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光素功能性生物医用膜用于外固定支架针道的护理

2015-01-23 12:58:47贺彩霞曲美岩贺永萍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5期
关键词:光素针道医用

贺彩霞 曲美岩 贺永萍

生物光素功能性生物医用膜用于外固定支架针道的护理

贺彩霞 曲美岩 贺永萍

目的探讨应用生物光素功能性生物医用膜护理针道在预防外固定支架针道感染中的效果。方法70例行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35例。对照组用75%乙醇,2次/d;观察组用生物光素功能性生物医用膜绕针道环形包绕, 每5~7天更换1次, 比较两组患者针道感染、针道疼痛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对照组表皮葡萄球菌3例, 大肠杆菌2例, 其他如枯草杆菌2例;观察组表皮葡萄球菌1例, 其他1例;阳性针孔数明显少于对照组, 两组患者针道感染、针道疼痛及患者满意度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生物光素功能性生物医用膜护理针道在预防外固定支架针道感染中安全、有效, 可替代乙醇消毒护理针道, 值得临床应用。

外固定架针道感染;生物光素功能性生物医用膜;护理

近年来, 骨折外固定器在临床上的应用日益增加, 由于针道的存在破坏了皮肤的完整性, 因此, 针道感染是外固定器固定最为常见的并发症, 轻者针道局部红肿、疼痛, 重者针体松动、发生骨髓炎或者被迫终止治疗。据报道, 针道感染的发生率在0.5%~30.0%, 防止针道感染是临床护理必须解决的问题。为探讨防止针道感染的护理方法, 自2013年8月本科对外固定支架针道患者采用生物光素功能性生物医用膜包绕针道, 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外固定支架固定患者70例, 均无临床感染症状, 其中尺桡骨骨折16例, 胫腓骨骨折45例, 骨盆骨折9例, 排除糖尿病患者、严重营养不良、病情危重、局部皮肤损伤严重及精神障碍者, 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35例, 年龄21~55岁, 平均年龄(39.6±8.0)岁, 男24例, 女11例;对照组35例, 年龄21~55岁, 平均年龄(36.6±8.8)岁, 男22例, 女13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外固定架治疗方法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执行手术操作规范, 固定针或螺钉牢固, 无松动, 术后24~48 h, 常规手消毒后, 对照组用棉签蘸取乙醇, 消毒、清洁针道局部及针道周围的皮肤,2次/d;观察组用生理盐水清洁针道局部及针道周围的皮肤、待干后, 打开贴膜, 揭掉粘贴面离型纸, 将功能垫中心对准针道,以固定针为中心, 绕针道环形包绕成“塔”形, 开口两端重叠, 揭掉背面离型纸, 将周围粘贴牢固, 每5~7天更换1次,待针道周围有纤维包裹时, 则取下医用膜, 保持针道处清洁、干燥即可。住院期间, 向患者及家属讲明术后护理外固定架针道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每个棉签只能清洁1个针道。出院后责任护士每周访视1次, 如有有异常, 及时来院。所有针道感染患者, 经制动、加强换药, 其症状均得到控制。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细菌培养、针道感染、针道疼痛、患者满意度情况。

1.4 疗效判定标准 ①细菌培养:标本采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留取针道处的分泌物做细菌培养, 培养时间为3 d, 根据培养结果进行观察、判断。②针道感染:采用Checketts-Otterburns感染分级系统标准:针道周围发红为Ⅰ度感染;针道周围红肿、疼痛明显为Ⅱ度感染;针道周围有渗出、脓液流出、坏死为Ⅲ度感染。时间为外固定支架术后至拆除。有1个针道发生感染, 即为针道感染的阳性病例。感染的发生率为阳性针道占该组针道总数的百分比。③针道疼痛[1]:采用数字等级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 NRS)将疼痛程度用0~10数字表示。标示出不同程度疼痛的程度, 0为无痛;1~3为轻度疼痛(不影响睡眠);4~6为中度疼痛;7~9为重度疼痛(不能睡眠或睡眠中断);10为剧烈疼痛。④患者满意度:自行设计“护理满意度调查表”, 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 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细菌培养情况 对两组出现针道阳性的患者, 给予细菌培养, 观察组:表皮葡萄球菌1例, 其他1例;对照组:表皮葡萄球菌3例, 大肠杆菌2例, 其他如枯草杆菌2例;两组均未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

