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新建(新疆巴里坤县三塘湖乡兽医站 839207)
对一起羊感染布鲁氏杆菌病处理和措施
吕新建(新疆巴里坤县三塘湖乡兽医站 839207)
简述羊感染布病的过程,原因及处理原则,总结家畜感染布病的传染途径,危害和预防措施。
布病羊;病例;处理;预防;措施
2014年12月中旬,有某乡片区兽医向县兽医站报告,某村几户人家的一群羊,近一段时间怀孕母羊连续流产,经临床观察,流产羊提前没有任何症兆,在羊圈和放牧中出现流产。所有流产的母羊均为怀孕4个月以上的临产母羊。经观察流产的母羊膘情中等或中下,流产胎儿被毛、体型发育基本完整,没有发现体型异常胎儿,个别胎儿略显瘦小。流产的母羊,采食较少,产道流污血水较多,没有发现母羊流产后死亡的。
接报告后驱车达到发病羊群,经对流产母羊和流产死胎儿现场检查,怀疑为羊布鲁氏菌病引起的母羊流产。随后将已经流产的母羊采集血清30份,送往县化验室检验。经县兽医站化验室检测,检出阳性布鲁氏杆菌病羊23份。后对同群羊全部进行采血,采集血清324份,送检又检出布病阳性羊61只。同时,对检出的同群阳性羊马上进行隔离消毒。为了进一步确定被感染的布病羊,全村存栏1673只羊,对剩余的1349只羊全部由进行采集血清,通过化验室两次监测检出阳性布病羊113只。按照 《动物防疫法》规定和要求,迅速上报县政府和局党委批准,下达扑杀令,对前后检出的197只阳性羊立即进行扑杀,尸体进行无害化处理。
由县兽医站向产地羊乡政府和兽医站下发化验室检测报告,要求立即组织相关人员逐户向农牧民说明布病羊的厉害关系,对前后3次检出的布病羊马上进行单独隔离消毒。有乡兽医站组织对养殖户羊棚、饮水饲喂器械进行一次彻底消毒,清理、焚烧、掩埋病死畜、流产胎儿尸体、污物等。
一位忽然患病的村民经地区和省级医院都没有找出患病的病因,医院要求病人到专门的传染病医院进行检查。经化验确诊该村民感染了布病,据查该村民在手有伤口的情况下接触新生羊胎儿、羊水后感染。该女性村民患病后出现高烧、水肿、关节痛痛、行动困难等症状,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短短2周内治病已经花掉近3万元。消息传到村里,引起很大反响,起初不愿意扑杀病羊的养殖户,特别是老人,通过乡里和村委会的入户宣传,讲明了该病的危害性积极配合工作队的要求,自愿将病羊送到隔离场所。
通过两次的排查,详细登记病羊数量、年龄、品种、性别,确认羊号羊耳标号无误,有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按照扑杀令要求监督扑杀。
因为处理的病羊多,如果焚烧太慢,也影响环境,最后决定深埋无害化处理。无害化处理点在据村庄8km之外,远离水源地、草场的荒漠地段。长25m深5m宽6m。参加扑杀的人员有乡兽医站工作人员和村级防疫员,严格消毒后,穿一次性防护服。将所有病羊赶到车运内运到无害化处理点,病羊全部注射动物药用驱虫用螨浄,不间断消毒,所有尸体填入坑内,再次消毒,投入生石灰,填埋后压实与地表一致。
菌体呈球杆状,为革兰染色阴性,无芽孢、无鞭毛、无荚膜的需氧菌。细菌对光、热及化学药剂如3%的漂白粉及来苏水都很敏感,数分钟至20min即可杀死。但在土壤、毛皮、病畜的脏器、肉及鲜奶中可存活数周至数月。以羊型、牛型及猪型布氏杆菌通过直接接触破溃皮肤、粘膜或摄入被污染的食物传播给人。布鲁氏菌属分为6个种19个生物型,即羊种(生物型1~3), 牛种(生物型1~7.9)。 猪种(生物型1~5)及绵羊型副睾种,沙林鼠种,犬种(各1个生物型)。我国已分离到15个生物型,即羊种(1~3型),牛种(1~7.9型),猪种(1.3型),绵羊副睾种和犬种各1个型。
