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腾飞 李虎星 赵燕
针刺治疗儿童自闭症的临床疗效评估
李腾飞 李虎星 赵燕
目的分析和研究针刺治疗儿童自闭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自闭症患儿106例, 将其按患儿住院编号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53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强化、游戏、感觉统合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儿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疗法治疗, 将两组患儿治疗3个月后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量表)评分相比较, 观察组患儿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ABC量表评分)相比较, 观察组患儿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针刺疗法应用于自闭症患儿治疗中, 其通过健脑益髓、通经活络作用, 达到改善患儿神智状态及纠正其行为障碍的目的, 对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针刺疗法;强化疗法;游戏疗法;感觉统合疗法;儿童自闭症
儿童自闭症在临床上又被称为儿童孤独症, 其是指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一种疾病类型。患儿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人际关系障碍、言语发育障碍、行为方式刻板、兴趣狭窄等, 大部分患儿伴有精神发育迟滞。由于患儿在生活中不能与他人正常交流, 导致其生活不能自理, 增加了家庭与社会的负担。目前, 儿童自闭症引发因素及致病机制临床尚未明确, 并且至今临床还没有治疗该病症的有效方法及药物, 只能通过行为、语言等方面干预, 使患儿掌握简单语言, 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近些年来, 随着人们对儿童自闭症研究的不断深入,大量研究结果证实[1]:中医针刺疗法可有效改善患儿预后。为了探讨针刺治疗儿童自闭症的有效性, 本文选取自闭症患儿53例, 在强化、游戏、感觉统合疗法基础上加用针刺方法治疗, 取得了颇为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5月自闭症患儿106例, 其中男82例, 女24例;年龄3~12岁, 平均年龄(5.1±3.9)岁;病程:6个月~7年, 平均病程(3.6±1.7)年。排除标准:合并有严重内科疾病;合并有凝血功能障碍;合并有视听障碍;合并有癫痫疾病;合并有精神类疾病;不能配合针刺治疗。将106例患儿按住院编号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53例。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给予强化、游戏、感觉统合疗法进行治疗, 具体方法为:①强化疗法:训练师将一个动作分解为多个细微动作, 采取1对1的方式, 对患儿下达一个准确、简明指令, 患儿按照口令执行单一动作, 坚持训练2~3 h/d。②游戏疗法:由训练师根据患儿具体情况, 制订出相应游戏内容, 通过与患儿一起游戏方法, 让患儿充分感受生活, 并培养其生活能力, 使患儿能够学会同周围环境交流, 坚持训练2 h/d。③感觉统合疗法:治疗对象为感觉统合失调患儿,采用特殊器材, 如:平衡台、滑板、滑梯、蹦蹦床、推球、脚步器等, 通过玩耍形式对患儿进行行为矫治, 治疗2次/周,坚持1 h/次。以上疗法治疗时间均为3个月。
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疗法治疗:选取舌三针、足智针、手智针、醒神针、智三针、脑三针、颞三针、定神针、四神针等穴位, 并根据患儿具体症状表现,选取相应配穴。针刺手法:头部穴位用平刺法;舌三针与四肢部位用直刺法。治疗时间:留针30 min, 间隔10 min捻转1次。治疗6次/周, 患儿连续治疗3个月。
1.3 疗效评价指标 ①采用CARS量表对患儿治疗后自闭症症状进行评分[2], 其包括的内容有:人际关系;模仿;情感反应;躯体运用能力;与非生命物体的关系;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视觉反应;听觉反应;近外感觉反应;焦虑反应;语言交流;非语言交流;活动水平;智力功能;总的印象等方面。每项评分值均为1~4分, 总分值为各项评分值相加,评分值越高表明患儿症状越重。②采用ABC量表对患儿治疗后自闭症行为进行评分[3], 其共包括57项内容, 每项评分值按轻与重依次为1~4分, 总分值为各项评分值相加, 评分值越高表明患儿行为反应越明显。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儿治疗后CARS量表评分相比较 观察组患儿治疗后CARS量表评分为(32.7±2.9)分;对照组患儿治疗后CARS量表评分为(48.6±3.5)分, 两组相比较, 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儿治疗后ABC量表评分相比较 观察组患儿治疗后ABC量表评分为(75.3±6.7)分;对照组患儿治疗后ABC量表评分为(85.1±7.3)分, 两组相比较, 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儿童自闭症在中医学上属于童昏、语迟等范畴。中医认为[4]:该病症多因胎禀不足, 加之后天失之调养, 致使脑髓失充、精血不足所致。其病因虽在脑, 但却与肾、肝、脾、心相关, 因此, 中医治疗原则为通经活络、激发经气、健脑益髓。
本次研究观察组病例选取针刺方法为靳三针疗法, 为靳瑞教授多年潜心研究并经临床实践所证实的有效治疗方法。四神针具有升阳补脑的作用;脑三针具有协调肢体运动平衡的作用;智三针具有促进患儿智力发育的作用;舌三针具有促进舌肌功能恢复的作用, 其主要是用来提高患儿语言功能恢复速度;手智针是调整患儿神志系统恢复;足智针是取其上病下治之法;颞三针位临少阳, 其目的是恢复营卫出入如常。醒神针、定神针其目的是增加患儿对疼痛的敏感性, 诸穴合用, 共奏畅达情志、宁心安神、填精益髓之功。
强化、游戏、感觉统合等治疗, 其目的是促进患儿对环境的适应力, 提高患儿的生活技能与自理能力, 将其与针刺疗法相结合, 针刺治疗可有效提高行为训练效果, 致使观察组患儿治疗3个月后的CARS、ABC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其与熊宇航[5]研究结果相一致。
综上所述, 对于自闭症患儿采用针刺结合行为训练干预,可有效改善患儿症状, 对提高患儿生活能力及减轻患儿家长负担均具有重要作用。
[1]洪霖.针刺治疗儿童自闭症的临床研究进展.大家健康(中旬版),2013,21(9):192-193.
[2]袁青, 刘祎思, 俞裕天, 等.头穴留针配合行为训练治疗儿童自闭症疗效观察.中国针灸,2013,33(7):609-613.
[3]傅小燕, 曲丽芳.儿童自闭症的中医研究进展.内蒙古中医药,2012,31(4):108-110.
[4]丁一芸, 卫利, 王素梅, 等.自闭症中西医研究进展及中医研究思路浅析.世界中医药,2014,11(6):820-823.
[5]熊宇航.头穴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度儿童自闭症临床疗效观察.亚太传统医药,2014,10(6):95-96.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6.187
2015-01-21]
454001 焦作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