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华 陈中全(江苏省泰兴市元竹镇畜牧兽医站 225400) 张卫民(江苏省泰兴市分界镇畜牧兽医站 225400) 丁建红(江苏省泰兴济川街道畜牧兽医站 225400)
畜牧生产污染亟待解决
陈中华 陈中全(江苏省泰兴市元竹镇畜牧兽医站 225400) 张卫民(江苏省泰兴市分界镇畜牧兽医站 225400) 丁建红(江苏省泰兴济川街道畜牧兽医站 225400)
综观全国形势,规模化养殖迅猛发展,畜禽养殖产生的污染已经成为农村污染的主要来源,畜禽养殖污染的防治迫在眉睫。
泰兴市是江苏省的养殖大市,以生猪、蛋鸡为主,2012年底,生猪年上市量110万只,蛋鸡存栏量445万羽,其中上市100只以上的猪场2603户,上市77.2万只,存栏500羽以上的鸡场990户,存栏436.8万羽。粪尿以堆积、水冲、沼气等方式处理,简易露天晾粪和水泡粪排放居多。
研究表明,由于畜禽对蛋白质饲料的利用率不高,饲料中50~70%的氮以粪氮和尿氮形式被排出体外。未经处理的粪便,一部分氨挥发到大气中,增加了空气中氮元素含量,严重时构成酸雨。其余的大部分则被氧化成有害的硝酸盐渗入地下或随地表水而流人江河,从而造成环境氮污染。
绝大多数养殖场的粪便堆积设施简陋,蚊蝇滋生,及宜导致人畜共患病的发生和传染。
恶臭气的成份分析有臭味化合物168种,其主要成分是NH3、H2S、吲哚、粪臭素、甲烷、CO2和硫醇类等有机物,这些气体不仅对畜禽生长发育有害,排放到大气中,对人类的健康、地球温室效应等均有很大影响。
清理畜禽棚舍、粪尿、畜禽屠宰场等的污水超标排放,也是污染土壤、水源等的主要元素。若按水冲式清粪计算,一头猪日排放污水30㎏,年排放污水约10.8t,千头猪场则年排污水约1.08万t。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质量的提高,人民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畜禽规模养殖多在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大多数与居民点接近,其粪尿和废水的不治而弃,与国家提倡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道而驰。
我国是人口大国,经济高速发展,人民对肉、蛋、奶的需求急剧增长,畜禽养殖进入快车道,畜禽养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快速发展,粪尿和污水的大量增加,造成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为了带动地方经济,政府鼓励扶持规模养殖,忽视了养殖场合理布局和治污配套设施的完善。绝大多数养殖场为了降低成本,养殖污水的任意排放,畜禽粪便随意堆积。
污水、排泄物处理方式不当,没有规范的要求,没有足够的投入,政府的监管不力。
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化学肥料的生产量越来越大,而价格越来越低,运输、储藏、使用也都比较方便。相反,畜禽粪污制成有机肥体积大,储运不便。
畜禽养殖生产中滥用药物、添加剂,一方面通过人们摄食转移到人体内,影响人们的健康。另一方面有害物质通过畜禽的排泄,造成土壤和水源污染。
规模化养殖场废水与粪尿处理所采取的主要是水冲式、水泡粪(自流式),排出的污水和粪尿混合在一起,给后处理带来很大困难。
一是废水处理设施容量小。大多数养殖场的废水处理设施(无论是氧化塘还是沉淀池)其容量设计远远无法满足处理所产生废水的需要。二是技术水平低。具有专业设计的养殖场废水综合处理设施很少,绝大多数废水处理设施仅是简单的二级或三级过滤沉淀池,对氨氮等污染物质的处理能力较低。三是管理水平差。大多数养殖场对废水处理设施管理较差,因清粪不及时造成设施不能有效使用的现象比较普遍。四是沼气池设计体积较小,清理沼渣和沼液不勤快,造成粪便大量积压,粪污处理不力。
畜牧生产污染,必须由政府出台有关法规,进行综合治理,提出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工作目标,实行环保达标排放。武汉市专门出台《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方案》,可以借鉴。
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提出畜禽养殖场业主是养殖场污染治理的第一责任主体,承担养殖场污染治理的责任和义务;各乡镇人民政府作为第二责任主体,履行管理、检查、监督等职责。对废弃物排放不达标的养殖场全部纳入整改对象,对经整改未达标的,限时整改到位,如仍不达标则依法关闭,拆除相关设施。
发展规模养殖,扶持大型养殖企业,并对其进行规范要求,逐步淘汰中小企业。
合理规划选址,尽可能将养殖场建在远离城市、工业区和人口密集的地方,远离江河和地下水源,采取最佳方式对粪污实行系统处理。
对饲料和添加剂生产企业要进行严格规定,定期和不定期进行督查,加大对环保饲料的研究,采取种养模式,推广圈散养,多吃青绿饲料和环保饲料。
一是处理粪污。将粪便用作制肥料、产生沼气等。处理生产污水可以使用好氧生物处理和预处理。常用设备有固液分离机、沉淀池等。二是处理垃圾、病死猪。采用综合利用、集中处理、分类回收等方式,利用焚烧炉焚烧,从而有效的避免疾病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