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炎是奶牛产后最常见的产科疾病之一,主要在奶牛产后数天,因微生物感染所导致的子宫内膜发炎,该病发病率高达20%~40%,占不孕症的70%左右。它通常是子宫膜的黏液性或脓性炎症,常继发于阴道感染、难产、子宫内恶露不尽、胎衣不下、死胎、阴道及子宫脱出等。如果不及时治疗,炎症容易扩散,可引起子宫浆膜或子宫周围炎,并常转为慢性炎症,最终导致长期不孕,给养殖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1 病因
1.1 病原体感染
奶牛子宫内膜炎主要是由微生物感染造成的,微生物会在奶牛分娩时或者产后,经由各种感染途径浸入,主要是由环境中的非特异性细菌引起,包括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还有某些特异性病原微生物,其中有布氏杆菌、沙门氏菌、结核杆菌、牛鼻气管炎病毒等。这些细菌在子宫内的存活时间可长可短。在发生难产、胎衣不下、子宫脱出、流产时,使子宫弛缓、复旧延迟,均易引起子宫内膜炎。
1.2 卫生环境不良
牛卧下时牛体被粪尿污染,产房因不打扫而脏乱,牛舍卫生清洁工作未做,牛床潮湿,牛舍在母牛分娩前没有进行消毒工作,垫草由于没有及时更换而发霉。所以牛场做好卫生消毒工作,保持畜舍卫生,夏季保持通风良好,冬季主要防寒保暖。
1.3 生产操作不规范
在人工授精或者阴道检查的过程中,如果工作人员操作不规范,例如输精器械操作不当使子宫受损,会使子宫内被病原体感染而引起炎症。而如果术者在没有严格消毒手臂的情况下,就进行剥离胎衣、整复子宫等手术,也会使病原体进入子宫从而引发炎症。
1.4 疾病继发
分娩时各种应激可诱发子宫内膜炎,产后子宫迟缓,恶露滞留,难产,子宫脱出,阴道脱出,胎衣不下等。
2 临床症状
2.1 急性子宫内膜炎
病牛产后感染、胎衣不下以及流产等易引发该病,患病后,主要症状为:体温升高,脉搏和呼吸数增加,精神沉郁,食欲不好,产奶量降低,反刍减弱或停止,有轻度鼓气,拱背,努责,有排尿姿势,有乳白色、灰白色黏液性或者黏性的脓性分泌物从阴道内排出,在其卧地时量尤其多。子宫角变大并且子宫角变粗,收缩反应比之以前,明显减弱,偶尔有波动感,子宫颈外口黏膜呈充血,肿胀。
2.2 慢性子宫内膜炎
慢性子宫内膜炎包括慢性黏液性子宫内膜炎和慢性黏液性脓性子宫内膜炎。
慢性黏液性子宫内膜炎。牛的发情周期异常,或者虽然发情周期正常但是确在频繁的配种下仍然无法怀孕、隐性流产。当病牛卧下或者发情时候,会有混浊且内有少量白色絮状物的黏液经由阴道排出。阴道和子宫颈外口黏膜充血,肿胀,在宫颈口稍张开,阴道底部积聚分泌物,子宫角增粗且变大,子宫收缩能力下降,子宫壁变厚。
慢性黏液性脓性子宫内膜炎。该病主要分泌物中含有多量脓液,且脓液呈现灰白色或黄褐色,较稀薄。病牛发情时候被排出的比较多,并且发情周期紊乱。阴道黏膜以及子宫颈内壁充血,子宫颈稍张开,子宫角变大,增厚,子宫收缩能力弱,当有分泌物积聚时,可感到有轻微波动感。
2.3 隐性子宫内膜炎
临床上无症状,发情周期、排卵正常,但屡配不孕或配种受孕后发生流产,发情时阴道流出的黏液中含有气泡或发情后流出紫红色液体。
3 治疗
奶牛子宫内膜炎的诊治,主要使用抗菌消炎药物,其目的在于阻止细菌感染扩散,清除子宫腔内渗出物,促进子宫收缩。目前,子宫冲洗法、全身治疗和激素疗法是子宫内膜炎的最常使用的治疗方法。
子宫冲洗法可以促使子宫排出内炎性分泌物,对子宫的侵蚀较小,可使子宫的炎症消除并达到净化。本方法如下:在子宫内注入150~200ml的0.1%高锰酸钾、0.1%雷夫努尔或0.1%新洁尔灭等冲洗液,注入后先将这些液体导出,之后再次注入,再导出,如此反复操作,到清亮液体从子宫排出为止。冲洗后,要往子宫内投入如下常用的药物:土霉素、恩诺沙星、青霉素、链霉素、头孢类、磺胺油悬混液等,同时,要给奶牛肌注氯前列醇,以此来促使子宫内溶物加快排出。
当病牛出现体温升高,没精神,食欲和产奶量降低,反刍减弱或停止等全身症状时,我们要采用全身疗法,特别是当病牛恶露严重化脓和子宫内脓性分泌物较多时,要使用大剂量的抗生素,配合强心、补液、纠正酸碱平衡,而为防止病牛患败血症,可以通过静脉注射1000~1500ml的5%或10%的葡萄糖加维生素C、安钠咖,1000ml的10%氯化钠、头孢或青霉素链霉素。并且结合使用麦角新碱、催产素等可起到活化子宫,促进子宫内溶物排出的效果
激素疗法的功效在于,促进子宫收缩,中性粒细胞功能加强,促进黏液分泌等,来防止子宫感染。所以,在症状缓解后,为促进子宫内溶物排出,可使用催产素、前列腺素和雌激素。对于子宫内溶物的清除,催产素的效果很好,而前列腺素作者则比之更久。
4 预防
要对产后母牛加强监管力度。母牛分娩后,若发现产道有损伤流血等情况时,要及时对其进行治疗和清理,产后子宫极易发生子宫炎,因此牛舍和产房要保持卫生,经常消毒,并且保持干燥。产后数天,用0.1%新洁尔灭对母牛的尾根及后躯进行清洗;要在产后检查泌乳、食欲是否正常,阴道有无分泌物,如有异常,要及时对其治疗;要增强奶牛的护理和营养水平,保证干乳期和怀孕后期奶牛的日粮平衡,尤其是维生素、微量元素和钙、磷等,产后奶牛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产后子宫内投抗生素,以预防产后子宫感染,在产后应注意预防产后瘫痪、酮病等疾病的发生,要留意奶牛胎衣及恶露的排出情况;要加强奶牛营养水平,以此来防止因营养不够而导致的抵抗力下降,要保证全价营养饲料。与此同时,还要保证舍内的环境卫生,及时消毒,夏季通风,冬季保暖都要注意;严格规范人工授精和助产等操作程序,并要求人员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