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丽
抑郁症的护理干预
李艳丽
抑郁症是以情感低落、思维迟缓以及言语动作减少、迟缓为典型症状。抑郁症严重困扰患者的生活和工作, 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约15%的抑郁症患者死于自杀。本文从抑郁症的诱因出发, 阐述不同原因的抑郁症的护理干预措施。
抑郁症;护理干预;成因
抑郁症以情感低落、思维迟缓以及言语动作减少、迟缓为典型症状。抑郁症严重困扰患者的生活和工作, 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约15%的抑郁症患者死于自杀。抑郁症的治疗和预后不光需要药物, 正确及时的护理干预也是密不可分的, 抑郁症的成因很多, 下面从不同方面分述。
青少年抑郁症病因多是个人性格因素及较重的学业压力, 此类患者一般性格比较内向, 也有一定的家族遗传, 若青少年抑郁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 后果不堪设想, 重症患者会利用各种方式自杀, 这类自杀是有心理病理因素和生物化学因素, 患者并非甘心情愿的轻生, 而是被疾病因素所左右,身不由己。对于此类患者要认真听取患者的解释, 利用一切可能的时间与患者谈心, 尽量避免患者独处, 要尊重患者。在患者面前不能把其看成患者, 在一定范围内尽量满足患者的要求, 让患者真正认识抗抑郁药的重要性, 提高用药依从性, 训练患者抗挫折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等。本科曾经收住1例20岁的大二女生, 入院时歇斯底里, 通过与神经科结合, 利用药物(此患者先期是需要借助药物治疗)加上心理护理, 病情很快有所缓解。青少年心智尚未成熟, 通过治疗、沟通会有很大改观。
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除了躯体偏瘫、活动不便、语音障碍等, 还有明显的情绪低落, 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一般不引起家长重视, 护士要善于观察, 采用以下方式进行干预:①心理干预, 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以及不同阶段的心理变化,根据患者情况给于心理疏导, 鼓励他们战胜疾病。②家庭干预, 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 让其经常来探视和抚慰患者, 消除患者的寂寞感和被遗弃感。③功能锻炼, 病情稳定后即开始, 按照主动和被动相结合, 室内和室外相结合的原则进行锻炼。
老年心血管病伴抑郁症、心血管病的发生、发展与患者的心理因素密切相关, 受到心理负性情绪的影响, 必然会导致血压升高, 心率增加, 继而引起心肌耗氧量增加, 从而加重心血管疾病的病情, 并引发并发症。对此类患者要依据患者情况设定个性化干预方案, 配合药物治疗, 包括心理干预、认知干预、人际关系、社会和家庭支持、行为干预等。
产后抑郁症是指产妇在分娩后出现抑郁、悲伤、沮丧,哭泣、易激怒、烦躁, 甚至有自杀或杀婴倾向等一系列症状为特征的心理障碍, 是产后精神综合征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它可直接影响产妇的身体恢复, 乳汁的分泌及授乳, 对此类患者要及早发现, 鼓励患者就诊及说出抑郁的原因, 症状轻者要与患者多交流, 及时心理疏导, 鼓励照顾孩子, 分散注意力;症状重者采用药物治疗, 向患者及家属解释让其接受,使产妇心情舒畅, 让其听轻松, 舒缓的音乐, 指导其对自身心理变化有意识地控制, 切不可任其发展[1]。
糖尿病伴抑郁症, 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其伴发的精神障碍以焦虑、抑郁为主要表现,并且糖尿病与这些精神障碍可相互影响。糖尿病伴发抑郁症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兴趣减退、思维迟缓、食欲减退、易激惹、悲观绝望甚至出现自杀企图和行为。对此类疾病的患者要做如下护理干预:①要做好健康教育, 增加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 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疾病, 提高治疗的依从性。②认知重建, 帮助患者检讨对他人, 对己及对周围环境的认识, 指出其错误认识,重建功能性及健康的观点与认识。③支持性心理护理, 包括倾听、指导、解释、保证、建议、鼓励、促进自助[2]。
老年抑郁症的主要表现有失落感、孤独感和自卑感三种,对此患者护士和家属要与患者多沟通, 消除其孤独感, 并劝说对于刚退休的患者, 要鼓励其参加力所能及的活动。生活事件是促发此类情感障碍的重要原因, 要使其适时适度的宣泄, 允许其子女和亲人经常回去探望老人, 肯定老人在家庭及社地位, 要给予老人真诚的鼓励。
肿瘤患者并发抑郁症, 肿瘤因其治疗的难度病情多次出现反复尤其是晚期肿瘤患者, 加上经济的原因, 多伴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 对这类患者, 护理是关键。好多患者的求生欲望很强烈, 但是医学已经对此束手无策了, 这就要求护士以爱心、真心、诚心善待患者, 并交代家属尽可能地陪伴患者, 避免患者独处, 哪怕善意的欺骗, 让患者以平静的心态,有尊严渡过最后时光。本科曾收住1例晚期肝癌的患者, 在住院期间对其家属辱骂, 通过护理人员的细心开导, 耐心倾听患者诉说, 切不可把此患者当成精神病, 并以具体的病例告知患者。耐心讲解化验结果, 使患者认真倾听, 借助药物帮助其睡眠, 最后患者很平静渡过最后时光。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抑郁症, 此类患者病程长、体质差、反复发作,需要长期休息。临床上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抑郁症的患者非常常见。对此类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措施,使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提高了生活质量, 包括情感支持与病情解释, 缓解负性情绪, 加强社会交往, 加强自我调节,建立良好社会支持。
总之, 抑郁症在周围随处可见, 抑郁症的治疗康复与家庭、社会和医疗护理是密切相关的, 任何原因的抑郁症都有不同程度的自杀倾向, 适时地护理, 有效的沟通, 不仅可以减少治疗的时间, 还可以避免或延长其复发时间, 尽可能地杜绝自杀倾向。
[1]张爱梅, 周积美. 产后抑郁症的护理.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1):326-327.
[2]周恒宇, 陈莉萍, 陈小菊, 等. 初探糖尿病伴发抑郁症患者的护理对策. 激光杂志,2010,31(6):91-9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5.172
2014-11-17]
454000 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