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母猪产仔率的措施建议

2015-01-25 07:01:35林松柏彭雪姣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5年10期
关键词:产仔产仔数保胎

林松柏 彭雪姣

(湖南省益阳市南县畜牧水产局,湖南益阳 413200)

提高母猪产仔率的措施建议

林松柏 彭雪姣

(湖南省益阳市南县畜牧水产局,湖南益阳 413200)

常规管理状态下,母猪产仔窝数在每年1.8~2窝。想要提升产仔窝数至2.5窝左右,就要针对性采取措施。文章结合工作实践,汇总相关的研究资料,分析指出提高母猪产仔率的措施建议——优选小母猪、适时配种、注意保胎、加强孕期管理、促进发情排卵、搞好疾病的防治,要点性知识以供参考和借鉴。

母猪 产仔 措施

1 前言

母猪常规管理期间,理想状态下,可年均产1.8~2窝。有效增加到窝数在2.5,提升产仔数,有赖于加强饲养管理。同时,还取决于优选小母猪、适时配种、注意保胎、加强孕期管理、促进发情排卵、搞好疾病的防治,文章依次论述,做参考和借鉴。

2 提高母猪产仔率的措施建议

2.1 优选小母猪

考虑本场养殖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引种计划。引进种猪的日龄,要有层次感,便于设施的综合利用。选择的种母猪,确保为远缘杂种母猪的后代,方可获得高养殖效益。优选小母猪,同样需留意上代母猪的生产性能,以产仔多、泌乳强、仔猪成活率高、护仔能力强的母猪为上佳。同时,注意观察母猪的乳头排列,是否整齐,是否对称、是否呈品字形,有无无效乳头存在。同时,注意乳头的形状,不能选“钉子奶”。

2.2 适时配种

根据计划配种,禁止乱配。配种后,做好记录。初配日龄把握准确,过早过晚都将影响配种率,降低产仔数量。最佳的初配时间,一般情况下,母猪在8~9个月,体重在60~70kg。那些引进的良种母猪,初配时间在12个月左右,体重在90~100kg以上。那些杂种的母猪,初配时间在10~11个月,体重在80~90kg。在配种时机的把握上,因季节、品种、年龄、气温等的不同,同样存在差异性。当观察母猪——阴门红肿消退、丝状黏液流出,按压母猪呆立不动,可判定为母猪最佳配种时机。时间上的把握,通常情况下,每间隔18~22d,母猪发情1次,时间持续3~5d。由此,最佳的配种时机:一般情况下,在发情期后2d;良种母猪,在发情后的3~4d;杂交母猪,在发情后的,第2d上午,或第3d下午。在配种频率的把握上,要求一个情期内多次授精配种,首次配种后,间隔12~18h,二次配种。之后,间隔6~12h,进行三次配种。这种多次受孕的安排,无形中增加受孕机会,增加了受孕的概率。但是,次数严格控制在3次之内,否则,适得其反。有基层试验,用混合精液受孕,不同品系或同一品系的种公猪精液,2~3头混合人工授精母猪。经试验证实,此法产仔数量高,成活率高,体壮,发育好。部分母猪经配种后,妊娠期检查未受孕,同样不表现出发情症状。此时,可考虑采取措施,增加母猪的排卵数。

2.3 注意保胎

母猪配种后1~2周,分娩前3周,为流产敏感期。此时,最应做好保胎工作。饲料管理方面,禁止饲喂冰冻、变质日粮,尽量供给高蛋白日粮,适量补充维生素、矿物质等丰富的精料。特殊情况下,注意肌肉注射黄体酮,可起到很好的保胎效果。

2.4 促进发情排卵

正常情况下,初配母猪、待产母猪,在断后1周,即可出现发情征兆。但是,出现发情异常,也是时发生。如果乏情母猪,过于肥胖,贪吃贪睡。注意控制配合饲料,适量增加运动,多喂青绿饲料逐渐恢复正常膘情。如果乏情母猪,过于瘦弱。建议短期优饲,增加能量饲料,适量用青绿饲料,恢复母猪膘情,增加母猪排卵数。同时,配合公猪骑跨,适当诱情母猪。

2.5 加强孕期管理

进入孕期的母猪,加强饲养管理。全程饲喂,本着“两头精,中间粗”的原则,供给优质、清洁日粮,禁用霉变、劣质饲料。用料时,适量搭配用轻泻饲料,比如:麸皮,避免便秘问题。母猪妊娠期,进出圈舍,禁止恐吓驱赶,严防滑倒。配种时,安排单圈饲喂。条件允许的,头胎过夏的母猪,注意接种乙脑、细小病毒病疫苗,做好预控此类疫病的准备。

2.6 搞好疾病的防治

传染病是造成母猪繁殖障碍的主要原因,危害最大。如细小病毒病、非典型猪瘟,乙型脑炎、钩端螺旋体病、鹦鹉热衣原体病、布氏杆菌病、蓝耳病(猪繁殖呼吸障碍综合征)、猪附红细胞体病、弓形体病等。补救方法不当或处理不及时等引起母猪生殖道受损,以致继发感染子宫炎、子宫内膜炎、阴道炎等生殖道疾病,造成母猪不发情,发情不正常,屡配不孕或引起妊娠母猪流产等。通常情况下,仔猪10日龄左右注射大肠杆菌苗,仔猪出生半个月至断奶后1周预防黄、白痢病的发生与流行;12日龄左右注射链球菌苗;15日龄左右注射水肿病疫苗;30日龄左右接种猪瘟、副伤寒、肺疫和丹毒疫苗,可有效预防各种疫病发生。在配种前15~20d要分期注射兰、细、伪三联苗及乙脑苗和猪瘟三联疫苗等,以预防母猪不孕、早产、流产、产死胎和产仔不成活等病症。以上各种疫苗可每次间隔3~7d注射1次,这样做就不会影响母猪发情配种。怀孕母猪产前防疫要在母猪产前40d左右和20d左右分别注射1次仔猪大肠杆菌苗,预防仔猪发生黄、白痢病;在产前30d左右注射腹泻二联苗,预防仔猪流行性腹泻和传染性胃肠炎发生。

3 结论

综合上述措施建议,笔者认为提高母猪产仔率的前提,是优选小母猪。在落实好这项前提工作的基础上,尽量做到适时配种、注意保胎、促进发情排卵、加强孕期管理、搞好疾病的防治,正是这些细节性的问题,才成就了高产仔率的回报。

[1] 柳锦根,李桂芹.提高母猪产仔率综合技术措施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1,(4):327-328.

[2] 伏志斌.影响母猪头胎产仔数的初配因素分析[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4):61.

[3] 王云生.提高母猪产仔率与成活率综合技术措施[J].畜禽业,2008,(5):54-55.

猜你喜欢
产仔产仔数保胎
提高妊娠母猪产仔数的技术措施
母猪产仔率低的原因分析及提高措施
影响母猪产仔数的因素和解决措施
胎次与公猪对巴马香猪产仔数影响及产仔数统计对样本量要求的研究
一种圆桶式狐、貉产仔箱的应用与推广
跟风“保胎”没必要
保胎这件事 真是《坑娘》
妈妈宝宝(2019年10期)2019-10-26 02:45:46
保胎之纠结——绝对卧床还是适当运动
妊娠母猪保胎技术要点(上)
湖南农业(2017年1期)2017-03-20 14:04:43
月相影响奶牛产仔
百科知识(2016年21期)2016-12-24 21:0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