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璐 杨国平(云南省瑞丽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678600)
李翠香(云南省瑞丽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678600)杨雨梅(云南省瑞丽市畜牧站 678600)
浅谈药物预防的重要性和科学用药
钟璐 杨国平(云南省瑞丽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678600)
李翠香(云南省瑞丽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678600)杨雨梅(云南省瑞丽市畜牧站 678600)
随着现代养猪业生产规模和饲养密度的加大,以及市场流通范围的不断扩大和调运频繁,极易造成猪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再加之猪疫病种类繁多,病原体特性千差万别,如今仅靠现有的疫(菌)苗的预防已不能有效控制猪疫病的发生和流行。因此,现在除做好免疫注射外,应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和季节的变化,合理应用药物防治。笔者就使用药物预防猪病的重要性和科学性做一探述。
由于药物预防以保健添加剂为主,而且在不断推出一代又一代新产品,尤其是不像活疫苗那样存在散毒、毒力返强的危险,深受广大养殖普遍采纳。
群体药物预防目前大多采用饮水或拌料进行口服。这样不仅操作方便、易于大群使用,而且省时、省工,提高了养殖效率。
由于现在不少疫病,特别是病毒性疫病还无有效的疫苗或虽有疫苗但预防效果不佳等因素,应用群体药物预防也是一项重要措施和一条有效的预防途径。
现在不仅猪疫病种类繁多,病原体特性千差万别,尤其是病毒的变异和毒力的增强,使猪病发生频繁,病变发生复杂化。因而,科学使用药物预防可有效应对不断发生和变化的猪病。
预防用药一般选用常规药物即常用的一线药物即可。如有青霉素、氟哌酸等。特殊情况下,预防疫病的目标很明确时可选用特定药物,如因季节变化而要预防猪气喘病(猪支原体肺炎)时,可选用泰乐菌素或支原净。
预防用药种类不宜超过2种,剂量、用法以药物制造商推荐的用量和方法为依据。特殊情况下可以灵活变动,如在疫病流行期可把预防剂量提高到治疗剂量。
药物预防应坚持定期、间断和灵活的原则,即在无疫情流行、动物健康状况良好的情况下,每个月定期使用一个疗程(7d左右)。若有疫情发生时,根据需要可适当增加用药时间或疗程。当天气变化、更换饲料、断奶、转群、长途运输、免疫接种时,可随时或提前1d给予预防,疫避应激而诱发疫病。
一个养猪场或一个群体避免长时间使用同一种药物,应定期更换、交叉使用2种以上。一般一种药物连续使用2~3个月即可考虑更换药物。
若经料给药,应将药物与饲料充分搅拌均匀,特别是用手工搅拌的小型养猪场更应充分拌匀。一般采取由少到多、逐级混合的搅拌方法比较可靠;若经水投药者,则应充分使药物溶解后才能让猪饮食,否则会发生药物食入不均而发生过量反应。
一些人总想把所有能用药物预防的疫病都通过添加药物来控制,以为添加剂的药物种类越多越保险。这种无限制地增预防药物的种类的做法不仅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增加了动物机体的负担,而且一旦发病,其敏感性均大大降低,找不到合适药物,使疫情很难控制。
有些养猪场怕发生疫情,饲料或饮水中一年到头药物不断。另外,处于竞争的目的,大多数饲料为显示本厂的饲料具有防病、促生长作用,都在饲料中添加不同种类的药物,造成养猪场的被动用药,重复用药致使动物用药时间过长,剂量过大。
有很多养猪场为了保障猪不发病,往往喜欢把最新的二线药物作为预防用药,而不选一线常规药。这样,长期使用后,一旦发病,即使最新的药物也无法控制疫情。
许多养殖场都把预防疫病的希望寄托在药物预防上,给预防工作造成诸多副作用。
有些养猪场为了防止发生疫情,饲料中配入不同药物。另外,一些饲料厂在饲料中加入不同种类和剂量的药物促生长素,造成养猪场被动用药,导致药物无法全部排出体外而发生残留。
按相关规定确定休药期应根据该药在体内的排泄时间而定。一般说来,如果养猪场在育肥后期,原则上就不再使用预防药物,用消毒药进行消毒灭源来做好疫病的防治,如果不按有关规定用药或停药就会产生药物残留。
有些养猪户对合理用药知识掌握甚少,用药技术水平不高,用药不按规定,没有遵守国家发布的允许使用兽药品种和停药期规定,容易造成药物滥用而产生药物残留。
总之,药物预防虽然不像疫苗那样存在散毒、毒力返强的危险,以及操作方便、省工省时等优点,但是药物预防也带来诸多不良影响,特别是药物残留和耐药性问题。因此,为了解决这些矛盾,避免药物预防产生的各种不良影响,必须遵循科学、合理的用药预防原则,采取正确的药物防治策略和措施。