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作者简述了孔雀石绿的ELISA检测方法、经验及关键环节的注意事项,为实验室检测人员提供参考。[关键词] 孔雀石绿 ELISA检测方法
作者简介:齐海霞(1973-),高级兽医师,从事实验室管理及检测。
1 孔雀石绿概述及危害
孔雀石绿是人工合成的有机化合物,它既是杀真菌剂,又是染料,易溶于水,溶液呈蓝绿色。孔雀石绿进入人类或动物机体后,可以通过生物转化,还原代谢成脂溶性的无色孔雀石绿,具有高毒素、高残留和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严重威胁人类身体健康。所以,我国于2002年将孔雀石绿列入《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化合物清单》中,禁止用于所有食品动物。
2 检测方法
当前,水产品中的孔雀石绿残留检测方法有四种。即快速检测、ELISA检测、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法。其中孔雀石绿ELISA检测方法所需物品少且出现结果快,检测成本相对较低,检测结果比较准确,较适用于大多数实验室检测,是最合适的初筛方法。
3 孔雀石绿ELISA检测方法
3.1 样品前处理
(组织样品:鱼、虾样品;稀释倍数:1.5;添加T:0.5ppb)
(1)匀质无骨样品至粉碎均匀(糊状),-20℃保存。
注意:最好提前匀质,因为样品质量较少,加液后匀质会导致损失过多。
(2)准确称取2g匀质好的样品,加入1ml 1x样品提取液A,0.4ml 1x样品提取液B,加入6ml乙腈后,最大速度涡旋振荡4min或者振摇20 min。
注意事项:
A、样品提取液A比较难溶解,需提前配制,且搅拌时间较长。
B、先加样品提取液A、B后涡旋至组织分散,再加入乙腈涡旋。乙腈会让组织抱团,致使组织分散障碍,无法达到混合均匀的目的。
(3)室温(22.5±2.5)℃下转速4000rpm离心10min后,取2 ml上层有机液到另一新离心管中,该离心管中应先加入300mg的纯化试剂,最大速度涡旋振荡1min后,室温(22.5±2.5)℃下静置10min。
注意:需先称量纯化试剂再加上层有机液;确保静置时间,不宜缩短,以免影响实验结果。
(4)室温(22.5±2.5)℃下转速4000rpm离心10min。
(5)取1ml上清液到一干净离心管中,通过平行蒸发或者氮气吹干(50℃~60℃水浴)。
注意:乙腈吹到完全干燥,但不宜时间过久,1ml液体基本吹干需半小时左右,视具体情况而定。
(6)加入100μl 的1x 氧化剂液到吹干的样品管中,涡旋振荡1min后,室温(22.5±2.5)℃下转速4000 rpm离心1min后,室温下静置15min。
注意:氧化剂液配制需用乙腈稀释;离心1min不可省略,静置时间不可缩短。
(7)加入400μl的1x样品提取液C到样品中。
(8)加入650μl的正己烷到样品中,涡旋振荡1min后,室温(22.5±2.5)℃下最大转速离心5min。
注意:最大转速以离心机为准,可用10 000rpm,如无法达到可适当降低转速。
(9)弃除上层有机溶液,每孔取出90μl下清液,即可进行样品检测。
注意:弃除上层有机溶液及杂质的同时,尽量多的保留下清液,以免点板时由于样品液过少而无法做平行。
注:前处理所需仪器为天平、匀质器、离心机、涡旋仪、平行蒸发仪或氮吹仪。
3.2 样品上机
注意事项:检测步骤中所用酶标板、标准品等需提前回温1~2h;超过1个月不使用的试剂盒,需将100xMG-生物素耦合物以及标准品冷冻保存。
(1)分别加入90μl标准品或样品于对应的标准品孔及样品孔中。
注意:标准品及样品均需做平行,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在每孔中加入30μl 1xMG-生物素耦合物,轻敲微孔板边缘混匀1min。
注意事项:1xMG-生物素耦合物按1:99比例配置,且现用现配。
(3)室温(22.5±2.5)℃下避光孵育30min。
(4)洗板:洗板3次,每次应该加入250μl 1x洗液,最后一次使板尽量甩干并在吸水纸上吸干。
注意事项:拍干的板不宜有气泡,如有气泡应用干净枪头戳破;拍干板后应马上加入下一步反应的液体,避免板过干,影响检测效果。
(5)每孔加入100μl的1x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链亲和素,室温(22.5±2.5)℃下避光孵育15min。
注意事项:1x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链亲和素按1:99比例配置,且现用现配。
(6)洗板:重复(4)过程一次。
(7)加入100μl TMB底物,轻轻混匀1min,室温(22.5±2.5)℃下避光孵育10~15min.
(8)加入100μl的终止液终止反应,在450nm下读OD值。
虽然孔雀石绿ELLSA检测方法步骤繁多,但是只要注意到这些细节,检测结果还是相对准确的。
4 使用ELISA试剂盒检测的注意事项
(1)检测步骤中所用酶标板、标准品等需提前回温1~2h。
(2)匀质应尽量完全,呈糊状。
(3)需振摇混匀时,如用振荡器混匀,振荡时间相比涡旋仪应适当延长。
(4)离心后吸取上清液时,应注意按照吸取的液量选择合适量程的加样器,避免因加样器不合适而吸取到下层有机液。
如:上清液需要1~4ml时,均使用1ml的加样器,可增加吸取次数,但切勿使用5ml的加样器吸取上清液。
(5)氮气吹干前,应先润洗针头;放入样品开始氮气吹干,
(下转第3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