(1)羊典型表现是怀孕后期4~5个月流产,胎儿器官发育基本成熟。在牛主要症状,产奶牛产奶降低,逐渐消瘦,怀孕后期流产,流产后子宫内膜炎。在猪流产可以发生在妊娠的任何时间,且受到感染时间的影响比妊娠时间更大,配种时通过生殖道感染的母猪流产发生率最高。感染布病畜表现高热或波浪热。所有公畜无生育力,睾丸炎,关节炎,后肢瘫痪以及跛行,人在养殖过程中接触感染布病的羊、牛、猪经伤口、牛奶、飞沫、器具感染。
(2)人感染后呈弛张型低热、波浪热。全身乏力、盗汗、食欲不振、贫血,有些病例还出现肺部、胃肠道、皮下组织、睾丸、附睾、卵巢、胆囊、肾及脑部感染。可以伴有肝脾淋巴结肿大,多发性、游走性全身肌肉和大关节痛。未婚男女严重的失去生育能力。男人出现肌无力,丧失劳动能力。因感染该病治疗,使家庭致贫,影响社会公共卫生安全,是一种非常严重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病。
(1)布病在我国流行的主要是羊型,次为牛型,少数为猪型。临床上以羊、牛、猪三种意义最大,以羊种属致病力最强,传染源范围也最广。布病主要集中在养殖区,呈地方流行,近几年,由于异地调运频繁,动物卫生部门审查审批疏于严格管理,还有一部分从疫区偷运的,使布病成为典型的输入性疫病,危害当地养殖业和人的健康与社会公共事务安全。布病主要感染的三类人群,即在农牧区与病畜接触的养殖人员,在养殖过程中由于手有外伤接触新生胎儿、羊水,助产被感染;饮用过未经消毒灭菌乳品人群,挤奶工接触鲜奶经伤口、眼、鼻直接感染,喝未煮熟的生奶,使用没有清洗、消毒的器具引起感染,食用未经煮熟的肉品感染;与含菌培养标本接触的实验室工作人员。
(2)通过对该村这批扑杀的羊的调查,2012年、2013年先后两次由县扶贫部门从县域外调运肉羊,分配给当地的农牧民,现在存栏引进的羊只占地方品种的十分之一,大部分羊由于不适应被出售或宰杀。经调查近10年内没有发现牛羊感染布病病史,而该村羊正是由于从区外引进了布病羊混养后感染的。由此,可以确定该村布病羊的感染途径是县外和区外引进了布病羊引起的。近几年邻近乡镇监测发现的布病,都是因为从县域外引进牛羊感染的布病。
由于布病是人畜共患病,一旦给人感染,就会给家庭造成很大的精神和经济损失,引发社会公共安全问题。而牛羊场被查出感染的阳性牛羊必须全部扑杀,无论牛羊的品种价值有多高都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如这次扑杀的197只羊,按市场价每只1000元,价值19.7万元,损失巨大。
严格调入引进动物的审查审批制度,从县外引进的牛羊猪等动物,必须如实向输入地县级以上动物卫生监督机关提供产地动物近3年和3个月流行病学监测报告防疫记录,特别是布病结核病化验室监测记录,引入动物必须在规定监测疫病免疫期内。调运手续经审查合格的,必须有县级以上动物卫生监督机关化验室负责人和动物卫生监督苏机关负责人签字,有输入地中级以上兽医人员随同调运。反之,都属于违法行为,应依法进行处理。
每年针对养殖场合作社养殖大户开展两次规定流行病监测。对抽查出阳性布病的牛羊,必须对同群畜100%进行血清学监测,对监测出的阳性牛羊隔离消毒,采取扑杀无害化处理,坚决杜绝将阳性牛羊偷运出售、屠宰等行为,防止感染给人。
养殖动物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制订处理病死动物的有效措施,设立专门的无害化处理点,专人负责管理收集病死动物尸体,及时处理,防止疫病二次感染污染环境。严厉打击不法商贩收购病死动物尸体,坚决杜绝利用病死动物加工肉食品的黑作坊,对查处的从重从严处理,保障人民生活水平健康和谐发展。
吕新建,男,汉族,大专,长期从事基层畜牧兽医研究和疫病预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