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凤萍(吉林省梅河口市一座营镇畜牧兽医站 135014)
浅谈奶牛围产期的饲养管理方法
周凤萍(吉林省梅河口市一座营镇畜牧兽医站 135014)
众所周知,奶牛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养殖效益,所以多数奶牛养殖者都会重视饲养管理,然而对奶牛围产期的饲养管理往往被忽视。奶牛围产期的饲养管理对于奶牛的健康长寿、产奶能力、繁殖力的提高都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是奶牛整个泌乳期中最至关重要的一个时期,同时直接关系到犊牛的正常分娩、母畜健康及产后生产性能的发挥。现将奶牛围产期的饲养管理方法与同行们做一下交流。
奶牛围产期指产前15d和产后15d这一段时间,分为围产前期和围产后期。此期奶牛从干奶转为泌乳,经受着生理上的极大应激。表现为食欲减退,对疾病易感,容易出现消化不良代谢紊乱。如酮病、乳热症、皱胃移位、胎衣滞留、奶牛肥胖综合症等均发生在此期。研究发现,新感染的乳腺炎有40~50%发生在干乳的第一周以及围产前期。因此,围产期是奶牛饲养管理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生产环节。
产前7~10d,由于胎儿和子宫的急剧生长,压迫消化道,同时,分娩前血液中雌激素和皮质醇浓度上升,也影响母牛的食欲,因此,奶牛干物质进食量显著降低。奶牛的食欲在围产前期普遍降低20~40%,因此,应提高日粮的营养浓度,以保证奶牛的营养需要。日粮粗蛋白质含量一般较干乳期提高25%,并从分娩前2周开始逐渐增加精料喂量。以便调整瘤胃微生物区系。此外,还可促进瘤胃内绒毛组织的发育,增强瘤胃对挥发性脂肪酸有较好的吸收能力。对于体况过肥的牛或有酮病史的奶牛宜在日常中添加6~12g的烟酸,以降低酮病和脂肪肝的发病率。
喂给优质的干草,喂量不低于体重的0.5%,并注意逐渐将日粮结构向泌乳期转变,以防产后日粮组成的突然改变,影响奶牛的食欲。
分娩前30d开始喂低钙日粮,典型的低钙日粮一般是钙占日粮干物质的0.4%以下,一般为40g,钙磷比为1:1。
分娩前10d开始喂阴离子盐。目前常用的阴离子矿物盐中硫酸铵适中性最好,氯化铵和氯化钙适中性较差。为了避免阴离子矿物盐影响奶牛干物质进食量,在生产实践中常将阴离子矿物盐拌入全混合日粮中或拌入混合料中进行饲喂。
临产前应补喂VA、VD、VE及微量元素,以提高犊牛成活率,增强初乳中维生素含量,降低胎衣不下和产后瘫痪的发生。
分娩前7d和分娩后20d不要突然改变饲料。临产前不能喂冰冻腐败变质及酸性大的饲料。冬季不饮用冰水冷水以防止早产、胀气及风湿症等疾病。
围产前期的奶牛应转入产厩进行饲养管理。产厩必须事先用2%的苛性钠溶液(或其他消毒液)喷洒消毒,然后铺上清洁干燥的垫草,并建立常规消毒制度。
临产奶牛进入产厩前必须查清配种日期,计算好预产期及上胎次分娩有关情况。并对奶牛后躯及外阴部用2~3%来苏儿溶液或其他消毒液进行擦洗消毒。
产厩要备有清洁的工作服、消毒液,产厩入口处设消毒池,进行鞋底消毒。
产厩昼夜应有专人值班。发现奶牛有精神不安、停止采食、时时起卧、后躯摆动、回顾腹部、频排粪尿,甚至鸣叫等临床症状时,应立即用0.1%高锰酸钾液或其它消毒液擦洗生殖道外部及后躯,并准备好消毒药品、毛巾、产科绳以及剪刀等接产用具。
