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传山
不同二线化疗药物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姚传山
目的 探讨单用培美曲塞或多西他赛二线化疗药物治疗化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94例一线治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47例。观察组单用培美曲塞化疗, 对照组单用多西他赛化疗, 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近远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68.1%与对照组63.8%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6个月、1年生存率46.8%(22/47)、29.8%(14/47), 与对照组40.4%(19/47)、23.4%(11/47)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白细胞降低率及脱发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降低、贫血、恶性呕吐、皮疹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用培美曲塞或多西他赛二线化疗药物治疗化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较好, 培美曲塞引起的白细胞降低率及脱发发生率明显低于多西他赛, 可以作为二线化疗药物。
培美曲塞;多西他赛;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不良反应
临床上非小细胞肺癌比较常见, 占肺癌总数的80%~85%[1],一部分患者化疗后往往会复发, 对于复发或治疗无效的患者需要采用二线药物治疗。本研究主要探讨单用培美曲塞或多西他赛二线化疗药物治疗化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 并对两者引起的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2013年8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收治的94例一线治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以上患者均符合非小细胞肺癌诊断标准, 并经过病理学检查确诊。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7例。观察组男30例, 女17例, 年龄34~72岁, 平均年龄(44.3±3.8)岁;对照组患者男29例, 女18例, 年龄33~73岁, 平均年龄(43.9±3.5)岁, 所有患者均行吉西他滨+顺铂(GP)、长春瑞滨+顺铂(NP)等一线化疗失败。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单用培美曲塞静脉滴注, 剂量为500 mg/m2,同时在给培美曲塞前1 d开始口服地塞米松, 4 mg/次, 2次/d,连续服用3 d, 给培美曲塞前第7天肌内注射1次维生素B121000 μg, 之后每3个周期注射1次。对照组单用多西他赛静脉滴注化疗, 剂量为75 mg/m2, 同时在给多西他赛前1 d开始口服地塞米松, 4 mg/次, 2次/d, 连续服用3 d。两组都是21 d为1个周期, 治疗共4个周期, 随访1年。
1.3 疗效评价标准 采用WHO实体瘤评价标准进行[2]。部分缓解:肿瘤最大直径及最大垂直直径的乘积缩小达50%, 其他病变无增大, 持续超过1个月。病变稳定:病变两径乘积缩小≤50%, 增大≤25%, 持续超过1个月。病变进展:病变两径乘积增大>25%。总有效率=(部分缓解+稳定)/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近期疗效比较 观察组部分缓解8例, 稳定24例,进展15例, 总有效率为68.1%, 对照组患者部分缓解6例,稳定24例, 进展17例, 总有效率为63.8%,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远期疗效比较 观察组6个月、1年生存率46.8% (22/47)、29.8%(14/47)与对照组40.4%(19/47)、23.4%(11/47)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有11例(23.4%)患者出现白细胞降低, 22例(46.8%)患者出现血小板降低, 16例(34.0%)患者出现贫血, 22例(46.8%)患者出现恶性呕吐, 7例(14.9%)患者出现脱发, 12例(25.5%)患者出现皮疹;对照组有24例(51.1%)患者出现白细胞降低, 20例(42.6%)患者出现血小板降低, 15例(31.9%)患者出现贫血, 20例(42.6%)患者出现恶性呕吐, 16例(34.0%)患者出现脱发, 11例(23.4%)患者出现皮疹;观察组患者白细胞降低率及脱发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降低、贫血、恶性呕吐、皮疹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目前由于大气污染、吸烟等因素的影响,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明显增多, 由于临床表现不典型, 确诊时多数患者已经发生转移, 所以化疗是常用的治疗方法。研究发现, 铂类+三代化疗药物的一线治疗方案有效率仅25%~30%, 一线化疗失败后可以进行二线药物治疗。
培美曲塞是抗叶酸制剂, 能够抑制胸苷酸还原酶、二氢叶酸还原酶的活性, 破坏人体正常代谢, 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3-5], 多西他赛是紫杉类药物, 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分裂和增殖。从本研究结果可知, 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6个月、1年生存率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就说明这两种药物疗效均较好, 且疗效无明显差异, 这与其他研究结果相近[6-8]。关于两种药物的不良反应, 本研究发现, 观察组患者白细胞降低率及脱发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小板降低、贫血、恶性呕吐、比较差异不明显,与其他研究结果一致[9]。
总之, 单用培美曲塞或多西他赛二线化疗药物治疗化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较好, 培美曲塞引起的白细胞降低率及脱发发生率明显低于多西他赛, 可以作为二线化疗药物。
[1] 赵琚.培美曲塞联合卡铂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中国基层医药, 2011,18(8):1045-1047.
[2] 彭丽萍, 张倞, 吴克雄, 等.培美曲塞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实用癌症杂志, 2013, 28(3):295-297.
[3] 袁明, 沈伟生, 奚蕾.奈达铂联合复方红豆杉胶囊化疗方案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7例.世界中医药, 2013, 8(4):465-468.
[4] 朱强, 臧琦, 孟祥靖, 等.多药联合预防肺癌术后辅助化疗中胃肠道反应的效果观察.中国综合临床, 2012, 28(9):985-988.
[5] 郝学志, 张湘如, 胡兴胜, 等.培美曲塞治疗19例复发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国癌症杂志, 2007, 17(7):575-577.
[6] 戴宏宇, 夏春伟, 陈文萍, 等.培美曲塞或多西他赛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临床肺科杂志, 2013, 18(4):696-697.
[7] 张恒, 赵松.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30例分析.中国综合临床, 2010, 26(1):83-84.
[8] 束家和, 周荣耀, 吴丽英, 等.养正消积胶囊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5例临床观察.世界中医药, 2013, 8(4): 465-468.
[9] 郑积华, 林金容, 谢波, 等.培美曲塞与多西他赛二线随机分组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对比分析.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13, 20(5):368-370.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2.111
2015-03-23]
473000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