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防疫纠纷引发的思考

2015-01-24 19:32:14杨应华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5年9期
关键词:奶牛场牲畜无害化

[摘 要] 通过对一起防疫纠纷的成因调查,介绍了发病情况的应急处置,提出了预防和防止类似事件发生的建议,为基层同仁提供借鉴。

作者简介:杨应华(1965-),男,本科,农学学士,高级兽医师,现工作单位:贵州省清镇市犁倭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要从事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农业生态、资源环境、区域经济、扶贫、农民增收、“三农”问题、党的建设等研究。

2010年7月,犁倭乡河溪村、左八村的农户多次上路拦截犁倭乡奶牛场的运输车辆,造成严重的堵路事件,引起了犁倭乡人民政府、清镇市人民政府和贵阳市农业局的高度重视。农户声称,奶牛场未引进奶牛之前,他们的牲畜是安全的,自引进奶牛之后,从2010年6月下旬起,他们的猪、牛便开始相继发病。猪以口腔、蹄叉、蹄冠出现水泡、溃疡等症状为主,进而出现跛行、不食,蹄壳脱落等;牛出现流涎、不食、重度跛行、蹄叉腐烂、卧地不起甚至死亡等,情况越演越烈,群众甚为着急,并要求奶牛场承担他们的牲畜财产损失。为了做好群众稳控工作,笔者参与了此次紧急防疫、群众稳控和疫情调查等工作,现仅就流行病学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1 流行病学

(1)本次疫病流行涉及到犁倭乡奶牛场周边较近的2个自然村寨,其中,左8村涉及1~4村民小组,这4个组的村民相互穿插混合而居,而且流行情况呈现顺主干公路两侧染疫的明显态势;河溪村涉及离奶牛场最邻近的右3村民小组,而且也呈现顺进组公路两侧染疫的相同态势。2村各有1户农户离奶牛场大门最近,其直线距离不过50 m,离奶牛场栏舍不足150 m。而且这两户的猪牛全部染疫发病。2村共涉及农户45户,染疫猪43头、牛44头,合计87头。

(2)犁倭奶牛场,系犁倭乡人民政府2008年初引进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重大项目,项目来源于贵阳市农业局,项目主管方为清镇市农业局。该项目于2010年初建成并投入使用。该场占地面积近3.33 hm 2,设计存栏规模500头,场部坐落在左八村与河溪村的交界处,并靠犁倭乡至齐伯乡的主干公路线而建(以下简称“犁齐公路”),离两村村民聚居区不足400 m。牛粪无害化处理场设在场外50 m远的斜坡地带,贮粪池入口运输路段可见粪便四溢,且与“犁齐公路”、农户耕种、放牧要道交叉重叠。场部大门入口消毒池干枯,未见任何消毒液。场外车辆、人员经门岗同意后可以随意进出场部生活和工作区。场内从事饲养、加工和清洁的工作人员主要从河溪村右三组和左八村1组、2组中的村民中选聘上岗。

2010年4月,该场陆续从北方引进多批奶牛入驻,并作为清镇市卫城镇奶牛场(爱德公司接管)的中转饲养场和隔离观察场。在4~7月期间,常见有三三两两的奶牛运输车辆时进时出犁倭乡奶牛场。该场病残、健畜分区饲养,但未见有明显的上述临床症状。调查期间仍有20多头生病奶牛存栏其中,有的卧地不起、但偶见1~2头死于其中。病死的奶牛常由牛贩子运出场外销售,特别是两村的家畜出现染疫发病后,农户多次自发组织起来拦截牛贩子运输病、死奶牛的车辆,由此引发出了一批批控诉奶牛场的不稳定事件。

2 防疫纠纷产生的原因及对策措施

这是一桩典型的涉及“发展与稳定”问题的典型事件,其政治性和敏感性不言而喻,谁是谁非以及病名定性等问题不作详细讨论,这里仅从科学角度进行分析。并通过对这起防疫纠纷案的应对和处置,提出建议、意见仅供同仁们参考:

2.1 奶牛场选址不合理

奶牛场选址离主干道“犁齐公路”太近,甚至其大门已经开到主干道边上;离周边主要自然村寨也较近,甚至不足400 m,特别是离少数养殖农户太近,其实际距离不足50 m。