2.2 两组针道感染比较 两组针孔总数都为140个, 其中观察组阴性针孔数133个明显高于对照组117个;观察组阳性针孔数Ⅰ度(6个)、Ⅱ度(1个)的有7个, 明显少于对照组(Ⅰ度14个、Ⅱ度7个)21个, 且观察组未出现Ⅲ度阳性针孔, 对照组Ⅲ度阳性针孔数2个,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针道疼痛程度比较 观察组:无痛19例, 轻度13例, 中度3例, 重度0例, 剧烈0例;对照组:无痛5例, 轻度21例, 中度7例, 重度2例, 剧烈0例。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非常满意16例, 满意17例, 一般2例, 不满意0例, 满意度达94.3%;对照组:非常满意7例, 满意16例, 一般10例, 不满意2例, 满意度达65.7%;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针道感染是外固定术后最常见, 也是最具有危险性的并发症, 其感染率逐年增加, 给患者带来了更多的痛苦。目前临床上没有统一防止针道感染的方法, 多数采用75%乙醇常规消毒,作者通过查阅文献,大多学者都在探索,刘景瑞等[2]比较了汇涵术泰护创液和75%乙醇两组针道感染的发生率情况,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概括其相关研究, 均是在外固定架固定后24 h或48 h后开始清洁消毒或点75%乙醇。乙醇刺激性较大, 龙其是刚手术后患者, 针道处皮肤无结痂, 可致患者针道处疼痛不适、每日反复刺激不仅可延缓局部纤维包裹的形成, 同时也增加了人为的感染因素, 加之固定针与其周围皮肤界面间的过度活动, 则更有助于细菌在针道滋生;再者, 乙醇易挥发, 患者在家很难能保证其有效浓度, 长时间应用, 患者的依从性降低, 这些都增加了针道感染的机会;对乙醇过敏的患者不能使用。生物光素功能性生物医用膜(陕西远光科技有限公司生产)采用医用聚酯膜为基底, 加入远红外及生物光素、甲壳素等生物复合医用材料制成的功能性产品。生物复合医用材料能发出与人体红外波长相近的红外光, 作用于伤切口的多种治疗因子,可渗透皮下组织,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和组织营养, 促进纤维母细胞和纤维细胞的再生;同时将产生高活性物质, 如组胺类物质、组织激素等, 激活郎格罕细胞和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 提高组织细胞的修复及再生能力, 加快针道处纤维包裹的形成。具有吸附、消炎、抗菌、减少感染的作用。同时, “塔”形固定, 对外固定针周围软组织也起到一定的加固作用, 减少周围软组织与外固定针之间的反复摩擦, 也减少了外固定针与皮肤之间的间隙, 从而防止细菌在针道内生长、繁殖、发生感染。在35例患者使用过程中, 未出现过敏症状。

总之, 它具有安全、有效, 可替代乙醇消毒护理针道,值行临床应用。

[1]王芳毅, 沈文娣. 舒适护理对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满意度的临床观察.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0,31(5):576-577.

[2]刘景瑞, 郝彦明, 王洪震, 等. 汇涵术泰护创液用于外固定支架钉道护理. 护理学杂志,2010,25(2):32-33.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5.142

2014-11-24]

264100 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创伤骨科

曲美岩

猜你喜欢
光素针道医用
论紫砂壶“福圆”的艺术审美和美好祝福
Ilizarov外固定架针道感染预防的护理研究进展
75%医用酒精
论紫砂壶“虚扁”的工艺技巧和光素之美
75%医用酒精
针道加压限位法在外架固定患者针道感染预防中的效果
安徽医学(2020年6期)2020-07-17 11:30:22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消费导刊(2018年10期)2018-08-20 02:56:40
医用酒精如何配制
骨科牵引及外固定支架方法分析
师古法道 简约之风
江苏陶瓷(2016年6期)2016-05-30 10:4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