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杨 孙红霞
小剂量雌激素对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的临床研究
崔杨 孙红霞
目的分析小剂量雌激素对于子宫内膜的影响, 探讨小剂量雌激素在排卵障碍性不孕治疗中的价值。方法152例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用药情况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76例, 对照组采用氯米芬治疗,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小剂量雌激素治疗, 跟踪随访6个月,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变化以及妊娠率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相近,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为(1.03±0.16)cm厚于对照组(0.75±0.15)cm,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妊娠率为73.68%高于对照组43.4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小剂量雌激素能够对子宫内膜增生起促进作用, 能够提高不孕患者妊娠成功率, 值得临床推广。
雌激素;子宫内膜;排卵障碍;不孕
由于环境污染加重、社会压力加大以及不良生活方式增多, 目前不孕不育的发病率逐渐提高, 已经成为临床常见疾病之一, 严重影响了患者身心健康, 对患者的家庭生活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1,2]。目前临床普遍认为小剂量雌激素不仅有利于子宫内膜增生, 而且促进排卵, 是排卵障碍性不孕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3,4]。本院应用小剂量雌激素对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进行治疗, 极大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 现总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5月~2014年3月份本院治疗的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共152例作为实验对象, 根据是否应用雌激素共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76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氯米芬加小剂量雌激素治疗, 患者年龄26~40岁, 平均年龄(29.54±5.78)岁;对照组患者仅用氯米芬治疗, 患者年龄27~39岁, 平均年龄(29.63±5.69)岁。本实验病例入选标准:①经早卵泡期查性激素5项检查(除外孕激素)及超声监测卵泡发育, 确诊为排卵障碍性不孕;②年龄>25岁;③排除配偶原因所致不孕;④排除输卵管疾病;⑤3个月内未采取相关治疗;⑥子宫及卵巢具有完整性;⑦自愿参与本实验并签订知情同意书;⑧病例资料完整, 完成随访, 无脱落。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在月经周期第5~9天应用枸橼酸氯米芬胶囊(广州康和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44021970),剂量50 mg/次,1次/d, 口服, 持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 在月经周期第5~14天时均给予戊酸雌二醇(商品名:补佳乐, DELPHARM Lille S.A.S, 国药准字J20130009), 剂量1 mg/次,2次/d, 饭后水吞服, 治疗时间为3个月经周期。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子宫内膜情况以及妊娠情况。
1.3 评价标准 跟踪随访6个月, 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以及妊娠率进行统计分析。子宫内膜厚度的测量:参照文献报道[5], 以《超声医学》以及《妇产科超声诊断学》为标准,采用盲法, 由同一位医师在治疗前后对患者的子宫内膜进行测量, 每次检查测量3次, 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检查仪器为G6.0数字化彩色超声诊断仪(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 检查方式为经阴道检查, 探头型号为BE9-4, 频率为6.0~8.5 Hz。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前, 观察组子宫内膜为(0.49±0.13)cm, 对照组的子宫内膜为(0.48±0.11)cm, 两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相近,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患者的子宫内膜明显增厚, 观察组内膜厚度为(1.03±0.16)cm, 对照组内膜厚度为(0.75±0.15)cm, 观察组患者的子宫内膜显著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成功妊娠56例, 成功率为73.68%, 对照组成功妊娠33例, 成功率为43.42%, 观察组患者妊娠成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排卵障碍作为不孕症的治病因素之一, 其发病人数约为不孕症总人数的25%[6]。目前临床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德主要方法为促进排卵, 氯米芬作为非类固醇雌激素的类似物, 是临床治疗不孕症的首选药物[7]。但是由于氯米芬能够产生雌激素抵抗作用, 与雌激素有相同的药物受体, 能够对下丘脑垂体以及卵巢产生作用, 能够对雌激素的负反馈调节产生影响, 导致子宫内膜变薄, 黄体功能障碍, 因此妊娠成功较低率。
妊娠成功的两个主要因素就是子宫内膜厚度和卵细胞发育。文献研究发现子宫内膜厚度以及所处类型对妊娠具有重要影响, 当子宫内膜厚度约为0.8~0.9 cm, 内膜形态为A型内膜时, 内膜的接受性较好, 妊娠成功率较高[7]。在促排卵药物应用的同时使用雌激素治疗不孕症, 不仅能够利于子宫内膜发育增生, 改善子宫接受性, 而且对雌激素受体以及孕激素受体产生具有促进作用, 能够改善机体内环境, 进而能够有效的提高妊娠成功率。研究证实, 补佳乐作为雌二醇类药物, 小剂量应用能够显著改善不孕症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以及激素水平, 有利于成功妊娠[8,9]。本研究通过对两组排卵性障碍不孕症患者, 对照组采用氯米芬治疗,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小剂量雌激素治疗, 发现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相近, 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为(1.03±0.16)cm, 显著厚于对照组(0.75±0.15)cm,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妊娠率为(73.68%)显著高于对照组(43.4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在治疗排卵性障碍不孕患者中, 首选促排卵药物的同时应该应用小剂量雌激素, 降低促排卵药物对子宫膜的影响, 能够增厚患者子宫内膜厚度, 进而使提高妊娠成功率, 显著改善无排卵性不孕的治疗效果, 建议临床深入研究。
[1]李云竹. 超声监测克罗米芬治疗不孕症的应用价值. 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2010,12(17):162-163.
[2]李春洋, 黄朝霞, 程静. 不同雌激素对克罗米芬促排卵周期子宫内膜、子宫动脉血流及临床妊娠率的影响.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6):5195-5196.
[3]李荣环, 张令浩, 宋坚红, 等. 皮贴雌激素在不孕症治疗中的应用. 上海医药,2013,34(9):29-43.
[4]彭宇洪, 李丽娟, 王彬, 等. 小剂量GnRH拮抗剂对子宫内膜的影响. 中国妇幼保健,2014,29(20):3306-3319.
[5]王秀丽, 栾强. 小剂量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的影响.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9):45-46.
[6]苏小容, 李颂勤. 克罗米芬治疗不孕症的临床观察. 吉林医学,2010,31(3):324-325.
[7]邵晓曼. 小剂量雌激素对促进排卵和对子宫内膜的影响. 医药论坛,2014,35(2):50-51.
[8]赵琼俏, 孙希文. 小剂量雌激素对子宫内膜的影响. 现代医药卫生,2007(5):693-694.
[9]姚慧兰, 农媛生, 赵凯英. 中药联合影响子宫容受性的临床研究.中国实用医药,2012,7(24):174-176.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5.072
2014-11-18]
内蒙古自治区医疗卫生科研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303149)
114200 海城市中医院妇产科(崔杨);通辽市第二人民医院(孙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