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旭宏 徐芳吉(甘肃省清水县新城乡动物疫病防控与畜牧技术服务中心 741409)
生物床与水泥地板养猪效益对比观察
乔旭宏 徐芳吉(甘肃省清水县新城乡动物疫病防控与畜牧技术服务中心 741409)
清水县标准化养猪小区有水冲式、干清粪的水泥地板和生物发酵床两种生产模式,为了总结两种模式的优势,设计此对比观察,结果表明生物床微生态养猪有零排放、无污染,成本低、效益高,发病少,品质优等特点。
生物床;水泥地板;效益;观察报告
近年来,清水县委县政府把畜牧业作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项支柱性产业来抓,此2004年以来,先后在全县18乡镇建起了标准化养猪小区10个,规模比较大,标准比较高,有水冲式、干清粪的水泥地板和生物发酵床两种生产模式。生物发酵床式养猪是利用微生物作为物质能量循环、转换的“中枢”性作用,采用高科技手段采集特定有益微生物,通过筛选、培养、检验、提纯、复壮与扩繁等工艺流程,形成具备强大活力的功能微生物菌种,再按一定的比例将其与锯末或木屑、辅助材料、活性剂、食盐等混合发酵制成品有机复合垫料,自动满足舍内生猪对保温、通气以及对微量元素生理性需求的一种环保生态型养猪模式。发酵床式猪舍内,生猪从出生开始就生活在这种有机垫料上,其排泄物被微生物迅速降解、消化或转化;而猪只粪便所提供的营养使有益功能菌不断繁殖,形成高蛋白的菌丝,再被猪食入后,不但利于消化和提高免疫力,还能使饲料转化率提高,投入产出比与料肉比降低,出栏相同体重的育肥猪可节省饲料20~30%,省去六至八成以上人工劳动。为了总结两种模式的优势,笔者在深入养殖场进行技术指导的同时,设计双因子对比观察,并对两种模式的生产成本和效益进行分析。
选择健康无病、生长发育正常的40日龄(23kg左右)大长杜三元杂交仔猪各100头,分为两组,并确定一组为对照组。
饲料全部应用北京大北农公司饲料,配料为预混料4%、豆粕18%、玉米60%、麸皮18%,体重划分为前、后期。普通养猪为封闭式暖棚猪舍,观察组为微生态养猪圈舍。
试前全部驱虫、健胃,预试期10d。清晨空腹称重,日喂2次,另给充足清洁的饮水,肥育过程中,饲喂次数观察组每日2次,对照组每日饲喂3次,饲料用量一致。
清水县贾川乡林河生态养猪小区李国吉、白军虎生态养猪场。清水县贾川乡韩沟标准化养猪小区张万福、张应团两户同时购入的仔猪。
垫料:木屑60%,小麦壳15%,玉米秆粉25%;
微生物原种:大北农益畜王和乳菌宝按一定比例配合,每立方米0.8kg,水按菌种和垫料干湿度配合。
采用干清粪水泥地板(原设计有地暖,由于煤价较高,停用)。
对照组100头,始重20.05kg,末重112.13kg,饲养天数120d,日增重767.3g,总增重92.08kg。
观察组100头,始重20.03kg,末重124.99kg,饲养天数120d,日增重874.7g,总增重104.96kg,头均较对照组收益96.6 元/头。
生态养猪在清水县刚刚起步,已建成贾川乡林河生态养猪场和土门乡朱王村林万生生态养猪场,郭川乡宋川村宋建喜生态养猪场,共建造微生态发酵养猪舍12栋2394m2,现饲养母猪130头,仔猪1400头,育肥猪800头,已出栏仔猪1560头,育肥猪1200头,养殖收入达56万元,实现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这种模式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效果:
酵床养猪猪粪、尿经过数十种有益微生物的分解、氧化、合成作用,将肠微生态发道中生物氨、吲哚、硫化物等化合物通过氨基氧化酶、氨基转移酶及分解硫化物的酶转化成无毒无臭的物质,从而降低了血液及粪便中的有害气体浓度。
观察表明:采用微生态发酵床饲养仔猪日增重874.7g,普通栏饲养仔猪日增重767.3g,观察组比对照组日增重提高了107.4g,育肥期增重6.88kg,即可提前出栏8d,使得出栏相同重量的猪时可节省饲料20~30%。平均每头猪能节省水费6元,节约用工3元,节约药费1元左右,一般年景一头猪共增收90元以上。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乔旭宏(1984.1-),男,甘肃省清水县人,本科,动物科学专业,2006年9月参加工作,2010年10月获得助理兽医师任职资格,一直从事基层畜牧兽医工作至今。
徐芳吉,男,本科学历,高级畜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