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草原一直是很多人都向往和期待的地方,因为那里的环境是如此优美,总是可以给人以心旷神怡的感觉,可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种状况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人类也为之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尤其是如何有效协调日益扩大的畜牧发展规模与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已经逐渐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难题。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文章以“草原畜牧与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对其展开深入、细致的分析与研究,希望能够就如何实现畜牧业与草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依据与参考。
一直以来,人们都在不停地找到如何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这个问题的答案,然而却好像始终无法得出理想的结果,难道经济的发展真的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吗?未必如此。只要我们首先能够充分认识到环境,尤其是草原环境对于我们的重要作用和积极意义,进而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去实施、去践行,我们一定可以实现草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由此可见,对于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的探讨与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1 对草原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性的探讨与分析
草原是最好的天然屏障,不仅能够对经济,尤其是畜牧业的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同时也能够有效预防和缓解因各种自然灾害可能对人类产生的各种不利影响。正是基于这种特殊的作用,如何不断加强草原的建设,做好草原的生态环境保护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和积极意义。只有把草原的生态环境保护好,才能充分发挥其对草原畜牧业快速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进而最终实现是全面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终极目标。
此外,我们都知道草原植被的根系发达,对土壤有较强的固着作用;茂密的茎叶能够阻挡风雨对土壤的侵蚀;土壤中动物和微生物的活动使土壤多孔而疏松,能够吸纳雨水,减少地表径流,进而保持水土。一旦草原的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遭到破坏,将直接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导致草原退化,水土流失,沙漠扩大,水源枯竭,气候异常,生态失衡。
2 草原畜牧与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现状与分析
2.1 天然草场面积退化严重
近些年来,由于对草原生态环境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加上对草原生态环境建设的资金等投入不足,很多地区的天然草原生态环境呈现出明显的恶化、草场退化等趋势,而由于草场面积的退化,导致草群结构也随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杂类草开始不断增多,以此取代原本优质的牧草的数量,生物的多样性遭受严重破坏。与此同时,畜牧养殖的规模在日益扩大,对于牧草的实际需求在日益增长,这样就导致草原畜牧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2.2 草场的利用不够合理
草场的利用不够合理,大部分牧区在牧草返青时,对草场反复利用,幼苗被采食,根部营养耗空,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和天然下种,丧失了牧草生长的根本条件。这种不合理的草场利用方式不仅仅无法有效满足日益扩大的畜牧业养殖规模对牧草的需求,同时也严重妨碍了草原畜牧与草原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
2.3 草原的超载过牧加速了草场退化
众所周知,草原是有着一定的承载能力的,如果过度放牧,势必会对草场产生一定程度的损坏。由于畜牧业是很多地区最为主要的经济来源,近些年来,大家开始不断扩大放牧的规模和数量,这种速度之快严重超过了牧草的生长和再生能力,加速了草场的退化。
3 草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基于草原生态环境的重要地位,我们在今后一定要高度重视草原的生态保护工作,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切实加强草原生态建设,不断推动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 加强宣传,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理念是先知,也是行动的先导。为此,要想真正做好草原的生态保护工作,就要加强宣传,让人们充分认识到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保护性。
良好的草原生态条件不仅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条件,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繁衍的物质基础。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对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意识。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增强全民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激发全体农牧民群众投身草原保护和建设草原生态的积极性。同时,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健全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体系。
3.2 科学规划,为草原生态建设提供坚实基础
今后应将草原生态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严格遵循“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同步进行”的原则,并将这项工作与农牧民的脱贫致富、农村的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天然草原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目前,很多地区都已经开始实施的退牧还草工程建设和正在实施的一些诸如草原鼠害综合治理项目以及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等政策措施,具有科学含量高、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强的特点,体现出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必将对全乡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3.3 逐步加大对草原的建设投入
加大对草原建设的投入,一定要立足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改良和治理退化草场,大力兴建人工草场,切实改善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要改变传统的畜牧业生产方式,增加牧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大力推广舍饲圈养,逐步实现冬春舍饲为主、放牧为辅,夏秋合理放牧的方式,从而减轻草场超载的压力。对牲畜饲养量超过核定载畜量的草原使用者或承包经营者,要根据有关规定,有计划、分步骤地采取增草和减畜措施,逐步达到草畜平衡。
4 结语
从上面的论述中,我们不难看出,做好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是,我们一定要认识到的是,这项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取得理想效果的,也不是单靠某些地区或者是某些部门的努力就可以实现的事情。我们一定要充分意识到草原生态环境保护是每一个社会公民应尽的义务,我们要从身边的小事情做起,从细节做好,为真正实现草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积极的努力和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