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我国现在处于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时期,医药工业也随之呈现迅猛发展之势。作为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技术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药物毒性病理学受到了重点的关注和足够的重视。在药物毒性病理学的临床研究中,脏器取材是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药物毒性病理学学科和学科的发展方向为讨论的基本出发点,并对实验动物器官取材的一般原则和常用实验动物各器官取材的标准展开了探究。
药物研究过程中,必须对药物的毒性病理学开展深入的探究,确保药物的毒性病理学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同时,在药物研究的过程中,还应该尽最大的努力减少药物所造成的各种副作用,避免对患者的疾病恶化产生影响。目前,对药物毒性病理学的研究,多数会采用试验动物来完成,通过对各脏器的病理检查,了解药物的实际作用和各种机理反应。一般而言,对脏器的取材,需按照一定的标准来实施,不能随意的取材,应具有针对性和专业性,从多方面保证取材是正确的,不会对其他的脏器构成损伤。本研究主要对药物毒性病理学中脏器取材的标准方法进行研究,现做如下综述。
1 试验动物器官取材的一般原则
试验动物是临床研究新药所使用的动物,小白鼠是常见的试验动物。从临床上来分析,试验动物的器官取材并不是按照主观意愿来进行的,而是要结合客观标准来完成。本文认为,试验动物器官取材的一般原则,主要是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1,倘若在取材过程中,肉眼就能够发现病变的具体位置和形态,则应进一步的仔细观察和确定,要选择好精确的病变部位,绝对不能在取材工作中发生漏取的现象 [1]。第2,取材过程中,所取的器官,应能够全面的反应脏器是否出现了明显的病变,是否能够凸显出病变的全部样貌等等。第3,在取材时,必须对脏器的变化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病变的情况、隶属的病变阶段,要从病变脏器的表面到内部,详细的总结所有的情况。同时,还要对病变的具体位置、重量等等进行分析 [2]。第4,倘若在取材过程中,不能用肉眼明显的发现病变,则可以对脏器采取代表性的取材方法,也就是选择一些具有突出位置的材料。一般而言,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的病变,是比较深入的病变,脏器取材过程中,需包括器官的主体结构。第5,在取材的过程中,还要尽量的保持脏器标本的完整性,临床上取材的太厚、太薄都不是理想的选择。一般而言,在厚度上,需掌控在3~5mm之间,面积应控制在1.5~2cm 2之间,体积应控制在1.5×1.5×0.5cm 3左右。
2 常用试验动物各器官取材标准
药物毒性病理学中脏器取材标准,除了大体上的标准外,各个系统的取材标准还是具有一定差异的。毕竟,脏器也划分为大小,功能各不相同,处于的位置也不一样,所以在取材过程中,还需要依据脏器所隶属的系统,采取差异化的取材标准,确保脏器取材能够符合临床要求,为后续的研究和分析,提供较多的帮助,减少不必要的问题出现。在此,本研究主要对常用试验动物各器官取材标准进行论述。
2.1 消化系统
药物毒性病理学研究中,关于消化系统的研究占有很大一部分,为了能够更好地取材,在消化系统的取材方面,应按照以下标准来进行:第1,胃窦部是比较脆弱的部位,取材过程中,很容易造成损伤。为此,我们在胃窦部的取材时,应尽量的取胃窦部全层结构的一块,面积要控制在1.5×1.5cm 2左右。第2,肠道的取材是细节部分,所以要尤其注意。一般来讲,在倡导的取材中,主要是会取6块左右的组织,并且要尽最大努力保证肉眼标准的完整性。长度的控制当中,肠道取材会控制在1~2cm的长度 [3]。
2.2 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疾病类型较多,同时也是药物毒性病理学研究的重点系统。试验动物关于呼吸系统的脏器取材,应在很多方面都进行精确的控制。例如,在肺脏的取材方面,一般是会取3块组织,同时包括了胸膜组织。取材时,体积需控制在1.5×1.5×0.5cm 3。另外,在呼吸系统的其他脏器取材方面,体积也是按照1.5×1.5×0.5cm 3来完成的,具体的细节因素,则要根据客观实际情况来完成 [4]。
2.3 其他系统
药物毒性病理学研究中,脏器的取材方法不断的细致化,很多时候都会在一些细小的脏器取材上做出努力。除了上述的两个系统外,其他的很多系统在脏器取材上,都做出了明确的规范。首先,泌尿系统的取材当中,会在试验动物的肾脏两侧,分别取1块材料,该材料必须包括肾脏的主要结构,这样才可以确保研究的权威性。其次,在生殖系统的取材中,基本上会对试验动物的甲状腺,包括甲状旁腺、肾上腺予以整体取材,一方面是为了全面研究,另一方面是为了减少对其他脏器的损害。
3 总结
本研究对药物毒性病理学中脏器取材标准方法展开研究,从现有的工作来看,多数脏器取材的标准都能够按照客观标准来实施,取材的精度、大小、位置等等,均未出现太大的问题,药物毒性病理学的研究也因此获得了较大的进步。日后,应在取材标准上深入探究,包括取材的手法、方式、器械等等,以此来确保取材标准的提升和药物毒性病理学研究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