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种植优质牧草,加工优质草料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文章以“牧草饲料”为主要研究对象,就其加工与利用展开深入、细致的探讨和分析,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参考。
众所周知,牧草的栽培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只有真正做好牧草的加工与利用才能让牧草的价值得以充分展现。由此可见,对于牧草饲料的加工与利用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1 牧草调制常用方法
1.1 田间晒制法
田间晒制法最为主要的特点就是将收获后的牧草平铺,进行暴晒,然后收集成小堆,自行干燥。具体来说,就是收刈牧草以后,就近将其摊开,每隔一段时间进行防晒,等到水分逐渐降低到50%左右的时候,可以将其收集起来堆垛,高度一般以1m左右最为合适,然后让牧草自然风干。如果天气条件较为良好的话,清晨摊晒,傍晚的时候就可以收集成垛,如果天气条件不好的话,最好能够在草堆的外面盖上塑料布,有效防止雨水的冲淋,等到天气晴朗的时候再进行倒堆翻晒,一直到干燥为止。
1.2 草架干燥法
草架干燥法就是事先搭建一定数量的草架,将牧草在田间干燥至水分只剩45%~50%左右的时候,牧草上架。为了有效保证草架干燥牧草的效果,在搭建草架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中部要留有足够的空间,让空气流通起来,这样才能让水分在较短的时间散失,加快牧草干燥的速度,尽量减少各种营养物质的损失。
与此同时,在堆放牧草的时候,尽量将牧草捆成束,逐层堆放,成圆锥或者屋顶的形状,至于草架的大小,要根据牧草的实际产量来决定。
1.3 发酵干燥法
发酵干燥法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干燥法,通常是在遇到天气条件连续不好的时候使用,主要的做法就是首先将刈割的牧草在地面铺晒或在草架上风干,使新鲜的牧草凋萎,当水分减少至50%时,再堆成3~6m高的草堆,堆积时应多践踏,力求紧实,使凋萎牧草在草堆上发酵6~8周,牧草逐渐干燥而成棕色干草。为防止发酵过度,每层牧草可撒约青草重0.5%~1.0%的食盐。
2 牧草调制的基本原则
2.1 牧草原料中糖分含量
要保证原料中含有一定的糖分,有效保证乳酸的繁殖,通常糖分的含量应该是牧草鲜重的1%~1.5%。
2.2 收割时间
要掌控好牧草收割时间,以充分保证牧草调制的效果。
2.3 含水量
适量的含水量很重要。由于牧草的种类以及收获时间的不同,含水量通常也有所差异,但是通常以65%~75%为合适。
2.4 温度适宜
一般来说,青草发酵的温度应该严格控制在19℃~37℃之间,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最好是能够控制在25℃~30℃。
3 牧草饲料的加工技术
3.1 草颗粒加工技术
草颗粒是以草粉为原料经制粒机压制后形成的颗粒状饲料。目前草颗粒的加工基本都是机械加工,常用的加工设备就是颗粒机或颗粒机组。如果操场的规模比较小,通常只使用颗粒机单机进行草粒的制作与加工,如果草场的规模比较大的话,最好是用颗粒机与各种配套设备搭配使用。
关于草粒的技术要求,一般要力求做到产品的大小、形状均匀,不要破裂,表面光洁,直径要看具体所要供给的对象,如果畜禽小,那么颗粒较大,如果畜禽大,颗粒则可以稍微大一些。
草粒的原料是草粉,因此草粉的含水量往往对成粒效果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为此,草粉原料的含水率以10%~12%左右为最为适宜,这样的含水率可以增加原料的可塑造性,提高成粒性。
3.2 草块加工技术
草块是由切碎或粉碎干草经压块机压制成的立方块状饲料。同草捆相比,由于草块不需捆扎,故装卸、贮藏、分发饲料时的开支减少,又因草块密度及堆积容重较高,贮存空间比草捆少1/3,同时草块的饲喂损失比草捆低10%,因此相对于草捆在运输、贮存、饲喂等方面更具优越性;与草颗粒相比,压块前由于不需将干草弄得很细 碎,从而节约粉碎能耗,而且使干草保持一定的纤维长度,更适合反刍家畜的生理需要。用干草块喂养家畜更方便、卫生,还可以很方便地同青贮料或精料混合起来 为家畜提供全价日粮,草块生产还可以使牧草收获、贮存和饲喂所有过程全部实现机械化。
事实上,牧草压块我们通常采用田间压块的方式,田间就是压块采用自走式或牵引式压块机,机具在田间作业过程中,可一次完成干草捡拾、切碎、成块的全部工作。田间压块方式适用于天气状况极有利于牧草田间干燥的地区,即在这些地区,割倒牧草能在短时间内自然干燥到适宜压块的含水率,而且田间压块主要用于纯苜蓿草地或者苜蓿占90%以上的草地的牧草收获压块。
4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牧草的加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稍有不慎,就会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效果,进而影响到其积极效用的发挥。为此,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到牧草加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而采用合理的方法实现对牧草的加工与有效利用,真正做到充分、合理、有效地利用饲草资源、保证畜禽饲草的常年均衡供应、提高牧草的饲用价值、促进牧草的增值和商品化过程、从而提高牧草种植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