中发酵,经无公害化处理后,作有机肥施入土壤,走“污物→沼气→土壤”的良性循环思路。同时,规模化、产业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生态养猪技术。要以屠宰加工企业为龙头,以生态养猪小区为基础,以市场为发展导向,逐步落实好产业化、集团化生产,形成“集团+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如此将有效降低农户养猪风险,提升抗病能力,保证畜产品质量,提升市场竞争力。
[1] 洪年发.从猪场规划设计的角度探讨减少环境污染的途径[J].湖南农业科学,2003,(4):76-78.
[2] 赵晨曦,肖波,禹逸君.畜禽粪便污染和处理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J].湖南农业科学,2003,(6):52-55.
[3] 陈常云,徐大节,周元军.规模化猪场猪粪尿的综合利用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03,(5):20.
[4] 吴金英,李勇,杨前平.影响养猪小环境因素及其调控设备选型配置[J].湖北农业科学,2000,(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