科学的选址要求离主干公路500 m以上,远离周边自然村寨1km以上。鉴于此种情况,建议场部周边的山坡地不得再作农牧区使用,场周边的农田也不得使用耕牛劳作,最好改为农机耕作,防止场内外牲畜相互交叉感染。

2.2 粪便无害化处理的场址选择不合理

一是不应选址在场区以外,防止病原对外扩散传播;二是不应该与县际主干公路线发生粪污相互交叉;三是不应与农户的耕作要道、放牧要道交叉穿行;四是要严格加强粪污无害化处理场周边的环境清洁和消毒,使用不漏水的除粪运输工具,避免运粪车辆沿路污染公路和环境,未经充分发酵腐熟的粪便不得出场销售。建议配套建设大型沼气池,粪便经沼气充分发酵处理后再出场利用。

奶牛场内应规划出死尸无害化处理专用场所,未经无害化处理的病死牲畜,一律不得运出场外销售或处理。

2.3 生物安全措施

奶牛场进出口大门处应设立固定消毒池,并经常保持更换消毒液,确保消毒液效果安全有效。场内从事饲养、加工和清洁的工作人员进出大门时应该坚持把好消毒关,外出场区后最好不要接触和饲养其他牲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工作人员最好从农村中未饲养有牲畜的人群中招聘录用。无独有偶,这次发生疫情的村寨中,恰好有不少工作人员就是来自于这两个自然村寨中。

2.4 计划免疫

严格加强农村散居户的牲畜防疫工作,特别是大型奶牛场周边牲畜的安全防疫工作。此次疫情流行,一攻即破,说明自身防疫工作自身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要严把防疫质量观,杜绝打飞针、空针和漏针,严禁草率了事,敷衍塞责。二是要大幅度增加财政投入,提高村级防疫员的基本待遇,稳定基层防疫队伍,进一步增强村级防疫员的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能;三是要普遍加强对村民防疫意识的培训和教育,转变长期形成的重饲养、轻防疫的传统观念,使村民从被动接受防疫的禁锢中解放出来,转被动防疫为主动防疫,共同把农村防疫工作抓好。

2.5 经费投入

改进防疫经费投入体制,促进防疫机制根本性转变。把一年一度的春秋两防调整为一年四季防,确保漏防、漏免工作能及时落到实处。资料表明,某些疫苗首次免疫后,其最高滴度发生在第60 d,其后又逐渐下降,因此,第60d后及时补免,可收到明显的保护效果,事实证明,每季度加强一次免疫,不仅是科学的,也是必须的。

2.6 重大动物疾病防控能力

建立健全重大动物疫病监测预警机制,确保农业生产安全有效。此次防疫纠纷的处置,产生了三种积极效果:一是引起了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各级业务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临时性的增加了对农业农村的投入;二是一过性地提高了村民的防疫意识。教育和培训了一批农户,增强了农户支持防疫、参与防疫的责任感和意识感,推进了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全面发展和进步;三是建立起了企业、农户和业务主管部门参与的工作机制;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监督制约机制,形成了依法办事、科学营运,防止一些潜规则现象的发生。

2.7 体会

从本次疫情流行路线图上看,此次发病流行呈现明显的接触性传播特征,表现为人与畜的直接接触传播和畜间的直接接触传播等特点。没有呈现远距离的空气传播和跳跃式发病的经典理论描述情况,这是本病此次流行呈现的新规律。

有的牲畜虽然并未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但有可能存在隐形感染,并长期携带某些病原微生物,对环境长期排毒,污染其周边环境,威胁到其他牲畜的健康,因此,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以防患于未然。

猜你喜欢
奶牛场牲畜无害化
湖北出台磷石膏无害化处理技术规程
规范化奶牛场日常管理措施
两种高温法无害化处理病死动物灭菌效果比较
湖南饲料(2021年3期)2021-07-28 07:06:00
奶牛场卫生防疫工作要点
规模化奶牛场投入品的管理
交换牲畜
农药毒死牲畜 为何诸多说法
新农业(2016年20期)2016-08-16 11:56:22
铬渣及铬污染物无害化处置实践应用
河南科技(2014年7期)2014-02-27 14:11:10
“人造炎症”治疗牲畜阉割大出血
完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