奶牛分娩时环境必须保持安静,分娩时应使其左侧躯卧,以免瘤胃压迫胎儿发生流产,并尽量让其自然分娩,一般从阵痛开始约需1~4h,犊牛即可顺利产出。如果发现异常、难产等,技术人员应及时采取措施,检查胎位、胎势情况,并进行助产。正确的助产要耐心认真,不能急躁,犊牛产出后,要仔细检查是否有双胞胎,同时检查牛产道是否有损伤,如能用羊水喂给奶牛,将有助于产后排胎衣。奶牛分娩后应尽早驱赶其站立,以免因腹压过大而造成产道或子宫脱出。
奶牛产后1周内,只能饲喂少量的稀料,加少许食盐。母牛产后2~3d内,应喂些新鲜青干草和少量以麸皮为主的混合料,同时补饲容易消化的玉米。
产后15d以后,可根据牛的饮食和日产奶量, (按奶料比4:1)投放精料,精料逐日渐增0.45~0.5kg(对产奶潜力大、健康状况又好,饮食旺盛的多加,反之则少加)直至顶峰,同时要保证优质粗饲料的供应,精粗料的比例60:40,以保证瘤胃的正常发酵,避免瘤胃酸中毒,真胃变位以及乳脂率下降。同时,在加料过程要随时关注奶牛的消化和乳房水肿情况,如发现消化不良,粪便稀或有恶臭或乳房硬结,水肿迟迟不消就要适当减少精料。待恢复正常后,再逐渐增加精料。日粮中应供给纤维素以及适口性好容易消化吸收的饲料,维持瘤胃正常机能,以免引起消化机能障碍。
围产后期的日粮应以高能、高蛋白为特点。可消化粗蛋白占日粮干物质的11~15%。
混合精料中饼类应在30%以上,可适当喂些糖渣,同时每头牛可补加300~500g鱼粉,以增加过瘤胃蛋白的量,这种方法可使奶牛分娩后采食量迅速增加,泌乳量增加,高峰期提前,盛乳期延长,发病率下降。
奶牛分娩过程中,卫生状况与产后生殖道感染关系极大,因此,分娩后应及时将躯体尤其是后躯、乳房和尾部等部位的污物、粘液用温水洗净并擦干,而后把沾污的垫草及粪便清除干净,地面消毒后铺上厚的垫草。
奶牛分娩后30min内,喂饲麸皮盐水粥1次(麸皮0.5~1kg、 食盐 50g、 温水 5~20kg)。
母牛产后1h内挤初乳饲喂犊牛,但由于母牛乳房水肿尚未消除,体力较弱,为了使奶牛早日恢复体质,防止由于大量泌乳而引起乳热症等疾病,对于高产奶牛在产后2~3d不宜将乳房中奶完全挤净,特别是产后第一次挤奶,头1~2把奶要弃掉,一般产后第一次挤奶不宜挤的太多,大约只挤2kg左右,满足犊牛需要即可,以后每次挤奶量逐步增加,第二天每次挤奶1/3,第三天每次挤奶1/2,第四天才可将奶挤净。或者是第二天大约挤泌乳量的1/2,第三天挤1/3,第四天挤3/4,第五天则全部挤净。但对低产和乳房未水肿的母牛,头1~2d即可将奶挤净可刺激泌乳,增进食欲,减少乳腺炎的发病率,提早出现泌乳高峰。对于体弱、3胎以上高产奶牛,应视情况补充葡萄糖氯化钙注射液或内服快补钙镁磷口服液等。产后3d可适当投服生化汤或益母生化散,产后1周内奶牛不宜饮用冷水,以免引起胃肠炎,1周后方可逐渐降至常温,为了增进食欲,宜尽量让奶牛多饮水,但对乳房水肿严重的奶牛,饮水量应适当控制。对个别体弱食欲不强的奶牛在精饲料中可加苦味健胃剂,一般在产后15d左右奶牛食欲正常,营养可达到饲养标准。
周凤萍(1978.1-),女,吉林省梅河口市人,兽医师,大学本科,主要从事畜牧兽医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